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1.把下面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里,请注意布局。(3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在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我不做jio 艳欲滴的花朵,却要站成山谷里那棵沉静的树。我要m 浴明媚的阳光,啜饮天地的甘露,领略无尘的清风,将它们化成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我也准备经l 狂风暴雨,并在风雨中长成结实的身体,练就不屈的jn 骨。3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3分) (1)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带好自己 (必需、必须)的生活用品。(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启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3)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 (变换、变幻)。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必需】动一定要有;不可少。【必须】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加强命令语气。【启事】名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启示】动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变换】动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动不规则地改变。 4.古诗文填空。(8分)(1)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2)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3)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6)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赞美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高洁、坚贞品格的句子是“ ,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3分)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搁浅。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1)画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2)画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3)画线句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名著阅读(5分)甲乙两个文段均选自水浒传,文段中“洒家”和“他”分别指 、 。(2分)结合你读水浒传的感受,说说“洒家”和“他”性格的共同点(1分) 共同点: 7综合性学习(6分)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的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我的座右铭: 。活动二:走进书的世界读书实践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展示你的收获。用一句话概括点评一部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不超过20字,2分)例如:名著:格列佛游记 点评: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名著 点评: 活动三:分析探究读下列两则有关“读书”的事例,你会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事例一: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三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2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学员的家长,得到的答案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考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事例二:在四川灾区,救援人员发现一个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二、现代文阅读(34分)(一)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18分)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8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 父母因车祸受伤, 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9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 (1)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结合上下文,品味“晃”和“昂”的表达效果。) (2)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为什么李想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10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4分)11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4分)(二)跟自己比(16分) 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12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4分)13阅读两节,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4分)14第节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有什么作用?(4分)15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4分) 【热帖】 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 16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17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二)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以头抢地耳 (2)长跪而谢之 (3)休祲降于天 (4)臣未尝闻也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只有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 _(2)与臣而将四矣。 _ _21请结合选文说说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戴震难师 段玉裁(8分)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注释】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傅:老师 为:是 非常:不寻常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日数千言不肯休 (2)相去几何时矣 (3)师无以应 (4)就傅读书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24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2分) 答: 四、作文(60分)25.题目:我会记得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2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答案活动二: (1)(2分)示例:名著:水浒点评:反抗封建暴政的的英雄传奇;名著:傅雷家书点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名著:培根随笔点评: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名著:简爱点评:人生追求的二重奏。活动三: 发现:知识就是力量 , 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无功利的良好的读书环境。(如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材料的意思即可)(2分)8(4分)忧郁漠然(孤单悲伤);无动于衷(每空2分,意对即可)9(6分)(1)(3分)“晃和“昂”形象地写出了李想强忍泪水、绝不低头的情景(2分,“晃”“昂”两字分别回答,意对也可);表现了他的倔强和坚强(故作坚强)(1分)。 (2)(3分)父母回来后,李想得到了父母的关爱(2分),特别开心和自豪(1分),所以他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10(4分)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致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李想的表现2分,老师的自责2分)11(4分)第一种:原题更好,它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且形象生动。第二种:“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更好,它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引发了读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考。(任选一种,意对即可)(二)(16分)12(4分)本文是针对有些人“动不动就跟别人比(2分),而且无所不比(2分)”的现象引发议论的。13(4分)每个人在成长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会有差别,不断她将“新我”与“旧我”比一比,就能明白自己的得失,以便更好地成长。(4分,意对即可)14(4分)论证了“要跟自己比”的观点(论证了“不能育目地跟人比较”的观点)(3分)。更有说服力(1分)。15(4分)示例:我的妈妈也一样,总说我不如同桌。为什么她就看不到我比以前进步了呢?(写出与热帖有关的生活实际3分,语言得体1分)16(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17(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18、(4分)(1)撞 (2)道歉 (3)从 (4)曾经19、(4分)我明白了: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2分,意对即可)20、(2分)(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共2分,每问一分,意对即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