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4、教师针对本节重点、难点知识提出如下问题,并作适当拓展(6)(1)19世纪中期俄国改革名称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可以从时间、人物、内容上(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2)(放视频或讲述)1861年改革前俄国社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3)学生讨论俄国1861年改革的从哪几个方面产生了影响?引导学生从社会性质、作用、转折点方面回答。(4)(学生看视频或阅读教材讨论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状况如何?引导学生:a、改革前的日本和鸦片战争前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一样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b、19世纪中期美国等国家侵略日本,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激化了国内矛盾;c、国内中下级武士主张武力倒幕。(5)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5、师生共同探究(12)(1)阅读教材p118页材料,学生讨论: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改革的实质是什么?(2)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些措施中可以看出日本善于学习的民族?(3)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存在统治危机,分别是什么危机: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五、【课堂小结】(2)根据板书内容引导学生本课学习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两国发展的转折点。由此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六、【当堂检测】(一)单选题: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a 农奴制的阻碍 b 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c 农民起义的打击 d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2、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3、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些规定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a.充足的资金 b.自由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 d.先进的技术 4、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5、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内容正确的是(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收归国有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向欧美学习 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a b c d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日本被迫向美国开放港口 “废藩置县” 美国舰队闯入日本 明治天皇掌握实权a b c d7、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材料解析题:8、材一: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材二: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1)材料中谈到的都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2)材料一的这番话表明了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二揭示了这一事件的什么本质?(3)请你简述改革的措施。(4)结合事实分析列宁这样说的原因?(5)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改革有何积极意义?9、“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说日本改革前后对外政策有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你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怎样做?10、“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 (1)依据材料一回答: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3)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