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古诗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漫游古诗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漫游古诗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漫游古诗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漫游古诗园.(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教学设计语文科漫游古诗园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电白春华学校 潘玉梅设计理念: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使学生习有所得,自觉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设置闯关游戏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情分析:由于是六年级学生,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只是他们记忆中储存的诗歌比较零散,只要训练得法,学生便能在复习实践中温故知新,提升能力,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创设情境,分类欣赏,丰富学生知识积累。3、将赏析、感悟和运用融为一体,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4、通过漫步古诗园,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2.吟诵古诗,学以致用,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乐曲春江花月夜及渔舟唱晚。3、收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4、划分能力相当的四个活动小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情境教学法、激趣法。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师旁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清波。”;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思念亲人时,我们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今天,就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漫游“古诗园”。(出示课题:“漫游古诗园”)【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以此诱发学生的复习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二、巧分类,得妙法1、同学们请上车,我们出发吧!哦!“古诗园”到了,大家请吧!(课件出示: 30首古诗的题目。)哇,真是诗的王国!2、亲爱的同学们,古诗词浩如烟海,这些古诗不过冰山一角而已,老师觉得这园内古诗多是多,可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那古诗园如何设馆才能方便游客参观呢?同学们讨论讨论。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同学们,相信大家的讨论都有了结果。下面,我们就按小组来进行闯关游戏,比比哪个小组最厉害,好吗?5、第一关:创设馆名学生交流,每个小组把建议写在题板上,每提一个有效建议就加10分。(要求:交流时,先说设的馆名,再介绍哪些古诗可以放到这个馆里)预设馆名:植物世界、动物王国 、五彩池(按颜色分)、诗情画意馆(山水诗)、 赤子之心(爱国诗)、大漠情缘(边塞诗) 、 哲理诗 、 情满人间(按友情、亲情分类)、数字馆(含有数字的古诗)、谜语宫6、第二关:根据主题,背诵古诗刚才,我们将古诗按不同的类别做了归纳,顺利闯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来闯第二关,就是以不同的主题来比赛背诗,看一看哪个小组积累的诗句多,背得准确,同时还要说出作者的名字及朝代。答对每首诗加10分。课件先后出示:古诗中的爱国情怀: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以月亮为主题的古诗:7、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不计其数,犹如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除了按归类的方法记忆古诗,你还有什么秘诀吗?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8、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小节:归类列表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想象画面法、理解记忆法等。【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有效地进行了资源共享,使学生从中“得之以渔”,并学以致用。整个环节,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参与者的角色,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复习兴趣浓厚,复习氛围活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三、漫游古诗园过渡:下面,让我们带上这些秘诀,在古诗苑中继续冲关。1、第三关:读诗猜谜底(1)由于古诗写得特别形象、生动,有些还可以用来猜谜呢。同学们猜猜?好,我们先到“谜语宫”参观。只有猜出下面的谜底,谜语宫的大门才会向同学们敞开。课件出示四则谜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打一建筑材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打一植物)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打一动物)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打一自然现象)(2)交代规则:此环节是必答题。仔细读诗,答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加10分,凡能介绍一下本诗或本诗的作者的,可为自己组加10分。)(3)学生默读。师提示:猜“诗谜”的关键和一般的谜语一样,也是多读,体会诗的意境,抓住了关键,谜底自然就破壳而出了,来试试吧!(4)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即兴出谜语,出题及作答正确的小组均加10分。(5)真是“真金不怕红炉火”。同学们好样的。2、第四关:畅游五彩池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古诗中的色彩更是绚丽。下面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1) 毛浮水,掌拨清波。(2) 日依山尽,河人海流。 (3)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4) 两个鹏鸣柳,一行鹭上天。 交代规则:这是一道必答题,每个小组给下面的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答对加10分。3、自由参观,含英咀华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谜语宫及五彩池,下面是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随意到其他的诗馆细细欣赏,慢慢品味。做好冲关的准备。好,出发吧!(1)第五关:读画品意,背诵古诗一眨眼,我们的参观之旅就结束了。同学们有收获吗?来,我们先来读画品意,背诵古诗。请同学们细读屏幕上的8幅诗意画。要求:每组派一个学生作答,说出画面上描绘的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答对一首加10分。电脑屏幕上依次出现江南春江雪山行敕勒歌望庐山瀑布等8幅诗意画,渔舟唱晚的背景音乐渐起。 4、第六关:记忆大比拼(课件依次出示组笔题目:填一填,连一连,对一对。小组汇报答案,答对每小题加10分。)师:漫步古诗苑,同学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相信园里的一切还清晰地印在你的脑海中。来,让我们“填一填”吧!(1)填数字。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朝辞自帝彩云间,里江陵日还。 碧玉妆成树高,条垂下绿丝绦。 (2)填动物名字 柴门闻( )吠 ;千山( )飞绝 牧童骑( )();意欲捕鸣( )处处闻啼( ) ;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但爱()()美(3)填名山大川不识( )(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 )一日还。白日依山尽,()()入海流。遥望()()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4)填植物 离离原上,一岁一枯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花村。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第二组:连一连 春 枫桥夜泊 表现深情厚谊 示儿 夏 梅花 反映科学哲理 静夜思秋 忆江南 抒写思乡情怀 题西林壁冬 小池 表现爱国主义 赠汪伦 第三组:对一对(诗句接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闯关练习,使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变得饶有趣味,不但激发了学生解读古诗的热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又打开了学生的记忆大门,使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再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习有所获,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第七关:妙用古诗,学以致用好的诗句千古传唱,如果我们在说话、写作时引用得恰到好处,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让我们走进最后一关。 1、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2、我常用“ , ”来提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中秋节的夜晚,望着皎洁的月光,身在异地的王叔叔不禁低吟:“ ,_ ”、人们常用杜甫的“ ,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及潜移默化的熏陶。、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我不禁想起了“ , ”的诗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让我不禁想起苏轼写过的两句诗“ , ”、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 , ”、爸爸刮胡子,过两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 ,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知识的多少,更在于能否学以致用。设计情境题,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积累的古诗运用到平时生活和习作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1、总结宣布得分情况,颁奖。2、组织学生交流复习收获。3、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诗海无涯乐作舟”。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让我们倘佯在古诗的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