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的描述我国是文明古国,对运动早就有研究早在汉代成书的尚书纬考灵曜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窗户)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毛泽东同志的诗中也有一名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要点导学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_,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_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_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则默认以_为参考系。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的图像和顺序的数据,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范例精析例1 在研究火车从上海站到苏州或南京站的运动时间(通常只须精确到“分”),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在研究整列火车经过一个隧道的时间(通常精确到“秒”),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由此你得出什么看法?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山走来”和“山不动,是船行”。你由此又得到什么看法?能力训练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描述竹排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描述群山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2、一个皮球从2m高处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反弹跳起0.5m,则此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为 m,位移为 m,该球经过与地面多次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m 3、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 )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 B学校每节课40minC某次测验时间是100min钟 D考试940结束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 B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二、时间和位移要点导学1如果用一条数轴表示时间,则时刻t就是时间轴上的_,时间间隔t就是时间轴上的_。2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_,叫做位移。它是表示位置变动(变化)的物理量。物体只有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是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_不等于_路程。3如果是直线运动,则位移x和初、末位置坐标x1 、x2的关系十分简单:_。范例精析例1 :分清几个概念和说法。 以后,我们在研究运动时,常常会要求出“物体在1秒末、2秒末(或第1秒末、第2秒末)的速度及位置”,也会要求“物体在1秒内、2秒内(或第1秒内、第2秒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请问:(1)其中哪个表示时刻、哪个表示时间间隔?(2)“1秒内”和“第1秒内”的位移(以及平均速度)是同一概念吗?“2秒内”和“第2秒内”的位移(以及平均速度)是同一概念吗?(3)“第2秒末的速度”与“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吗?能力训练1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 ),关于时刻的是( )A学校上午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到8点45分下课B小学每节课只有40分钟C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D邢慧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m冠军,成绩是30分24秒36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 B列车共运行了12小时C列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 D列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3.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4. 如图1-2-2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 ,方向为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要点导学1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_的物理量”,定义是_之比”。速度是_量。2上面式子所给出的其实是“平均速度”。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_程度,就必须引入“_”这个概念。3速度是矢量,与“速度”对应的还有一个“速率”的概念。按书上的说法,速率(瞬时速率)就是_。它是一个_量。在发生一段极小的位移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_,所以瞬时速度的大小就_瞬时速率。范例精析例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能力训练1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还是瞬时速度的大小?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9m/s,答: ;B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冲线速度为12m/s,答: ;C汽车速度计指示着的速度为60km/h,答: ;D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为600m/s,答: 。2速度有许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速度的单位是m/s,但汽车速度常用km/h作单位,1m/s= km/h,1km/h= m/s。高速公路上某类汽车的限速为120km/h= m/s。3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2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1=4m,t=6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2=6m,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置变化x= m,平均速度v= m/s。4对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句话A物体在第2 s内的速度是4 m/s B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是4 m/sC物体在通过某一点的速度是8 m/s D物体在通过某一段位移时的速度是8 m/s在以上叙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表示瞬时速度 5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6某人骑自行车,开始用100s的时间行驶了400m,接着又用100s的时间行驶了600m,关于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的平均速度是4 m/s B他的平均速度是5 m/sC他的平均速度是6 m/s D他在后600m的路四、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第三个关系式1、考察前面已学的公式,vt=v0+at, s=v0t+(1/2)at2,两个公式共包含vt、v0、a、t、s五个物理量,而每个公式只有四个物理量,而且都是时间t的函数式,如果将这两个关系式联立,并消去t,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学生推导)结果是 vt2-v02=2as(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若干特殊规律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2-s1=s3-s2=s=aT22、在一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v- AB=sAB/t=(vA+vB)/2式中sAB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vA、vB分别为这段时间初、末时刻的瞬时速度.(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I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lV2V3Vn123n; 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lS2S3Sn=122232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ISSSN=l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4)匀变速运动中点速度范例精析一、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此类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是:在不能利用比值规律处理的情况下,应设法将中间位置或中间小过程与起点相联系,这样可以让绝大多数运动规律形式得到简化。例:物体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最后1s内通过了全部路程的一半,则下滑的总时间为多少? 二、不同性质的直线运动过程相连接的问题指匀速、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或三个组合在一起。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是:紧扣转折点速度。因为它既是前一运动阶段的末速度,又是后一运动阶段的初速度,找到它可以最大程度增加已知信息,对解题极为有利。例: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若AB间总长度为S,试求质点从A到B所用的时间t。 三、运动性质多变或周期性变化的问题 此类问题牵涉的运动阶段较多,传统的分析方法过于繁琐,而且容易导致思维混乱。若能首先描绘出物体的图像,那么就可以从全局上把握住运动的特点,原本复杂的运动过程也变得形象、具体。例:一个物体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开始运动,在第1、3、5奇数秒内,给物体施加方向向北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获得大小为的加速度,在第2、4、6偶数秒内,撤去水平推力,向经过多长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 分析:物体运动性质周期性变化,因此先描绘出运动物体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线下方所围图形的面积关系可以看出,每一秒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构成等差数列,所以可以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四、追及和相遇问题 此类问题由于涉及的运动物体不止一个,运动性质也往往不同,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化难为易,顺利解决的。该类问题解题的一般策略是: (一)若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1明确每个物体的运动性质,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2利用两者的位移关系列方程; 3结合时间关系、速度关系解方程。 其中两者速度相等是两物体能否相遇或距离取极值的重要临界条件。 例:火车以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对地、且)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应满足什么条件? 例: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下,绿灯亮时A车开动,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之后B车一直以相等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问:从绿灯亮时开始,经多长时间后两车再次相遇? (二)若两个物体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应利用两者运动时间的关系列方程,这也是求解两类相遇问题的最大区别。 例:在某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外安装的自动栏木装置如图所示,当高速列车到达A点时,道口公路上应显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而超过停车线的汽车能在列车到达道口前安全通过道口。已知高速列车的速度V1=120km/h,汽车过道口的速度V2=5km/h,汽车驶至停车线时立即制动后滑行的距离是S05m,道口宽度s26m,汽车长l=15m。若栏木关闭时间tl16s,为保障安全需多加时间t2=20s。问:列车从A点到道口的距离L应为多少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能力训练1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0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哪一秒内的位移是第一秒内位移的3倍? 2一根链条自由下垂悬挂在墙上,放开后让链条作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链条通过悬点下32m处的一点历时05s,问链条的长度为多少? 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求: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取)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供水系统厂区应急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合同
- 2025年养殖类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保设施共建合同
- 2025年度政府职能拓展与审计监控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校园食堂营养均衡供应与服务质量保障合同
- 2025年高端婚礼场地租赁及服务合同
- 2025年北京二手房买卖合同样本及市场趋势分析
- 二零二五年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合同
- 2025版电子竞技赛事临时裁判员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彩瓦供应与采购合同
- 2025版钢材行业环保设施建设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
- 2025山东“才聚齐鲁成就未来”水发集团高校毕业招聘2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中学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儿童急救流程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私募薪酬管理办法
- 经营废钢管理办法
- 药品经营企业讲课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海韵中学2026届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