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箱粱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工艺的研究编制及应用第一章张拉和放张工艺的研究1.钢铰线的单根张拉和整体放张方法的研究 我国公路小型桥梁及部分大桥的引桥使用的空心板梁在采用先张法长线台座预制时,一般用前卡式千斤顶逐一张拉单根钢铰线至控制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砂箱(筒)放张预应力;我国的“全国铁路先张梁技术协作组”研究的“跨度24m折线配筋先张梁”预应筋张拉和放张方法是:用前卡式千斤顶逐一单根张拉钢铰线至控制应力,折线预应力筋用钢禊块放张预应力,直线预应力筋用千斤顶配合钢禊块放张预应力。上述均是采用前卡式千斤顶逐一张拉单根钢铰线至控制应力,这是建立在张拉横梁刚度大(如公路桥涵施工规范中只允许锚固预应力筋的横梁的挠度变形2mm)和不计反力梁压缩变形的基础上。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在安全、经济(仅满足强度要求)、适用和方便施工的前提下,根据张拉横梁的弹性变形用倒拆法计算结果,用前卡式千斤顶逐一张拉单根根钢铰线至控制应力的65%或85%;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将折线弯起筋和直线筋张拉至箱粱设计预应力的总吨位;预留35%或15%张拉吨位的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使之等於或大於放张时预应力筋的预应力释放为零时的回缩量。2.短、长线台座用於放张的预留张拉伸长量计算2.1在短线台座用於放张的用於放张的预留张拉伸长量计算 鉴於施工单位具有QFSSD32020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该千斤顶顶力320T、液压行程200mm、机械锁紧行程100mm。故我们在编制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箱梁短线台座预应力钢铰线张拉和放张工艺时,用前卡式千斤顶只将单根钢铰线张拉至65%,预留35由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顶抬横梁张拉至预应力筋总吨位,预留的35张拉力的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大於放张时箱粱梁端至横梁顶面的锚具下之间钢铰线回缩量和张拉横梁的回弹量等放张量的要求。因在张拉时未计反力梁的压缩量,所以放张时也不包括反力梁的回弹值,故理论放张量只包括下列三项之和: 张拉横梁放张后的弹性变形的回弹量L1=4.09/0.65=6.29mm式中 4.09mm是张拉至65时上横梁的弹性变形值 除以0.65是张拉至65的值再换算成张拉至100上横梁的弹性变形值张拉折线(直线)预应力筋上(下)横梁顶面的锚具下至连续箱粱梁端间2100(1900)mm钢铰线回缩量 L2=L=con/EL13951950002100(或1900)15.23(或13.78)mm 取大值15.23mm式中con=1395Mpa张拉钢铰线的控制应力E=1.95105Mpa=195000Mpa钢铰线的弹性模量预应力放张后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箱梁向跨中的压缩量(设计提供)L3=7.65mm放张时将张拉横梁的钢铰线的应力释放为零时所需理论放张量LL1L2L36.2915.237.6529.17mm钢铰线由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项抬横梁张拉35%的伸长量2850.35249.875mm29.17mm 式中 285短线台座折线弯起张拉钢铰线的伸长量(mm),根据台座两端张拉横梁锚下钢铰线长度及张拉应力计算得出 0.35/2张拉35%时的单端伸长量上述理论计算值说明预留35%的张拉伸长量大於放张后钢铰线的应力释放为零的理量论回缩值,还有富余。虽反力梁在张拉时的压缩量和放张时的回弹量均未算,但理论上应是相等的,故不影响上述计算结果。65%钢铰线的0.75fkp控制预应力,相当於预应力筋在运营时的应力,具有10.650.752.05的安全系数,在此状况下绑扎钢筋和合上内、外模板应是具有良好的安全状态的。2.1长线台座预留张拉伸长量用於放张的计算鉴於施工单位的16台分离式机械锁紧千斤顶的机械锁紧行程只70mm、个别的还不够70mm,长线台座折线弯起钢铰线的伸长量553mm、直线筋的伸长量548mm,我们在编写35m先张法预应混凝土装配式连续连续箱梁长线台座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和放张工艺时,用前卡式千斤顶将单根钢铰线张拉至40%、再张拉至85%,根据机械锁紧行程只有70mm决定了只能够预留15由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项抬横梁张拉至总吨位的伸长量。