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泥塑教学中对学生“空间感”的培养 我的泥塑教学心得之一江苏省镇江市香江花城小学 葛志仲泥塑习作是泥塑教学的基础课程。对于不同的培养目标,泥塑课程的要求与内容无疑是有差异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学的安排也需要不断调整。但对一个学院来说,对一个工作室来说,必须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纲要,实施明确的、具体的教学要求,以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来。本文概述的是我个人在泥塑习作教学上的一些观点,基本是几十年来学与教的心得札记。我所主持的泥塑习作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写实的、具象的、有感情地表现人物的造型能力。为此目的,要尊重现实对象、认真研究现实对象;对描写的客观对象有感情、有真挚的个人感受;把认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艺术,作为我们提高的基础。对于初学泥塑的人来说,首先要提出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泥塑?泥塑的艺术语言是什么?如何才能掌握它?当代在何谓泥塑的问题上,已经把几乎在空间中的任何形体都可以纳入其中了。而我在此所要谈论的仅是通过我们的双手,用泥巴塑造的人物。人们常常议论“泥塑入门”的问题,不少作泥塑的人是从绘画的门里出来,进入泥塑的门的。作为艺术语言,绘画与泥塑有不少共通的地方,所以绘画的训练(主要是素描)如果得法,无疑对造就泥塑人材是有益的。但是泥塑与绘画又是两种具有极大差异的艺术语言,其根本区别在于绘画是在乎面表现形,而泥塑是在空间中塑造形。绘画中所表现的形象仅是处在一种视觉空间中,是通过线、色的明暗虚实创造于“假想”空间中的形。泥塑却是现实空间中塑造出来的实在的体形。在绘画中,长度与宽度大致上是实在的(当然还有透视的因素在作用着),其空间第三度即厚度深度则依赖于素描与色彩来“制造”。而在泥塑中,每一个形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或深度)形与形之间的距离都是实在的。空间的三度在视点的改变之后,只是变了名称,原来的宽度与厚度(深度)互换了名称,形体本身不会产生变化。泥塑是空间中的形体,它是具有三度空间的实体,那么要掌握泥塑语言,首先就要树立空间观念即学会观察空间中的形体和在空间中造型的观念。在我看来所谓“泥塑入门”,就是在观念上过好“空间体”这一关。这种转变观念的过程并非易事,对于相当一部分初学的人,甚至是相当艰苦的。因为对于空间中的形的感觉与认识并非是人先天具有的,尽管人生来处在空间中,只要有视力就可以看到各种物体,只要有手就可以摸到各种物体。对于形的真正的感知,却是需要培养才能获得的。这种说法对于一个未接触过泥塑的人来讲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只要看看实际,动手去作一下,就会立刻信服的。正如大师所说过的,色盲者是有限的,而形盲者则是普遍的。所以,初学泥塑者,或者虽学过但路子不正者,进入工作室后先重扫“形盲”树立空间形体观念,从一开始就注意从空间的形体出发去观察和塑造形。培养学生对对象的塑造能力是靠长期的、由浅入深的、由简至繁的写生习作课程来完成的。要具备相当的塑造能力,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我常常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比表现方法重要得多。观察方法对了,你对形象的把握才能正确,你也才能表现得准。当然,观察正确,表现得不准“眼高手低”也是常有的事。可是难以想象,你观察得不准,却会把形做准。所以在习作中,第一位的任务是提高眼力培养一套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习惯。正确的观察方法与习惯归纳起来就是空间地看对象、“形体地”看对象和整体地看对象,这三方面又是互相紧密关联的。所谓空间观察,前面已经提到,主要是指观察对象、注意形体在空间中的形体与其所处的运动状态;所谓形体地看对象,主要指的是,从对象是有体积的实物出发而进行观察,或者说立体地观察对象。我们所说的形体观察是针对物象点、线、面地平面观察而言的。因为人们对物象的观察时,通常本能地看到的仅是物象的一些点和线(轮廓线),这从初学泥塑的所有的人身上都会反映出来。学习绘画或泥塑之后,开始懂得由线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平面。由点线的观察发展到面的观察,这已是一大进步。但这还不够,由观察面到看到由各种面组成的体具有空间三度的体积时,你才算抓住了形的本质,才算进入了泥塑的门。为逐步培养这种观察方法,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注意着力透过具有丰富变化、又十分繁琐的表面去把握住物象的基本形,看到物象长、宽、厚三度的紧密关系,要一看对象就把握住由所有局部形体组成的整个形体,而不是许多孤立的点、线、面。