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doc_第1页
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doc_第2页
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doc_第3页
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doc_第4页
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演进 【作 者】姚俭建 【作者简介】姚俭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网络时代。这一历史进程无疑对人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探讨信息网络时代人的认识模式和特征及其演进过程。一历史地看,从1946年人类制造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人类社会便拉开信息化进程的序幕。在随后的50多年时间里,以微电子学理论为基础,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信息网络时代。今天,以电脑、电视、无线电话、人造卫星、光子传输与印刷等现代通信手段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已把全球结合成一个紧密的信息网络整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信息网络技术开启了人类新的生活、新的实践。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注: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从文化层面审视,信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是在特定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导引下,根据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并通过科技文化而被创造出来的。因此,与以往实践活动相比,信息网络的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信息网络的技术化。信息网络具有十分明显的高科技特征。以计算机技术为例,它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在今天,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掌握多少计算机知识,决定着人在网上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人分析、利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于所具有的计算机能力和网络能力的不同,将使网络的受众产生多层次的分化。二是网络操作的个人化。众所周知,网络是冷战的产物。当年美国国防部曾设想设计一种地点分散而又能集中协调的指挥网络,一旦战时部分指挥点被破坏时其他各点仍能正常工作,这就是创造网络的最初构想。正是为了达到这种最初的战略目的,网络上的任何一部计算机在功能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使用者在网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使得每一位使用者具有极大的自由。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名言正是对这一特点的诙谐的说法。三是信息结构的多元化。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每个受众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可以反馈信息,甚至可以建立网站由自己充当信息的发布者,这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具有个人化的特点。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整个网络就是一个超大容量的信息超市,受众对信息实施自选,不像以前那样必须接受传统媒体的信息套餐。在网上,信息消费也是个人化的。从信息内涵上分析,因特网信息结构是无中心的。这是一个信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从它一开始具有公众服务功能时,这个网络就失去了信息专门化的特点,而向高度综合性、广泛性的方向发展。没有一个门类的信息可以用一种排斥性的方式对其他信息种类、其他自信库进行限制,5万个子网络的所有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独立、平行地发布信息。在网上,大量的信息发布源传播着或真或假、来自各种立场的信息。四是网络生存的虚拟化。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一项重大变革是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又称为虚拟现实环境,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个实时三维空间。用户在其中可以自由地运动,随意观察周围的景物,并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操作。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户看到的是全彩色主体景象,听到的是虚拟环境中的音响,手(或)脚可以感受到虚拟环境反馈给他的作用力,使用户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小型液晶显示和CRT 显示器技术、高速图形加速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跟踪系统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图形并行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虚拟现实的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并已在国防工业、医疗、训练、娱乐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上述特征表明,信息网络时代所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富有理性的实践。人们的大部分实践活动从过去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平台,也就是从物理空间转移到电子空间(cyberspace)。电子空间是一种自由空间,在这里时空压缩化,其障碍几乎完全消失。因此,无论是实践的内容、方式,还是实践的工具系统,都体现了人机共存的整合性的特点。人与智能机器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融合体。人类通过智能机器加深了人类自身的联系,并凭借信息网络使单个或局部的实践活动纳入人类的整体实践框架中。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实践决策的科学化、实践活动的程序化和实践内容的创新成为可能。可以这样说,信息网络时代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电脑、数据库、服务器和一系列的高新技术等等这些有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特殊的实践方式,和由这种实践方式所决定的人在不同层面的认知模式。二在微观层面,人的认识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在认知过程中,个体所惯用的方式,具体说就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体所偏爱、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便是认知模式。尚需提及的是,哲学意义上谈论的个体总是泛指构成类并体现着类本质、类特征性的一般个体。在任何一个特定时代里,个体的认知活动总是处于无形的网络般纵横交错的社会系统之中。也就是说,个体怎样看世界、怎样感觉、怎样判断,无一不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同样,当今人的认识模式也必然反映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信息网络时代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的演进,是科学技术的一次新的跃迁。因此,个体认知模式的演进也反映着历史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创新性交互作用的过程。从个体认知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演进的轨迹上考察,个体与生俱来的认知生性,实际上是作为社会主体的认识的习性。尚书有云:习与性成。