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训练专题——中和反应导学案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训练专题——中和反应导学案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训练专题——中和反应导学案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训练专题——中和反应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训练专题中和反应小魔术: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溶液_(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基础复习:1、中和反应是指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其实质是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H)2+CO2=CaCO3+H2O BCuO+2HCl=CuCl2+H2OCH2SO4+2KOH=K2SO4+2H2O D2HCl+CaCO3=CaCl2+H2O+CO2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 B. C. D. 4、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的pH ,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 性,pH ;继续滴入稀盐酸,溶液呈 色,pH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训练:5、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 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6、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1)根据实验一回答: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酚酞 BCuO CNa2CO3 DBa(NO3)27、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 探究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_。 探究上述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H2SO4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BaCl2、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选填:方案一、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确定稀H2SO4过量,你选用_ _ (药品或者方法)。8、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图实验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1)写山步骤三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三个步骤的A试管中固体始终无明显减少,那么能说明A试管的水中溶有氢氧化钙的现象是 (3)以上实验结束后, B试管中固体消失,溶液澄清并呈无色。【提出问题】步骤三B试管的溶液中,除指示剂外溶质的成分还有什么? 【猜想】猜想一:溶质为CaCl2, HCl;猜想二:溶质为CaCl2、Ca(OH) 2、HCl;猜想三:溶质为 。【小组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了猜想 一定是错误的。【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利用下面的实验验证了猜想。【讨论交流】小红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9、如右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10、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_ _。(2)实验后,将A、B两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溶液无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