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1.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1)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2)洞庭湖的波光和秋天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烟渚(zh):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3. 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1)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尽:_独去闲:_。意思:_。(2)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_两:_和:_潭面:_镜未磨:_。意思:_。(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谙:_。意思:_。4. 我会读,我会填。江南 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连叶 , 鱼戏荷叶 ,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把古诗补充完整。(2)把鱼儿的方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填序号),并完成图。东 南 西(北) ( ) ( ) ( )(3)我发现诗中有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_ _(4)“莲叶何田田”的意思是( )(填序号)莲叶长得多么茂盛啊。莲叶长在水田中。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_,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1)把古诗补充完整。_,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描写的是_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_、_等习俗。(3)从“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行人:_。牧童:_。6.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7.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_蓝蓝的_(1)选一选,把选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船 星星 天(2)“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3)我还会说:闪闪的_ 蓝蓝的_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1)解释词语。日暮:_十分春:_(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所见【清】袁枚_,歌声振林樾。_,_。(1)默写古诗。_,歌声振林樾。_,_。(2)“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用诗句来填)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是(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11. 积累运用。(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_送别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该诗后两句为_,_。(2)寓言故事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在牧童和狼中我们明白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_,也_;在蝉和狐狸中我们懂得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_。(3)东起_,西到_,万里长城谱写了_。北起_,南到_,京杭大运河谱写了_。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相煎何太急?”句出自曹植_。(2)明日复明日,明日_。我生_,万事_。(3)“我以_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去”的意思是:_。(4)_,_。为是其智弗若与?日:_。(5)去的_,米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_呢?13.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解落_秋叶,能_ _花。过江千_浪,入_万竿斜。(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写_(风 雨)的,是_(唐宋)代诗人_(李峤 李白)写的。14.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青青草地上,走来鸡鸭鹅, 小鸡j j j,小鸭g g g, 小鹅 ,大家争着来赛歌: aoe小鹅是怎样叫的?15. 默写元日,回答问题。元日宋王安石_,_。_,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是指_这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有_、_这些传统习俗。16.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苟子用“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与这句话说明的道理相同的名言警句还有老子说的“千里之行,_。”(2)这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爸爸不由得吟诵出_副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_。(3)这六月的天,就像_。(填歇后语)(4)习近平总书记说,正是这种“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5)小飞爱耍手机、玩游戏,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填写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警句或古诗词)17. 按原文内容填空。(1)少年智则_,_,_,_,_,_,_,_,_,_。(2)红日_,_。_,_。潜龙_,_。_,_震惶。鹰隼_,_。18. 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9.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绝句是_代大诗人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的视觉感受,又有“_的嗅觉体验;既有“_”的动态描摹,又有“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20. 阅读古诗,做练习。(1)补充股市。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_,_一枯荣。野火烧_,_吹又生。(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A唐 B宋 C李白 D白居易(3)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_(岁数。年)。(4)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fn)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正如诗中所写:野火_,_。21. 读一读,做一做。十二月歌正月新春舞龙灯,二月郊外放风筝。三月清明杨柳绿,四月牡丹花正红。五月端午赛龙舟,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牛郎会织女,八月中秋桂花香。九月登高过重阳,十月满园橘子黄。冬月大雪压青松,腊月梅花傲冰霜。(1)“冬月”是指_,“腊月”是指_。A农历十二月B农历十一月(2)看图连一连。 (3)你的家乡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有什么习俗?请写下来。22. 请默写诗、文。(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2)我能从“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一寸光阴不可轻”(7)少年中国说中“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23. 读诗歌春晓,回答问题。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解释划线的字。绿:_还: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2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玩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笑眯眯,亲亲你,然后就快乐地融化。(1)雪花飘落到小河里,变成_,和小鱼小虾_。(2)雪花飘到广场上会做什么呢?(3)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请你也来写一写。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_,_。2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影:月光的影子。下:顺流而下。(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2).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_,交通工具是_。(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7. 课外阅读。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的特点。(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8. 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萧萧_,_。_促_,_篱落_。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前两句:_ 后两句:_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B.写深秋的凄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9. 根据情境提示写句子。(1)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填诗句)(2)苹苹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