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1).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1).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情调研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带着欣赏的目光,探索的欲望学习时,你一定会感到你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了,对语言的积累越来越丰富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逐渐提高了。本测试卷将帮助你检测这个阶段来的学习效果,请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将是你我最大的快乐。一、积累及运用 21分1、选出注音和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 )(3分)a 骸骨(hi) 点缀(zhu) 顷刻(qng) 逃窜(cun)b潜行(qin) 蔷薇(wi) 圆弧(h) 撇开(pi)c庇护(p) 旷野(kung) 篝火(gu) 椭圆(tu)d孪生(lun) 女娲(w) 狩猎(shu) 愕然()2、划出各选项中的错字,并改正在选项后的括号里。(3分) a海枯石乱 不可救药 踉踉跄跄 遥遥在望 ( ) b更胜一筹 随声附和 塞翁失马 惊慌失措 ( ) c一页孤舟 神通广大 智子疑邻 开膛破肚 ( ) d骇人听闻 眉开眼笑 昂首廷立 津津有味 ( )3、文学常识填空:(11分) (1)、绿色蝈蝈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的昆虫学家,著作有 , 。(2)、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著有 , , ,等童话作品。 (3)、伊索寓言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欧洲 (国家)人 (人名),这些小故事闪烁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例如 , , 。从以上列举看,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 或 为主人公。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 ,狐狸的 ,狮子的 ,山羊的 ,都刻画的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仿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的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的盖住了天空。造句:(4分)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二、古诗阅读(4分)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5、请你将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6、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三、文言文阅读 (19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本文选自 ,作者是 , (朝代)人。 (3分)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棹小舟() 曳铁钯() 湮于沙上() 啮沙() 溯流() 臆断()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4分)山门圮于河( )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 尔辈不能究物理(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0、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四、现代文阅读 26分(一)课内阅读(12分)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12、语段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是( )3分/13、四个小层介绍说明的对象分别是:2分 _ _ _ _14、本段的中心句是:_2分15、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2分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16、文中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的表达作用3分_(二)课外阅读(14分)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17、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起_的作用。 2分18、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包括哪些? 3分_19、第二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20、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