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平湖中学高三(上 )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5上海一模)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考点:力的合成专题:等效替代法分析:通过白纸上的球的印迹,来确定球发生的形变的大小,从而可以把不容易测量的一次冲击力用球形变量的大小来表示出来,在通过台秤来测量相同的形变时受到的力的大小,这是用来等效替代的方法解答:解:a、合力和分力是等效的,它们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a正确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采用的理想化的方法,所以b错误c、瞬时速度是把很短的短时间内的物体的平均速度近似的认为是瞬时速度,是采用的极限的方法,所以c错误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的时候,是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不变,从而得到其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是采用的控制变量的方法,所以d错误故选a点评: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经常采用很多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对于常用的物理方法一定要知道2(3分)(2015陕西校级模拟)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bcd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已知条件:抛出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分别列式即可求出落地时速度与水平速度的关系,从而求出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答:解:设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为v0,高度为h,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据题有:=mgh,联立解得:v=,则cos=,得:=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熟练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平抛运动,并要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分解3(3分)(2015包头二模)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厢叫做动车而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也叫拖车) 编成一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2节动车加6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9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a120km/hb240km/hc360km/hd480km/h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当功率一定时,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根据p=fv=fv去求最大速度解答:解:若开动2节动车带6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20km/h汽车的功率为p,设每节车厢所受的阻力为f,则有2p=8fv,当开动9节动车带3节拖车时,有9p=12fv,联立两式解得v=360km/h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功率与牵引力的关系,以及知道功率一定,当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速度最大4(3分)(2013嘉定区三模)从地面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速度的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at=bt=ct=dt=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做减速运动,下降过程中做加速运动,由于阻力随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加速度都在变化本题讨论哪一个表达式合理,可以采取忽略次要因素,认为阻力不计解答:解:a、时间的单位为s,而a答案单位为m,故a错误;bcd、下降过程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忽略次要因素(空气阻力)时间约为,而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同理忽略次要因素,时间约为,故总时间约为,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单位制及运动学的基本公式,解决此类题目主要方法是利用所学的知识用淘汰法进行处理,同时注意采用可以采取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5(3分)(2013秋临海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2=0.10s,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t=0.30s则滑块的加速度应为()a0.67m/s2b0.14 m/s2c0.40 m/s2d0.22 m/s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据v=可以计算出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再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加速度解答:解: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据v=得: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v1=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v2=0.30 m/s从第一个光电门中间时刻到第二个光电门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故滑块的加速度a=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注意,遮光板连续通过两个光电门时间间隔较短,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短时间里不可以认为滑块匀速运动而求得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6(3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1:22:321:2:3b1:23:331:22:32c1:2:3 1:1:1d1:3:51:2: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要求连续的时间不等的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就要分别求出这三段时间内得位移,要求这三段位移,可以先求第一段的位移,再求前两段的位移,再求前三段的位移,前两段的位移减去第一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前三段的位移减去前两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就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根据x=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x1=a12又前3s的位移减去前1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x2=a(1+2)2a12=a8又前6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x3=a(1+2+3)2a(1+2)2=a27故x1:x2:x3=1:8:27=1:23:33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故1:=:=1:22:32=1:4:9故选:b点评: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7(3分)(2009荆州模拟)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的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s0,钢球的质量为m,则阻力常数k的表达式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图看出,钢球最后做匀速运动,求出此时钢球的速度,由平衡条件求出阻力大小,根据f=kv,求出阻力常数k的表达式解答:解:由题,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则闪光周期为由图看出:钢球最后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说明钢球在做匀速运动,则此时钢球的速度大小为:v=由平衡条件得,钢球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mg根据f=kv,得:k=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选择研究的过程:钢球匀速运动过程,考查读取闪光照相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8(3分)(2015春抚顺期末)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abcd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大齿轮和小齿轮靠链条传动,线速度相等,根据半径关系可以求出小齿轮的角速度后轮与小齿轮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若要求出自行车的速度,需要知道后轮的半径,抓住角速度相等,求出自行车的速度解答:解:转速为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因为转动一圈,对圆心转的角度为2,所以=2n,因为要测量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即车轮i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轮i和轮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据v=r可知:r11=r22,已知1=2n,则轮ii的角速度2=1因为轮ii和轮iii共轴,所以转动的相等即3=2,根据v=r可知,v=r33=;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