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史.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史.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史.doc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史.doc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中国古代史专题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布局彻底打破“坊市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市民阶层形成 d手工工场大量出现2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3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因此,他的措施是( )a.多设丞相以分其权 b.加强对丞相的督导c.严格选拔贤才为相 d.废弃丞相杜绝后患4(2012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推动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是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5(2012年11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二期中7题)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6下列有关汉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避免了方言的差异,有利于各地文化思想的交流b统一规范的字体,便利中央政府的管理,促进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传播保护了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法艺术,提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修养d不利于白话文的推行,阻隔了现代文学的发展7(2011年12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12题)在一部反映南宋末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 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b. 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c. 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d. 农村百姓们大清早忙着赶集8(2012高考广东文综14题)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9(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三模9题)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其主要表现是a出现了“市” b坊市布局整齐c城市布局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d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10(2011年3月安徽“江南十校”一模13题)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写神”的特征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c图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d图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11(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7题)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12(2012年3月揭阳一模)下列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布局彻底打破“坊市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市民阶层形成 d手工工场大量出现 13郑板桥主张绘画要“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与其主张相近的作品是14(2011年9月湛江调研1题)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日中而市,交易而退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5(2012年11月南昌一中、十中联考11题)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16(2012年天津会考23 题)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倡导“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17(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4题)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18(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题)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了(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c畜牧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形成19(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27题)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三公九卿制c科举制d内阁制20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其直接影响是a.促使分封制度瓦解 b.使封建王权得到强化c.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d.导致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21(2011年4月宣城二模12题)诗经公刘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这与下列哪个制度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央集权制22(2012年1月济宁质检6题)某班同学在鉴赏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时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它反映了北宋城市的繁荣景象b它突出地表现了北宋的社会风俗c它是北宋时期宫廷画的杰出代表d它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活跃23(2012年11月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21题)“张颠没(殁)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斯书大字大如斗。”诗中“零陵沙门”指的是a王羲之 b颜真卿 c吴道子 d怀素24(2012年3月广州一模)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25(2012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一模)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孔子的“礼”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宗法制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a b c d二、非选择题26(2012年10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26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3分)(2)简要评价材料二、材料三中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8分)(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4分)27(2012年9月福州三中高三月考26题)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图a1、a2、a3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3分) (2)图a1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影响为什么会前后不同?(6分) (3)图a2与图a1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分) (4)简述图a3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和影响。(7分)28晨洋同学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特别感兴趣,他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神话传说中蕴涵的历史事实,下面是他搜集到的部分资料。材料一 神农氏就是炎帝。据说他一出生就是牛首人身,五天就能行走。神农氏一生对人类的功劳可大了。他遍游天下,广尝百草,发现了稻、黍、稷、麦、菽等嘉谷可以种植并定期收获,于是向人们广传五谷种植技术;受到一位男子用木棍撬石块捉螃蟹的启发,他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并教导民众耕作;他有一把神鞭用来鞭打各种药草,一打就知道它们有没有毒,能不能治病,于是,医药被发明出来了;同时他还发明了陶盆、陶罐等日常生活用具;此外,他还教人们每天中午时分去一个固定的地方,卖掉自己多余的不用的东西,换回自己想要的东西,据说这就是早期市场的来历。材料二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发生战争。吴王阖闾派人命吴国铸剑大师干将铸剑。干将从五大名山采来铁精,又从天地四方收集了金英,然后选天时,取地利,等待阴阳和畅、日月同辉之时,方开炉铸剑。正当成功在望之际,不料气温突然下降,至使金铁之精不能融化。于是,干将的妻子莫邪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断投入炉中,指挥300名童男童女齐心合力,装好煤炭,鼓动橐囊,终于,金铁之精熔化了,宝剑铸成了。其中一柄身有龟甲纹,他们称之为阳剑,起名“干将”;另一柄剑身起漫理纹,他们叫它为阴剑,起名“莫邪”。(1)材料一透露出了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传说的?(2)材料二这则故事折射出中国古代冶炼业的哪些重大技术?这些成就是否都是在春秋时期取得的?请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你认为最有力的验证方式是什么?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三 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t-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檐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5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3分) (2)材料一中图6所示的三省六部制哪一时期开始实行?它起到什么作用?(3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2分)30(2012年10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25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一一古代行政区划史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 (4分)从中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3)结合材料三说明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2分)(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4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专题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b是“元代转轮排字盘”,为印刷工具。2b解析:西周时期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不都是宗族、姻亲关系,因为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除了宗族外,还有功臣、先代的贵族;而且从材料中也看不出来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都是宗族、姻亲关系。3d解析:联系“明太祖废丞相”的相关知识即可直接回答。4d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其中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符合题目的要求。5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主张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并不能培养中华民族的气节和社会责任感,只能培养奴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6d解析:汉字的使用,有利于白话文的推行,促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故d项错误。7c8d解析: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9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情况。晚唐和宋时商业发展的限制逐渐打破,主要表现在坊市界限的打破,另外还有市场时间限制的打破等。10d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知识点,abc三项说法符合所学。d项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d项说法错误,选d项。11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应该是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故应排除a;“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因为元曲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先后进京,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进京,徽汉合流,跟北京剧坛的昆曲(北昆)、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融汇、衍变,于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京剧故应排除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2d13d解析:郑板桥的主张反映了文人山水画的特点,d项属于文人山水画,属于写意画。14d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这反映了市坊界限被打破,a为唐都长安,此时界限还未打破;b反映的是草市的情况;c反映的是市坊界限未被打破时的情况;故正确答案为d。15b16b17b解析:材料意思是:那个人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哪里真是来换丝,是来找我谈婚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转回。并非我约期又改悔,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材料反映的是谈婚论嫁。诗经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现实,a、c显然不符合。材料并未体现封建纲常礼教,故d不正确。从材料“抱布贸丝”可以判断b项正确。18b解析:图2反映的 是曲辕犁的出现,是犁耕技术改进的表现。19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能人为官”和所学史实1775年应该指的是清朝中期,这一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科举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20c解析:在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以前,分封制度就已经瓦解,排除a,使封建王权得到强化是商鞅变法中的实行郡县制,排除b,从逻辑顺序上,是先有“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再有“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因此,c是最直接的影响。2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从材料中的“君之宗之”体现出的是宗法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项。abd在材料中不能反映。22c23d解析:由所学可知,材料讲的是唐代书法,“张颠”指的是草书圣手张旭,“零陵沙门”指的是在草书方面有巨大造诣的怀素和尚,“沙门”即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24b25c解析:可以用排除法。题干与“民贵君轻”不符,故可以排除。二、非选择题26(1)是正确的。 (1分)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分)(2)黄宗羲:工商皆本。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4分)雍正帝:重农抑商。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4分)(3)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2分)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2分)27(1)图a1:西周分封制;图a2:秦朝郡县制;图a3:元朝行省制度。(3分) (2)影响:西周时期,分封制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推动奴隶社会走向强盛。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则表现为诸侯国不再尊重周王,出现了诸侯间相互间争夺和混战。(2分)影响不同的原因:西周时期,分封制刚刚实施,周王有较大权威,各地诸侯多数与周王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故分封制能够起到保卫王室的作用。西周后期,周王室势力下降,各地诸侯则势力增强,诸侯与周王 间的血缘关系已经疏远,周王失去对诸侯的约束作用,故分封制直接导致了诸侯争霸割据的混战局面。(4分)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