在初学阶段中应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树立这种观念。这种空间形体观念和意识的形成是很难的,但只要说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他们是很有兴趣的。经过去一阶段这们的训练之后,不少人这样反映:当我这样去观察对象时,我感到很吃力,但我好象用手握住了“形”。我想,这就对了!所以在泥塑习作课程的最初阶段,要紧的还是扫“形盲”的工作让学生学会看到形、抓住形,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儿长了,那儿短了”之类。在空间形体观念的培养中,最重要的是空间第三度感觉的培养,即对物象厚度(深度)感觉的敏感性的培养。这个厚度是指的对应于你的视点的那一个空间量度,这种厚度感觉也可以说是一种距离感,这里既有对组成整体的每个形体的厚度的感觉,也有对每一块形体在空间与其他形体之间相互距离的感觉。在观察人体时,每一个部分,大到躯干,小到一个指头以至一片指甲,都应体会它本身的厚度与体积。你要着力从空间之中感受它们的休量。在反复的习作练习中,你会培养出对这种空间体量的敏感性我们称之为“量感”。这种量感越强,你个人的泥塑语汇就会越丰富、越强烈。培养对厚度的敏感、增强量感,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断改变视点的位置,经常交替空间三度的关系。泥塑转台与模特转台就是为此目的而设置的。我很惊讶有的学生半小时以至一节课都不转动。更坏的毛病是老对着模特的正面做。其实,你越想做好正面,你就越需要多看侧面和后面。只有不断在侧面观察,才能验证你在正面对形体厚度的感觉是否正确。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地旋转模特台与泥塑台,始终在改变着对象的长、宽、厚的三度关系,这样不能提高我们对形体的敏感。实践证明这种把握形体的方法,既有对形体的记录,也有对形体的记忆,这是与绘画写生的主要区别之处。不断转动模特或不断改变角度的观察,也就是我们视觉围绕形体逐步感知的过程,它给予视觉的是无以计数的“轮廓图象”,它们大量的是以记忆的形式留在我们的感觉之中。当然,这决不是大量“轮廓图象”的简单凑合,而是通过视觉感受的丰富积累过程,不断加深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着重注意对形体的厚度感和距离感。那么,随着你的形体知识的不断丰富、观察积累的增加,你逐渐会进入这样的状态当你看到对象正面的时候,你的视线似乎奇迹般地开始转弯,绕过对象的侧面,到了对象的后方,你的视觉“触”到了形体的后面。不论你怎样改变观点,你的视觉也不停留在你此一瞬间得到的“轮廓图象”上,而是习惯性地把形体对应两方的面一起来感受这就是看得见的一面与看不见的一面,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等等。进入这种境界时,你所获得的已是无数瞬间视觉感受综合构成的形体感受了。教师从学生初学阶段就要不断提示学生改变视点角度,学生自己同样要不断提醒自己,以更快形成习惯。我有时想:如果在模特台下安一个马达才好呢!这样也许我们一些初学的人会比较快一点过形体关。学习与借鉴传统优秀泥塑作品是至关重要的。这很有助于我们学会看形。可惜我们在学院内保存的中国和世界古代优秀泥塑的石膏复制品太少了。看不到原作,研究石膏像也是大有益处的,哪怕是翻制得比较模糊的。只要不是变了形的,对于我们如何观察形,如何概括形还是有用的,如果是翻得很精的石膏像就更好了!我认为,一件从传统泥塑杰作翻制的石膏像,比起十张摄影绝妙、印刷精良的图片来得有用得多。原因在于它是实在的空间形体,它能更好地告诉我们大师是如何观察形体、综合形体、表现形体的。可惜这些学院内少得可怜的石膏像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ZSQX 001-2018 工程物资设备编码导则
- TCECS 1417-2023 预埋件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 当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鸿星尔克(厦门)实业招聘试题及答案
- 教师节感恩话语
- 互联网架构师招聘真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鲁迅面试题及答案
- 海尔集团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建昌面试题及答案
- 广药集团招聘题库及答案
- 文化馆安全管理制度
- 常见止疼药讲课件
- 加油站动火管理制度
- 工程周报月报管理制度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单招真题-机械基础
- 非自然人低压分布式光伏并网调度协议
- 助播劳务合同协议书
- n1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青海城市介绍旅游宣传
- 2025年中级政工师考前通关必练题库
- 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其二-赏析-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