因张拉时未计反力梁的压缩量和放张时也不计反力梁的回弹值,故长线台座的理论放张量应包括下列四项之和: 张拉横梁放张后的弹性变形的回弹量L1=6.050.85=7.12mm式中 6.05mm是张拉至85时上横梁的弹性变形值 除以0.85是将其张拉至85再换算成张拉100上横梁的弹性变形值上张拉横梁顶面(锚下)至箱粱梁端间2760mm钢铰线的回缩量 L2=L=con/EL=1395195000276019.74mm下张拉横梁顶面(锚下)至箱粱梁端间2550mm钢铰线的回缩量 L2=L=con/EL= 1395195000255018.24mm式中con=1395Mpa张拉钢铰线的控制应力E=1.95105Mpa=195000Mpa钢铰线的弹性模量预应力放张后预制预应力装配式连续混凝土箱梁梁端向跨中压缩量(设计提供)L3=7.65mm预应力放张后预制预应力装配式连续箱梁向长线台座中隔墙上预应力筋转向跨器的滑移量L4钢铰线经过弯起器的预应力损失率p=*sin=0.3*sin4.770=2.5%中隔墙上转向器处钢铰线预应力=1395(122.5)=1325.3Mpa中隔墙上转向器与梁端间钢铰线长度为900mm L4=(1325.356.16)195000900 =5.86mm式中 2.5 是弯起钢铰线通过弯起器时摩阻损失率 2 是指通过两个弯起器900 是指中隔墙上转向器与箱粱端间单根钢铰线的长度 单位mm 56.16Mpa是长线台座横隔墙处钢铰线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计算如下:按连续箱粱的质量1200KN、连续箱粱与钢底模之间摩阻系数为0.3(包括:混凝土箱粱与钢底模的摩擦系数部分脱模剂不均的梁底与钢底模的粘着力弯起器的直拉板与底模板的胶带粘结阻力等)进行计算,箱粱放张后向转向器处的中隔墙方向滑移,当滑移停止,此时梁端钢铰线的残存力应与摩阻力是平衡的,故单根钢铰线的残存力P=12000.346(40)78.26(90.00)KN单根钢铰线的残余应力=P/A=56.16(64.29)Mpa 900 是指中隔墙上转向器与箱粱端间单根钢铰线的长度 单位mm放张后钢铰线的应力释放为零时理论回缩量LL1L2L3L47.1219.747.655.8640.57mm钢铰线由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项抬横梁15%的张拉力长线台座每端钢铰线的伸长量5530.15241.48mm 41.48mm略大於放张后钢铰线的应力释放为零的理论回缩量40.57mm。反力梁在张拉时的压缩量和放张时的回弹量虽未计算进来,但理论上应是相等的。两者相差仅41.4840.57=0.91mm,富余量太少了,故预留15%的张拉伸长量是偏小的,预留30以上的张拉力的伸长值是比较好的。张拉单根钢铰线至40%控制预应力时,其安全系数K=186013950.4=3.3,在此状态下绑扎钢筋和合外模是十分安全的。张拉单根钢铰线至85%控制预应力时,其安全系数K=186013950.851.571.5,在此状态下吊装内模和绑扎箱粱顶板钢筋也是在良好的安全状态下操作。 3.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顶抬横梁控制总张拉力的优点:用前卡式千斤顶张拉单根钢铰线至65或85%是名义上的,因为未计反力梁的压缩损失和部分单根钢铰线的张拉力不足及各根钢铰线张拉力的差异。由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顶抬横梁至张拉力总和的100,以总张拉力控制到达装配式连续箱粱预应力总设计值,补偿了各种损失,从而保证了箱粱的预应力。先张法台座的反力梁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压缩量计算十分困难的,所以在编写的工艺时,用前卡式千斤顶分批张拉钢铰线时,其张拉力和实存张拉力、横梁变形增量和累计变形量等均未计入反力梁的压缩变形量的影响。 影响反力梁变形量的因素有:A、 反力梁与地基的摩阻力(长线台座钢筋混凝土反力梁);B、 稳定反力梁的横向地基梁。反力梁在折线筋和直线筋的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承受了偏心荷载,是压弯杆件,因此一般将反力梁的截面设计入得高而窄。短线台座的钢箱反力梁高1.2m、宽0.6m,长线台座的钢筋混凝土反力梁高1.2m、宽0.8m。为了保证反力梁受压时侧向稳定,短线台座设了3道横向0.4m*0.4m条形地基梁,跨中一道、对称於跨中9m处各一道,两端还各设置了一道0.4m*1.42m的条形地基础梁(承载放张后由于箱粱上拱传来的箱粱重量),这5道横向地基梁将制梁底模条形承台混凝土基础及其两侧反力梁连接在一起,当反力梁受轴向力压缩时向跨中位移,反力梁下对称於跨中位置处的2道横梁也随之向跨中位移,横梁位移方向前面的地基被动土压力阻档其向跨中位移,这个被动土压力是多少?不清楚。横梁又与制梁底模条形混凝土地基础连接在一起的,制梁底模条形承台混凝土基础又通过横向地基梁分配了反力梁的多少轴向力?也不清楚。同样原因,长线台座每次预制两片箱梁,每个制梁底模条形混凝土基础下有同样於短线台座的5道横梁将其与两侧反力梁连接在一起,在轴向力作用下,长线台座的反力梁带着5道横梁向对称位置的横隔墙方向位移,横向地基梁前方的被动土压力和制梁底模条形台座混凝土基础各分配了反力梁多少轴向力都不清楚。轴向力不清楚,反力梁的压缩量也难以定量。C、 既是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试验测试和分析计算,将本次先张法台座的反力梁受力及压缩量弄清楚了、也定量了,但因随着各地的土质、密实度等不同,影响素也不相同,其数据没有通用性。因此就没有必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做很多试验和分析。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顶抬横梁张拉至预应力筋总吨位,用总张拉力控制,将上述不确定的因素及难以定量的数值都包括了,将复杂的难题简化了,这就是预留部分张拉力由分离式机械锁紧液压千斤顶顶抬横梁张拉至设计总预应力的优点。4. 