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 35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同步练习 人民版.doc_第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35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同步练习 人民版.doc_第2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35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同步练习 人民版.doc_第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35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同步练习 人民版.doc_第4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35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同步练习 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选择题1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工程的终极梦想。根据上述意境判断,该标志是()【解析】题干中有两大信息:第一是“一轮圆月”,四个选项均符合;第二是“一双脚印”,只有b项比较鲜明,而这样的组合又神似“月”字,能很好地体现“探索月球”的意境。故答案为b项。【答案】b2顺应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新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a bc 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它的标志主要就是上面所列几个方面,中国方面,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银河i号”;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故答案为a项。【答案】a3(2011潍坊3月)一团蘑菇云伴随惊天动地的巨响翻腾而起,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走进了新时代。这反映了()a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b导弹核试验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解析】 第一团蘑菇云的升空指的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答案】c4(2011东莞)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答案】a5(2011福州)“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a b c d【解析】 邓稼先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的,排除;邓稼先归国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才研制出了原子弹,排除。【答案】d 6(2011福州)袁隆平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为此他()a研制了“银河”系列计算机b培育了杂交水稻c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d研制出氨基酸【解析】袁隆平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答案】b7(2011福州)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它通过短波发射系统反复向地面播送下面这首乐曲的前八小节。在这一乐曲响彻全球的同时宣告中国进入了()a航天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核能时代【解析】成功发射卫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答案】a 8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技术成功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需要记忆重大科技成就的时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是在60年代初,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技术成功是在2003年。故答案为a项。【答案】a9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指袁隆平b他的发明成果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d他的发明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解析】本题考查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这一科技成就的重大意义。故答案为b项。【答案】b10(2011潍坊一模)观察上图东方巨响,下列对其反映的历史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a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d加强了我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解析】东方巨响反映的是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史实,研制原子弹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增强国防实力,故a项说法错误。b、c、d三项符合对该事件的评价。【答案】a11(2011扬州二模)我国成功研制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这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研制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下面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b中国“银河”型计算机是在“文革”期间研制成功的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解析】中国“银河”型计算机是在1983年研制成功的。【答案】b12(2011福州高中毕业班质检)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样的评价最主要是基于()a袁隆平是许多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科学家的代表b袁隆平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杂交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d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解析】从材料中“世界的骄傲”“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可知主要是指杂交水稻技术的世界意义,所以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4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4)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b、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c、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4)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4仔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当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大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三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材料四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级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宇宙探险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在科技发展中的哪一方面的成就? (2)材料二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4)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人类离开地球飞向月球(或在航天事业方面)由梦想到现实。(2)背景:社会经济发展;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自由;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洲建立。(只要能答出4点即可)(3)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