八年级语文下册 26《小石潭记》(第3课时)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6《小石潭记》(第3课时)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6《小石潭记》(第3课时)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6《小石潭记》(第3课时)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6《小石潭记》(第3课时)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教学内容:小石潭记(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中招考点 2011年河南中考就已经考过这篇课文。形式采用与袁中道游青溪记进行对比阅读,4道小题。1题1考点: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文意理解、迁移运用。古诗词阅读考查点有炼字、赏析诗句、诗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画面、词语指代义,其中炼字、赏析诗句、诗人的思想感情为高频考点。4.学情分析本文个别语句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其中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又应是本文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二、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古文中细致的景物描写.2.能说出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感。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古文中细致的景物描写。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跳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感。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古文中细致的景物描写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方法:默读、质疑、讨论、总结时间:5分钟。要求:1. 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各段围绕小石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3、小石潭奇在哪里?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自学检测一: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2、各段围绕小石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3、 小石潭“奇”在哪里?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参考答案:2、石、水、鱼、溪身、岸势、竹树等 特点:幽静、凄清 3、“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学生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目标2:说出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感自学指导二:内容:课文方法:跳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时间:5分钟。要求:完成自学检测二。 自学检测二:1、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再读课文,结合文章背景思考: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为什么?参考答案:先是欢乐,后是忧伤,但主要还是忧伤。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作者由小石潭景致美丽却无人欣赏联想到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重用,不禁悲从中来。学生能说出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当堂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蓝色词语的含义。 (1)水尤清冽( )(2)素湍绿潭( )(3)蒙络摇缀( )(4)斗折蛇行(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_。(2)、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_。(3)、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潭人来人往,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b,作者游小石潭时感情随所闻所见而变化,开头心情快乐,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c,本文作者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4、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b )a、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b、本文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有很多正面描绘,如为突出潭水清澈的特征时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c、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