分三步轮流放张上、下横梁上锚固的预应力钢铰线的预应力是完全为了适用35m先张法装配式连续箱粱预应力布筋的。边跨(中跨)每个小箱梁的底板内布置了18(16)根15.24mm直线钢铰线,腹板内共布置了28(24)根15.24mm折线钢铰线,两者差距不是很大。若是一次性放张折线筋,则28(24)根15.24mm折线钢铰线的预应力为零时,使箱梁混凝土产生了部分压缩,箱粱压缩时,直线钢铰线限制其压缩,就要随着折线放张箱粱部分压缩而伸长,其应力就要增加,增至钢钢铰线的极限强度而崩断或下横梁破坏;若是分二次性放张折线筋,则直线筋的应力大於极限强度80,这是预应力筋不允许的使用值。课题组为了减少试验投入,在先张拉台座设计时根据箱粱预应力钢铰线的布置,将其反力梁、张拉横梁、弯起器等及其它附属设施均按最经济原则的进行设计。为了节约和安全,决定分三步轮流放张上、下横梁上的折线筋和直线筋。5. 先拆除弯起器,再分三步轮流放张折线筋和直线筋,也是根据设计的装配式连续箱粱的梁顶不出现拉应力而提出的。6.在箱粱斜腹内布置弯起的预应力筋,后张法是曲线弯起,故其预应力筋在三维坐标中是一空间曲线,其水平投影是一矢跨比较小的曲线,即曲率半径较大,由预应力筋张拉力N产生向箱内的径向力q=N/也较小,且分布在斜腹板预应力筋弯起的长度和高度范围内,其径向力由腹板内的防崩钢筋及弯起的预应力管道定位网钢筋和腹板内两钢筋网片间的对拉筋共同承担。先张法预制预应力筋是折线弯起,其斜腹板内的预应力折线筋沿斜腹板虽直线弯起,是一空间直线,其水平面内的投影在弯起器处有一较小的折向箱内的角度,预应力筋在折角处产生一个向箱内集中水平力。这个水平力的大小是:使腹板内14根钢铰线因弯起器导向板的拉板1:4斜率而产生了向箱粱内的水平力,其值为H14195.3cos4.770arctan26.75/129256.4KN式中 14斜腹板内14根折线弯起钢铰线195.3每根钢铰线一控制张拉力 单位KN26.75/1292折线弯起钢铰线在水平面内的折角两侧腹板内的水平力是对称的,故在35m跨连箱粱先张法张拉台座设计中增设一根可调式水平撑杆连接在两腹板内的弯起器上,以平衡这一相对的56.4KN水平力。课题组研究人员在驿宛高速标第一个长线台座的钢铰线张拉至40的张拉力时,观察到弯起器导向板绕U形拉板的纵向水平轴在箱粱腹板横截内向箱粱腹板内侧竖转了一很小的角度,随即指导现场工人在绑扎箱粱腹板竖向钢筋时避开弯起器的导向板,虽弯起器的导向板触及了箱粱腹板内侧横向水平钢筋,但没有使腹板内侧钢筋向箱内鼓凸,保证了腹板内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应力钢铰线更没有接触腹板内侧钢筋,也就不会额外增加预应力钢铰线的摩阻损失。如果硬性使弯起器按1:4的斜率而安装水平可调式撑杆,这势必带来两个问题:在箱粱预制完成后,箱粱内模和水平可调式撑杆要拆除,拆除后的这个向箱内的水平力势必转换给了弯起器处的箱粱腹板。箱粱此处的腹板内因有弯起器巳使构造复杂了、受力也复杂了,要在此处狭窄的空间内增加承受56.4KN水平力的防崩钢筋己无可能;若不能增加承受56.4KN水平力的防崩钢筋,就得在此处箱内底板上增设承受56.4KN水平力的钢筋混凝土横隔板,这也使箱粱内结构复杂化了。这是其一。安装水平可调式撑杆将使施工单位的内模复杂了,增加了装、折箱粱内模的难度,还将使水平撑杆通过的内模因难以堵塞而漏浆。在箱粱预制完成后,还要切割水平撑杆伸进箱粱腹板混凝土内与弯起器连接的音叉形钢板,并还要将露出混凝土面的钢板进行防腐处理。每片箱粱都消耗4个与弯起器连接的音叉形钢板,如此而来,增加了先张法35m装配式连续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粱的成本和施工难度。课题组研究人员分析了弯起器虽顺着腹板内折线弯起钢铰线张拉力偏转了一个角度,使带水平折角弯起钢铰线仍在箱粱斜腹板内,不但不会改变腹板内折线弯起钢铰线在箱粱内的受力性能,而且使14根弯起钢铰线少了一个56.4KN的水平分力,应该是使箱粱轴向总预应力损失更少了,且又克服了上述缺点,减少工作量、方便了施工、保证了箱粱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故在编写的实施性工艺中,不再要求安装水平可调式撑杆。第二章张拉和放张工艺的编写1. 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装配式部分预应力先张法35m跨连续箱粱河南海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箱粱的应用技术研究2. 参考资料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粱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阶段总报告第一承担单位:铁道专业设计院参 加 单 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丰台桥梁厂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粱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分报告二跨度24m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粱工艺研究报告铁道专业设计院3. 