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6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doc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6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doc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6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doc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6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九年级物理 第6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力和机械一、力的概念和测量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对力的理解:(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作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存在。(2)有受力物体,一定有施力物体。(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同时存在,同时消失。(4)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3、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者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5、力的测量:(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握力计等。(2)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清量程;观察分度值;调零,指将指针调到正对零刻线。被测力一定要作用在挂钩上,且力的方向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等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c、注意事项: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要防止指针或弹簧跟测力计的外壳发生摩擦。d、有些物理量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如弹簧测力计是用弹簧的伸长显示力的大小,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还有:温度计、电流表、压强计等。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示意图: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二、弹力1、弹性形变: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还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现象。2、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3公式 g=mg 表达了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其中g=9.8n/kg 它表示 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使用公式时质量m的单位一定要用 kg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有:用重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或用水平仪检查表面是否水平。5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等。6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的底面积越大,物体的稳定性就越好。7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如: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等。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四、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挤压; 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已发生相对运动。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可以在同一个木板上滑动),改变压力(可以在木块上添加重物),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要保持压力相同(可以用同一个木块),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在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等),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的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该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大小无关。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五、杠杆:of1l1l2f2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杠杆有直的、弯的,也有静的、动的等,有时是整个物体,有时是物体的一部分。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说明: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一定相反。(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3确定力臂的方法:一定,指确定支点;二画,指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即力的作用线;三引,指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一般用虚线表示;四标,指从支点到垂足之间线段的长就是力臂,分别用l1或l2标出。4力臂有时在杠杆本身上,有时在杠杆之外。如果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则力臂为 0 (这种力对杠杆转动没有任何影响)。5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不要以为杠杆只有处于水平状态才算平衡,其实在倾斜状态,杠杆只要静止或匀速转动就算平衡。不过人们通常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因为这样做力臂恰好在杠杆上,方便测量。(2)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将这两点连线;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5三种杠杆的特点:名称结构特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钳子、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筷子、镊子、铁锹、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和裁衣的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六、滑轮1滑轮其实就是可旋转的杠杆,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3动滑轮:(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3)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处理滑轮组的问题,关键在于确定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的段数n(只要与动滑轮牵连的绳子都算),在不考虑各种摩擦和绳重时,绳端的拉力;如果也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则绳端的拉力。还要知道绳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