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试卷高二历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3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4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5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6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7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8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11“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12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3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1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15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16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载: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材料中所提及的仪器起源于( )a战国 b西汉 c 宋代 d元代17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 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18“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 a昆曲 b乐舞 c元杂剧 d京剧19下图7是德国人谷腾堡创制出版的印刷品局部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该印刷品( ) a使用泥活字印刷制成 b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 c是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20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21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最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 )a提出了光量子假说b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c创立了量子力学体系d创立了相对论227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23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2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2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26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a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c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 d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27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8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29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重文轻理,倡新抑旧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30“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3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32下面是某同学学习近代历史某一专题后的总结,该历史专题的主题是()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第33题18分,第34题17分,第35题17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3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1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2分)(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2分)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34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请回答:(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这一观点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指出这一观点在当时所产生的积极意义。(4分)(3)据材料三、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3分)与材料二作者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有何新发展。(2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汉书艺文志材料二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教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材料三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四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儒学的要义。(2分)(2)如果要探究材料二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4分)(4)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5分)参考答案1-10 dacdd ccbda 11-20 adbcd adbba 2130 dcaab acbab 3132 c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33、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分)(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1分)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2分)变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3)关键:薄敛节俭。(1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4)标准:百姓的忧乐。(1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2分)(5)相同点: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2分)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2分)解析本题围绕儒学思想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考查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第(2)问利用材料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目的及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第(3)问依据材料考查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南宋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第(4)问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对儒学发展的影响。第(5)问考查儒学思想在治国上以民为本的理念和儒家思想善于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需要的特点。34、答案(1)核心观点:美德即知识。(2分)影响: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丰富和发展了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2分)(2)观点:人生而平等。(2分)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4分)(3)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3分)新发展:从提倡人性到倡导理性,从批判基督教神权统治到直接批判封建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试卷: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设备购销合同物联网应用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垫资借款及贷款利率调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人工资支付与环境保护合同
- 2025版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三方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四轮车总代理服务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稻谷种植保险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型科技公司股权投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鲜活海鲜冷链物流运输合同
- 2025版农业产业链无息贷款合作协议范本
- 高校辅导员考试全面解析试题及答案
- 超星尔雅学习通《脑洞大开背后的创新思维(大连理工大学)》2025章节测试答案
- 护理服务规范与礼仪标准:护理服务规范礼仪标准及考核评分标准
- T-CRHA 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
- 黄豆苷元药理作用研究-深度研究
- 2025年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
- 监理实施细则模板(信息化、软件工程)
- 2025年无房产证二手房交易协议书样本
- 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 中考名著《唐诗三百首》习题集
- 人民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