恩格斯对此格外重视,指出:由于现代自然科学承认了获得性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历,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如果在我们中间,例如数学公理对每个八岁的小孩都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都无需用经验来证明,那末这只是积累起来的遗传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10611页。)现代神经科学揭示:脑的发育不完全受生物遗传控制,人脑有上千亿形态、位置、化学特性和连接各不相同的神经元,而基因组织只有100 亿比特的遗传信息,显然环境也起相当大的作用。机体刚出生时,神经通路基本形成但还不够牢固,还需要进行调整,在这段所谓的临界期内,脑的可塑性特别明显,脑的发育易受早期经验的影响,人为地剥夺感觉信息将严重影响脑的发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确认,从个体看上去是先天的东西,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看则是由获得性遗传精约起来的,即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每个细胞内携带了历史祖先后天社会性的因素,个体基因里精约着人类主体的认识成果。这种基因的表达,不只是生物性的本能,更重要的是认识论范畴的先入之见。个体的认识禀赋、模式除了来自于精约在DNA密码链上的先前人类认识成果, 它们同样受制于个体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系统。匈牙利学者克霍德提出一个假设,在具体的人的思维中,除了体现出思维主体自身的特点外,还体现出思维的全部特点,以及这个特定社会所固有的某些社会心理学观点、模式,其中包括人所隶属的群体或阶层固有的思维公式。同样,对信息网络时代个体认知模式的考察,也必须基于上述的历史视角。人的认识模式的演进是一个不断扬弃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成果不断沉淀,认识结构逐步优化。这一切又根源于人类以往的社会实践。一如列宁所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注: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3页。)#p#分页标题#e#从实践的动态性和个体认识的能动性角度考察,信息网络时代的创新实践必然带来个体认知模式的变革。在信息网络时代,各种实践呈现出以往时代未曾有过的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网络作为一个传播系统,并非只是各类计算机的集成,使用的人也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特性也是网络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机一体的关系中,每个人的能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般而言,认识个体也就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个人不是一些机械地执行社会文化意识系统指令的自动机。在已经观察到的文化中,还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消除构成它的个人认识能力、性情等等的差异。纵观整个人类活动,认识个体总是积极能动地选择和整合已有的社会文化意识系统指令,并用这些知识经验去指导自身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与以往时代条件不同的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开发个体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可能。例如,人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世界,并对这个虚拟的世界随意剪裁。另外,网络在物质层面形成的隔离性极强、具有极大自由的虚拟空间,网络使用者只要遵守技术上的规则和协议,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就可在网上畅通无阻。这种技术上的特性为每个互联网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度极强的网上认识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个体往往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边无际的时空中翱翔。这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的认识个体凭借信息网络技术最先获得大量知识信息,按全新的意识和最优化的思路,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或匹配,形成突破原有社会文化意识系统指令框架的新假说、新学说和新观点。当然,这种自由空间也会使使用者在网络上的认知及其行为出现偏差,甚至有些行为失去了有效的控制。网络使用者中认知虚幻症病人的出现、黑客和网络英雄的涌现,以及网上病毒的流行便是佐证。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个体认知通常表现为适应与建构两个阶段。认知的适应包括感知、记忆、认同、内化和调节等环节;认知的建构则分为酝酿、创造和外化等环节。与以往不同,信息网络时代的个体认知在适应阶段更强化了协调性和相对独立性。由于信息结构的多元化,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个体认知环境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而个体的各种观念和定势通常总是互相协调的,意识不能容忍认知要素之间的矛盾,力图消除它们之间的不和谐。因此,个体总是依靠自我评价与认识、自我情感体验与意向进行相对独立的分析、比较而予以调整。在建构阶段,个体认知更凸现创新性。这种创新既表现为认知定势的改变、认知信息的整合,也表现为信息等认知结果的再造。由此可见,在信息网络时代,我们在个体认识的全过程中都察觉到了某种认知模式的跃迁。三在中观或宏观的层面上,人的认知模式又表现为群体和类所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这种认知的偏向和方式是人类认知历史发展的一种沉淀,它主要表现为无数亿生活在过去、现在的个人的认知;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又体现在未来的作为个人总和的认知模式中。如果以信息网络化为界,在这之前,人类知识生产是通过个体操作或狭隘的群体操作的途径来实现的。由于信息技术的缺乏,信息渠道的不通畅,使人类认知处于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认知模式体现着离散性、盲从性等特征。与以往时代不同,在信息网络时代,人类知识生产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个体的操作,而是实现人类知识生产的社会化、网络化,依靠群策群力,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分工协作,协同攻关。例如,管理中的群体决策系统、微电子工程中的专家系统等等,其中任何个体往往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它们在人类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网络中集体组装而成整体化的认知成果。因此,群体或类的认知模式更体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认知过程的人机协同性。如果说对于已超越了自然进化阶段的现代人类,过去文明的进步是依靠手功能的体外延长工具和机器的话,信息网络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则依靠人脑功能的体外延长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随着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脑和电脑的结合将越来越密切,人类文明的进步则是人脑和机器协同进化的结果。在计算机还没有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时候,计算机在人们手里只是文字和数据处理的工具。由于信息的网络化,一个人在工作室使用着自己的计算机,就能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其他人一起,做着过去只有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面合作才能完成的复杂认知活动。目前,计算机专家已经开发出的一种专门用于支持群体认知工作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称之为群件。群件界面设计通常要考虑人类认知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认知发展,即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活动的情绪性;认知活动的目的性或多重性,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人机系统已经历了只考虑让人适应机器和只考虑让机器适应人的阶段,已发展到人与机器相互适应的阶段。