张拉和放张工艺的编写35m先张法预应力小箱梁长线台座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和放张工艺35m先张法预应力小箱梁长线台座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和放张工艺目 录一、 35m预应力小箱梁的构造及预应力筋布置 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和放张前的准备工作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四、预应力钢绞线的放张五、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注意事项六、安全注意事项附录一:上横梁(边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40%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1 上横梁(边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85%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2下横梁(边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40%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3下横梁(边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85%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4 附录二上横梁(中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40%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5上横梁(中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85%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6下横梁(中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40%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7下横梁(中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至85%张拉顺序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8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小箱梁长线台座预应力钢铰线张拉和放张工艺一、35m预制预应力小箱梁的构造及预应力筋布置(一)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构造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构造:中梁顶板宽2.4m、底板宽1.0m、高1.824m、斜腹板厚17.46cm(水平向厚18cm)、斜率1:4;边梁顶板宽2.85m(预制时边梁外翼缘一次浇灌多了0.45m),其它尺寸均与中梁同。边跨(中跨)每个小箱梁的底板内布置了18(16)根15.24mm直线钢铰线,腹板内共布置了28(24)根(每侧腹板内1412根)15.24mm折线钢铰线,钢铰线强度1860Mpa、低松弛,张拉控制应力con=0.75fpk=1395Mpa,即单根钢铰线张拉力为195.3KN。折线布筋弯起角4.77度、单根钢铰线在折线处产生的上拔力(弯起器的下拉力)16.24KN、折线钢铰线水平向间距5cm、竖向间距6cm。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构造见下图一。图一(二)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预应力钢铰线布置见下图二图二二、预应力钢铰线张拉和放张前的准备工作(一)底模弯起器拉板穿过的方形孔设置台座底模预留弯起器拉板穿过的长方形孔顺梁轴方向长210mm、垂直梁轴线方向宽80mm。拉板和加强板总厚度为28mm,但由于导向板上的拉板按照35m小箱梁的斜腹板1:4的斜率伸至底模下与抗拔桩上的U形拉板销接。为方便弯起器的拉板随梁一起提出制梁台座,免除两次(每次切割四块)切割弯起器拉板的繁琐工序,故将弯起器拉板穿过底模的方形孔加宽至80mm。这是根据设计计算在折线钢铰线放张前先拆除弯起器的连接,再放张折线钢铰线,35m小箱梁全截面受压,梁顶不出现拉应力,故我们采用先拆除弯起器中导向板上的直拉板与U形拉板的连接销,后放张折线预应力钢铰线,再放张直线预应力钢铰线的放张方案。(二)弯起器的安装弯起器导向板上的MGB塑料合金减摩套的安装MGB塑料合金减摩套装入导向板的25mm孔内,在进口端有3mm厚挡圈,出口端用伸出导向板外的3mm。鉴于MGB塑料合金减摩套与导向板的25mm孔是紧配合,暂不涂粘着剂。减摩套内涂硅脂,以减少钢铰线与减摩套间的摩阻力。弯起器的安装弯起器的安装时间宜在底板底层钢筋绑扎后安装弯起器。长线法台座虽然是两端张拉(见图三),但对单片梁来说是单端张拉,故有主动端和被动端之分,故弯起器的安装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设近张拉端的弯起器为号、近中隔墙处弯起器为号,中隔墙上的转向器为号。