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案(学生版)【解读考纲】考点解读考纲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了解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影响因素2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 3.以生态环境破坏、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1.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1.根据材料分析,提出解决世界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2.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3.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4.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责任5.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脉高考】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文字材料或统计图表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重大环境问题或可持续发展问题。复习时以某一重大环境问题为材料,详细分析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题剖析定位】(2012重庆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6-7题。6.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7.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2012浙江卷)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推广太阳能、核能 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 提高单位gdp能耗a. b. c. d.(2012上海卷)(十二)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g/m3)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26. 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27. 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28.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29. 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2012天津卷)13.(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6分)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过大 d.第三产业发达(2011年高考北京卷)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2)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归纳2】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表现及原因环境问题 表现形式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建筑工地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二、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目前,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分布特点含义表现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地域性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乡村生态破坏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地域性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环境和处理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污染工业的转移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防治,使环境质量好转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环境污染:酸雨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生态破坏: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三、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和对策总结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对策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生物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管理措施:退耕换林、还牧沙化季风区的边沿地带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人为:植被破坏西北、华北(春季)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牧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保护好现有森林和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严禁开垦陡坡地公害病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汞)城市、工矿区及其周围地区危害人体健康,出现中毒症状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含n、p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城镇郊区,江河湖海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长受到影响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赤潮自然:温度高,蒸发大,降水少,水体交换少人为:含np的工农业废水、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危害水生物生长繁殖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co2增多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大量减少全球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保护好现有植被,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酸雨ph5.6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的so2、no等世界、西欧、北美、日本 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对矿物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盆地和大城市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体,危害人体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臭氧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城市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和用地),合理规划,加强管理(郊区城市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突破归纳】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便会出现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如下图所示:二、环境问题类题的解题思路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中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三、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其联系如下图: 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滥垦草地,非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而丧失良田,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动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碱化矿产资源浪费甚至枯竭,污染环境【典题探究】【例1】(2011浙江)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b c 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例2】结合所学知识,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酸雨围海造田不合理灌溉排放氟氯烃过度开采地下水水土流失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破坏植被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全球气候变暖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例3】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完成(1)-(2)题。(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易被溶蚀的是 (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2)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 d.土壤盐碱化【变式精练】1.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2)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2.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1)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d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aa、b ba、c cb、d da、d (2)图中、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b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c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3)图中对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我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 材料二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1)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3)武汉大学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核心考点归纳2】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持续性原则 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共同性原则 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二、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分析如下图: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项目 含义 循环经济 资源得以再生 综合效益突出 实现良性循环 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突破归纳】一、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资源开采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物质流动传统经济高强度、无节制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单向流动循环经济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流动二、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 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发展要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环境意识 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 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环境控制 先污染,后治理 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 强调人的管理调控 发展的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 发展的空间尺度 从区域(自身)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或转嫁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的共同性原则 【典题探究】【例4】(2011安徽)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例5】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例6】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材料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1)读图,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4)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变式精练】4.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3)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5.作为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目前广西的10多家大型制糖企业中,已有三分之一企业全面引入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下图为“制糖生产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甘蔗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下列省区中是我国甘蔗重要产区的是 ( )a.湖南 b.江西 c.浙江 d.四川(2)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哪项活动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3)实施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为减少垃圾排放,要实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含义是( )a.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 b.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c.一种将污染预防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 d.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热点原创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材料:下图所示区域中x城将建设成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市。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城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市的主要原因是t城市的水热条件好b.e水文站测的含沙量小于f水文站c.x城市所在地形区是由地壳水平运动和河流泥沙堆积而成d.x城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增长极2.图中h所在的地形区及其主要的环境问题:a.渭河平原 水土流水 b.黄土高原 水土流水c.黄土高原 土地荒漠化 d.内蒙古高原 土地荒漠化3.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