随着远程协作交流活动与日俱增,各种群件相继问世,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支持群体协作与信息交流。这样,认知过程的人机协同将大大突破人类认知的时空界限,人类认知的潜能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些系统的使用将可能明显改变现有的社会组织、群体合作的性质与作用、人们的责权关系以及彼此熟悉程度,最终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见,认知过程的人机协同性标志着人类认知模式的一次质的飞跃。二是认知过程的即时交互性。网络突破了时空界限,增加了人们的交往机会。许多兴趣和需要相同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说在电脑空间上产生比较建制化的联系和交往,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创建或者加入同一个网上共同体。这样的认知群体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与历来界定的真实认知群体所具有的时间、距离、位置等要素有着质的差别。网上共同体成员在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活动呈现一种复合、共时的交流活动。从主要用于一对一交流的Email ,到允许多人参加,甚至无限量参加的BBS和聊天屋等等, 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当然,在这种网上共同体中,群体协作比个体工作要复杂得多。在远距离的网络交流中,人们在面对面接触中所运用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声音、气味和触角信息均受到限制。例如,与单一用户系统相比,多用户同时工作时,需要有对其他人的存在感,即知道对方在哪里、在干什么。因此,自然形成的人与人交互过程的特点以及认知群体文化背景在这里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三是认知过程的动态创新性。在信息网络时代,群体或类认知成果的更新速度相当快。据估计,人类知识总量从1900年到1950年增加一倍;之后每10年增加一倍;1970年后,每5年增加一倍。1980年后,每 23年增加一倍;预计2000年后,不到一年即增加一倍。这完全得益于信息网络技术和群体认知模式的改变。由于信息网络的优势,人们更偏好于认知方法、方式和内容的创新。网络上的电子文库、百科全书、在线刊物、专题主页既是群体认知的产物,又是网上共同体成员利用速度极快的搜索引擎收集用于探索和研究的材料。大量而又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加上即时交互式的探讨和宽松的研究环境,使群体认知的创新成为可能。从认知创新的成果看,它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意识指令系统的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人类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创新。这具体表现为由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自我式观照到对当代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全息式审视。人的全面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三位一体,充分反映了人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第二层面是群体思想及其行为规范的创新。这不仅是群体在信息网络时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支点,而且也是人类文化跃迁的基础载体。信息网络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兼容协作的观念、持续创新的观念、大时空的观念等,都体现了群体认知成果的创新性。#p#分页标题#e#四人的认知模式与时代发展的相关度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代,开拓对信息网络时代人的认知模式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哲学认识论以人的认识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其中也必然包括对人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考察。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传统认识论没有正确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而往往离开复杂的社会环境孤立地探讨人的认知模式的演进。在这种狭隘的研究框架中,我们不可能辩证地把握人的认知模式演进的真实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别从个体、群体和类的角度正确阐释了人的认知模式演进的历史,强调应把人的认知模式的演进同具体历史主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相联系,并以认知主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为基础。探讨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知模式演进,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促进认识论与社会历史观的一体化。当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图景和社会生活实践已经表明,人如何支配自然、支配社会并同时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问题,是人与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这个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知模式演进,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认识过程和社会过程相互联系和发展的问题;而研究这个课题,又必然要求将认识与社会历史观相互结合起来,加以综合研究。从认识论角度考察,只有结合社会历史观的认识论,才能从抽象的、单项的知识论,上升到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认识论。对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知模式演进的相关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中,既包括了对人的认知结构、交往方式、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探讨,又涉及对信息传播媒介、社会心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考察。这就要求突破现有认识论研究的方法的局限。在以往的认识论研究中,宏观考察与微观研究缺乏内在的联系,因而难以从个人与社会、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统一的角度来审视人的认知模式的演进。而对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知模式的相关度研究,需要综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并注重揭示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关系之网中人的认知模式的演进及其作用。这种系统的研究方法改变了过去单一、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路径,它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现时代来看,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知模式演进的相关度研究不仅是理论思辨的问题,而且也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高新技术的支撑,信息网络大潮以其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和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球。历史上,无线电广播在拥有5000万听众之前存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达到了这一指标。而因特网仅在4年之内就超越了这一界限。1994年,因特网正式进入我国, 1998年底只有210万用户,上网主机744万台,www站仅5000多个;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年上半年度)透露,截止到2000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为1690万,其中有59万使用除计算机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