号、号弯起器导向板上减摩套有挡圈一侧均朝向跨中,且左右两侧腹板内弯起器是对称的;弯起器的U形拉板(宽180mm)通过40mm45#钢轴与抗拔桩上的214b槽钢横梁铰接,214b槽钢背靠背腹板之间净距200mm,U形拉板与两槽钢间原各预留的10mm间隙要进行调整才能适用预应力钢铰线放张时两片梁各向中隔墙滑移6mm和各自向跨中方向压缩7.65mm的需要。号弯起器的U形拉板与槽钢腹板间距朝向跨中侧为20mm(滑移量6+压缩量7.65)=13.65mm,用钢楔塞紧,防止预应力张拉过程中跑位;号弯起器的U形拉板与槽钢腹板间距朝向中隔墙侧预留15mm,用钢楔塞紧,另一侧U形拉板与槽钢腹板间距朝向张拉端还有5mm间隙也用钢楔塞紧,以固定其位置。图三长线法台座的中隔墙上号转向器是固定的,为了减小摩擦系数,施工单位的制梁人员应将凹槽的棱角打磨成R=2mm的园弧角,以免刮伤钢铰线,并在凹槽内涂抹硅脂以减小摩阻。弯起器张拉前的竖向临时稳定。鉴于弯起器可纵、横向转动,建议在弯起器的拉板顺梁轴线方向的前后两个16mm孔内各插入一根14mm钢筋搁在已绑扎的箱粱底板底层钢筋上以防止其纵向倾倒。在预应力钢铰线张拉时拔出插入的钢筋。(三)张拉和放张千斤顶的安装。长线台座按照图TZ0101安装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该千斤顶顶力400T、行程200mm、自锁行程70mm,在安装该千斤顶时先顶出约10mm,以调平上、下横梁。(四)布设预应力钢铰线。钢铰线的下料长度:折线筋折线长度77.26m(包括两端千斤顶调平横梁伸出约10mm),、加上工作长度、理论下料长度78.86m,因先张法弯起钢铰线不像后张法有预留预应力孔道托起,因此有下垂度影响,故实际下料长度宜多1m,以79.86m为宜;直线筋直线距离(两下横梁顶面)76.52m,加上工作长度,下料长度78.12m。布设方法可从中隔墙处往两端穿,也可从一端穿入,以施工方便为宜。在下料和布设过程中要防止沾污预应力钢铰线。在布设前应临时架立己按折线和直线布筋开孔的端模。(五)用前卡式千斤顶将上、下横梁上各根钢铰线张拉至40%的张拉力后,绑扎小箱梁两侧腹板的内外两层钢筋及底板的上层钢筋。(五)当小箱梁两侧腹板的内外两层钢筋及底板的上层钢筋绑扎后,预应力筋张拉至85%后,弯起器虽接触了钢筋,只要钢筋不鼓凸,能保证内侧钢筋有混凝土保护厚度,就不必安装钢支撑。(六)千斤顶和油泵的校正。制梁场应配置八台用於单根钢铰线张拉的前卡式千斤顶和16台用於整体张拉及放张的顶力400T、液压行程200mm、自锁行程70mm千斤顶(八16台大千斤顶是指用於两个台座),可用施工单位巳有的千斤顶,但必须与油泵和油表配套进行校验。校验方法应遵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8.1的规定。三、预应力钢铰线张拉(一)张拉控制原则当锚固钢铰线的张拉横梁定位后,采用张拉力为主和伸长量校核的双控原则进行单根钢铰线的张拉。(二)单根预应力钢铰线的张拉力和伸长量及锚具单根钢铰线张拉控制应力按con=0.75fpk=0.751860=1395Mpa、单根钢铰线张拉力N=195.3KN;长线台座单根钢铰线弯起筋的理论伸长量548.1mm;直线筋理论伸长量516mm。在用理论伸长量校核时,实际伸长值=实际测量的伸长值该根钢铰线两端横梁的累计变形值该根钢铰线张拉时反力梁被压缩0.2mm的累计值顶抬两端横梁张拉15%的横梁变形值(边跨上横梁变形值1.36mm、边跨下横梁变形值1.02mm、中跨上横梁变形值1.36mm、中跨下横梁变形值1.02mm)10%的起始测量值长线台座采用两端张拉,鉴于前卡式单根钢铰线张拉千斤顶的行程和钢铰线的伸长量及多次重复使用,建议使用单孔工具锚;每根钢铰线的张拉力长线台座钢铰线要分三次张拉;第一次张拉40、即0.4195.3KN78.12KN,绑扎完腹及底板钢筋,合上外模;第二次张拉至85%、即0.85195.3KN166.01KN。这两次张拉均为单根张拉,为了防止用前卡式千斤顶张拉单根钢铰线时,各根差异过大,要求调整各根钢铰线张拉力使误差控制在5%以内;当第张拉至85%完毕后,吊装内模,绑扎箱粱顶板钢筋,再张拉15%,即张拉至100%、每根钢铰线达到195.3KN。第三次张拉是在长线台座两端先用两台400吨、行程200mm千斤顶顶抬下横梁,使边(中)跨18(16)根直线钢铰线总张拉力为18(16)195.3KN3515.4(3124.8)KN,即每台千斤顶的顶力为1757.7(1562.4)KN。随即用机械螺母旋转锁紧;再在台座两端用两台与上述相同的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顶抬上横梁,使28(24)根弯起钢铰线总张拉力为28(24)195.3KN5468.4(4687.2)KN,即每台千斤顶的顶力为2734.2(2343.6)KN,随即用机械螺母旋转锁紧。鉴於单根钢铰线初张拉力先张至40%、再张拉至85%时是在弹性横梁和反力梁上分先后批次张拉的,后张拉的使先张拉的钢铰线张拉力减小,使现场张拉操作人员难以控制。为此我们进行了分批张拉单根钢铰线张拉力的计算,并制定了张拉顺序,具体如下:上横梁为了防止上横梁加载时偏载而引起横梁翻倒,上横梁上正对小箱梁左右对称腹板处从下往上计数共有7排钢铰线(见附录一,每排2根,先单根张拉中间(第四)排2根钢铰线,然后对称中间(第四)排一上一下地单根张拉完小箱梁两腹板内各14(12)根钢铰线;当然两腹板内对应位置处预应力钢铰线要用两台前卡式千斤顶同时对称张拉。下横梁上共锚固18(16)根直线钢铰线,分上下两层分布在跨中60(48)cm范围内,上层8根、下层10(8)根。18(16)根预应力直线钢铰线编号见附录一。张拉时从跨中开始,用两台前卡式千斤顶对称下横梁跨中线,左上一根右下一根、右上一根左下一根张拉,用两台前卡式18(16)根钢铰线张拉千斤顶同时对称张拉完毕。对於长线台座应先下横再上横梁,但为了缩短预应力张拉时间,可在上下横梁上同时张拉,但下横梁的速度要快於上横梁,这是反力的受力需要,单根反力梁是按最大1800KN偏心荷载设计的,是为了节约反力梁材料用量。四、预应力钢铰线的放张 (一)放张顺序根据设计计算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小箱梁的预应力钢铰放张后,梁体上拱,全截面受压,梁顶不出现拉应力。为此制定如下放张顺序:拆除弯起器的直拉板与U形拉板的连接销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上横梁上的折线钢铰线放张13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下横梁上的直线钢铰线放张13再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上横梁上的折线钢铰线放张13再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下横梁上的直线钢铰线放张13第三次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上横梁上的折线钢铰线放张完毕第三次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下横梁上的直线钢铰线放完毕。在张拉端的梁端钢铰线无应力状态下用砂轮切割钢铰线。但长线台座中隔墙处的梁端钢铰线虽然小箱粱向其滑移了,但还会有残余应力。此状态下,先用四把气枪对称地将每根钢铰线烤红,释放尽残余应力,卸载后的钢铰线要用砂轮切割至梁端50mm。放张1/3的方法是:、如果是用放张千斤顶的行程回缩量控制,其计算方法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放张1/3时,其应力=1395Mpa/3=465Mpa,/E=465/195000=0.0024 L=L=0.0024L式中放张1/3时钢铰线应释放的应力465MpaE钢铰线的弹性模量,E=1.95105MpaL用钢尺量取箱粱端至张拉横梁顶(工具锚锚下)的钢铰线长度L(注意上、下横梁是不一致的)mm如量取的梁端至上横梁的垫块顶的L=2100mm,则放张千斤顶行程的回缩量 L=0.00242100=5.04mm 如量取的梁端至下横梁顶的L=1900mm,则放张千斤顶行程的回缩量 L=0.00241900=4.56mm 、 如果用油压表读数控制,其计算方法上横梁各台千斤顶的放张力P=2734.2KN/3=911.4KN下横梁各台千斤顶的放张力P=1757.7KN /3=585.9KN用放张力换算成油压表读数。(二)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放张方法 内模在小箱梁混凝土养生期间巳拆除,放张前应拆除外侧模,使放张时箱粱能自由压缩,否则将损坏模板或使箱粱开裂,用分离式机械锁紧油压千斤顶进行预应力筋的放张工作时,先顶升约小於0.5mm至能转动锁紧螺母为止,边旋转锁紧螺母边油压卸载,缓慢进行,防止冲击。不允许采用剪断或割断等方式突然放张,以避免最后放张的几根预应力筋产生过大的冲击而断裂,致使构件开裂。 五、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注意事项 (一)张拉前立对台座、横梁及各项张拉设备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操作。(二)在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时,应尽可能减少倾覆力矩和偏心力,应先张拉靠近横梁截面重心处的预应力钢铰线。宜分批、对称进行张拉。(三)预应钢铰线应尽量减小摩阻力,不宜超张拉,特殊情况下,其最大超张拉力钢铰线为强度标准值的80%。 (四)采用双控法张拉时,当张拉巳到达控制张拉力时,尚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当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伸长值或小于计算伸长值6%,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再行张拉。(五)小箱梁中预应力钢铰线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钢材总根数的1%,且严禁相邻两根预应力钢材断裂或滑脱。如果发生此类情况,必须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发生的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钢铰线予以更换。(六)锚固时,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回缩量不得大于施工规范规定。张拉锚固后,预应钢铰线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六、安全注意事项(一)上、下横梁与施工单位的粗牙缧纹千斤顶在支架导轨上一定要对中,预应力钢铰线一定要按顺序张拉,以防张拉时倾覆。(二)张拉时,正对预应力钢铰线两端禁止站人。但在弯起器的抗拔桩处派人观察锚固件及销轴是否松动、开裂和变形过大。(三)千斤顶顶抬横梁完成最后张拉钢铰线张拉力宜在合完内模和顶板钢筋绑扎后后进行。(四)因先张法中的预应力钢铰线巳经受力,且达其强度极限75%,在此状态下:1、混凝土的灌注不得倾倒,应徐徐灌注,以免冲击受力的钢铰线;2、严禁在震捣密实混凝土时,震动棒碰触预应力钢铰线。附录一:上横梁(边跨)上弯起预应力钢绞线编号上横梁(边跨)张拉顺序和张拉至40%的张拉力及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1序号张拉顺序初张拉力40%时单根钢铰线张拉力KN横梁变形增量累计mm14b80.16 (张拉第142根后实存张力78.016)2.840 (增量0.232)24a80.00 (张拉第143根后实存张力78.032)2.608 (增量0.232)35a79.86 (张拉第144根后实存张力78.054)2.376 (增量0.232)43b79.68 (张拉第145根后实存张力78.080)2.512 (增量0.224)55b79.54 (张拉第146根后实存张力78.080)1.928 (增量0.224)63a79.38 (张拉第147根后实存张力78.088)1.704 (增量0.224)76a79.20 (张拉第148根后实存张力78.080)1.480 (增量0.224)82b79.06 (张拉第149根后实存张力78.104)1.264 (增量0.224)96b78.91 (张拉第1410根后实存张力78.112)1.048 (增量0.224)102a78.75 (张拉第1411根后实存张力78.120)0.832 (增量0.224)117a78.60 (张拉第1412根后实存张力78.120)0.624 (增量0.208)121b78.44 (张拉第1413根后实存张力78.120)0.416 (增量0.208)137b78.28 (张拉第14根后实存张力78.120)0.208 (增量0.208)141a78.12 (张拉第本根后实存张力78.120)0.000 (增量0.208)上横梁(边跨)张拉顺序和张拉至85%张拉力表及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2序号张拉顺序初张拉力40%时单根钢铰线张拉力KN横梁变形增量累计mm14b170.34(张拉第142根后实存张力165.784)6.035 (增量0.493)24a170.00(张拉第143根后实存张力165.818)5.542 (增量0.493)35a169.61(张拉第144根后实存张力165.864)5.049 (增量0.493)43b169.32 (张拉第145根后实存张力165.920)4.573 (增量0.476)55b169.01 (张拉第146根后实存张力165.920)4.097 (增量0.467)63a168.69 (张拉第147根后实存张力165.937)3.621 (增量0.467)76a168.30(张拉第148根后实存张力165.988)3.145 (增量0.467)82b168.01(张拉第149根后实存张力165.971)2.686 (增量0.459)96b167.69(张拉第1410根后实存张力165.988)2.227 (增量0.459)102a167.95(张拉第1411根后实存张力166.01)1.768 (增量0.459)117a167.01 (张拉第1412根后实存张力166.01)1.326 (增量0.442)121b167.95(张拉第1413根后实存张力166.01)0.884(增量0.442)137b166.35(张拉第14根后实存张力166.01)0.442 (增量0.442)141a166.01(张拉第本根后实存张力166.01)0.00 (增量0.442)注:上述张拉至40%和85%两表中张拉顺序、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均为两腹板同时对称张拉的数值;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均未计入反力梁的变形值;括号内数值为本批以后多批张拉造成损失后本批预应力筋实存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下横梁(边跨)预应力钢绞线编号及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序号张拉顺序第一次50%时各根钢铰线张拉力(KN)横梁变形增量累计(mm)15a 5b 同时对称张拉力79.80 后8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2.232(增量0.280)25b 5a 同时对称张拉力79.59 后7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1.952(0.280增量)34a 4b同时对称张拉力79.34 后6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1.672(增量0.280)44b 4a同时对称张拉力79.16 后5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1.392(增量0.280)53a 3b同时对称张拉力78.95 后4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1.112(增量0.280)63b 3a同时对称张拉力78.74 后3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0.832(增量0.280)72a 2b同时对称张拉力78.53 后2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10.552(增量0.280)82b 2a同时对称张拉力78.33 第9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20.272(增量0.280)91a 1a 同时对称张拉力78.12 本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78.120.000(增量0.272)下横梁(边跨)张拉顺序及张拉至40%张拉力表和变形增量累计表3下横梁(边跨)张拉顺序及张拉至85%张拉力表和变形增量累计值表4序号张拉顺序第一次50%时各根钢铰线张拉力(KN)横梁变形增量累计(mm)15a 5b 同时对称张拉力169.58 后8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4.760(增量0.595)25b 5a 同时对称张拉力169.12 后7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4.165(增量0.595)34a 4b同时对称张拉力168.67 后6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3.570(增量0.595)44b 4a同时对称张拉力168.22 后5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2.975(增量0.595)53a 3b同时对称张拉力167.77 后4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2.380(增量0.595)63b 3a同时对称张拉力167.32 后3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1.785(增量0.595)72a 2b同时对称张拉力166.88 后2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5.981.190(增量0.595)82b 2a同时对称张拉力166.44 第9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6.010.595(增量0.595)91a 1a 同时对称张拉力166.01 本批 张拉后本批实存张拉力166.010.000(增量0.595)注:上述张拉至40%和85%两表中张拉顺序、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均为两根钢铰线同时对称张拉的数值;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均未计入反力梁的变形值;括号内数值为本批以后多批张拉造成损失后本批预应力筋实存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附录二上横梁(中跨)上弯起预应力钢绞线编号中无7号上横梁(中跨)张拉顺序及张拉至40%的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5序号张拉顺序初张拉力40%时单根钢铰线张拉力KN横梁变形增量累计mm14b79.86 (张拉第142根后实存张力78.048)2.948 (增量0.232)24a79.70 (张拉第143根后实存张力78.059)2.716 (增量0.224)35a79.54 (张拉第144根后实存张力78.0711.952 (增量0.224)43b79.38 (张拉第145根后实存张力78.080)1.728 (增量0.224)55b79.22 (张拉第146根后实存张力78.096)1.504 (增量0.224)63a79.06 (张拉第147根后实存张力78.104)1.280 (增量0.216)76a78.91 (张拉第148根后实存张力78.104)1.064 (增量0.216)82b78.75 (张拉第149根后实存张力78.104)0.848 (增量0.216)96b78.59 (张拉第1410根后实存张力78.112)0.632 (增量0.216)102a78.44 (张拉第1411根后实存张力78.120)0.416 (增量0.208)111a78.28 (张拉第1413根后实存张力78.120)0.208 (增量0.208)121b78.12 (张拉第本根后实存张力78.120)0.000 (增量0.208)上横梁(中跨)张拉顺序及张拉至85%的张拉力和横梁变形增量累计值表6序号张拉顺序张拉至85%时单根钢铰线张拉力KN横梁变形增量累计mm14b169.69 (张拉第142根后实存张力165.85)5.117 (增量0.493)24a169.36 (张拉第143根后实存张力165.87)4.624 (增量0.476)35a169.02 (张拉第144根后实存张力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务管理代理合同模板
- 2025电子产品采购合同(通讯设备)
- 2025商务英语写作货物进口合同范本
- 杭州买房别墅合同范本
- 途家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浴室瓷砖租房合同范本
- 煤炭合同范本模板
- 政府文印合同范本
- 出具汇算报告合同范本
- JJG 861-2007酶标分析仪
- GB/T 12717-2007工业用乙酸酯类试验方法
- 教师薪酬与考核 新东方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
- 国际贸易术语课件详解
- 一个华为客户经理回忆录资料讲解
-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全册课前预习单
- 工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