靠链条传动,线速度相等,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9(3分)(2012秋安徽月考)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化情况是()a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变大b物体a的高度降低,角变小c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不变d物体a的高度不变,角变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析:根据滑轮不省力的特点可知,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滑轮两侧的绳子拉力大小f等于物体a的重力不变,b物体对滑轮的拉力也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分析两滑轮间绳子的夹角,再研究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原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绳的拉力等于a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滑轮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将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仍等于a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滑轮的拉力仍等于b物体的重力,都没有变化,即滑轮所受的三个拉力都不变,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之间的夹角也没有变化,则角不变,滑轮将下降,物体a的高度升高故选c点评:点评:本题关键抓住平衡后滑轮所受的三个拉力大小都不变对于动滑轮,平衡时两侧绳子的拉力关于竖直方向具有对称性10(3分)(2014秋平湖市校级月考)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楔置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水平力f作用在木楔a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的推动下,木楔a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上滑动,如图,则f的大小为()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可以求得f的大小解答:解:木楔a上滑时,共受四个力f、n、mg和f,其中沿垂直斜面方向合力为零,有n=mgcos+fsin 而沿斜面方向有fcosfmgsin=ma 又因为f=n由得 f=,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对物体的受力的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列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求得11(3分)(2014秋苏州期中)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列式分析即可求解解答:解: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则v2=2a1xv=,所以图象是单调递增凸函数,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2,则v2=2a2x解得:v=,则图象是单调递增的凸函数,再反过来即为单调递减的凸函数,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难度适中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分)(2013秋临海市校级期中)结合图片中交代的情景及数据,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b轿车时速为100km/h,紧急刹车距离为31米(可视为匀减速至静止),由此可得轿车刹车阶段的加速度为a=12.5m/s2c位于点燃火药的炮膛中的炮弹的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通过全程的平均速率为v=8.42m/s考点:加速度;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是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等于某个位置或某个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解答:解:a、当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加速度为零故a正确b、根据2ax=v2得:m/s2故b正确c、位于点燃火药的炮膛中的炮弹的初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以及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13(3分)(2014广东)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和为楔块,和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考点:功能关系;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向内能转化,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可解答:解:a、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向内能转化,故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b、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向内能转化,故b正确;c、垫块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内能,故c错误;d、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缓冲器通过摩擦将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还会储存部分弹性势能,再次向内能和动能转化,基础问题14(3分)(2014秋平湖市校级月考)将一单摆向左拉至水平标志线上,从静止释放,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摆线碰到障碍物,摆球继续向右摆动用频闪照相机拍到如图所示的单摆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了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摆长之比为9:4c摆线经过最低点时,线速度不变,半径减小,摆线张力变大d摆线经过最低点时,角速度变大,半径减小,摆线张力不变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频闪照相机每隔一定拍一次相,具有周期性,根据照片记录的时间分析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周期关系,由单摆周期公式研究摆长关系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线速度不变,半径变小,由牛顿定律分析摆线张力的变化解答:解:a、小球从静止释放,运动到右侧最高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速度都为零且等高,所以此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a、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可知,lt2,由于是频闪照片,图中相邻两小球的影像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所以周期之比是9:6,周期平方比是9:4所以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摆长之比为9:4,故b正确;c、机械能守恒,摆线经过最低点时,小球线速度不变,由向心力知识,tmg=m可知,r减小,摆线张力t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t=2,以及知道摆线经过最低点时与障碍物碰撞前后的线速度大小不变15(3分)(2015江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o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ava=vbbva=vbcta=tbdta=2tb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ab两处抛出的小球都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抓住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关系进行求解解答:解:b球落在斜面的中点,知a、b两球下降的高度之比为2:1,根据h=知,t=,则时间之比为因为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为2:1,则va=vb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6(3分)(2014秋平湖市校级月考)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a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b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100m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d在0.4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通过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由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阻拦索的拉力,同时由图象与时间所构成的面积为位移的大小由功率p=fv可确定大小如何变化解答:解:a、在0.4s2.5s时间内,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也不变,所以合力也不变,因此阻拦索的张力的合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但随拦阻索之间夹角的变化,阻拦索的张力是变化的,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即为图象与时间所构成的面积,即约为=105m,故b正确;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为a=26.2m/s22.5g,故c正确;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p=fv,虽然f不变,但v是渐渐变小,所以其变化的,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考查由速度与时间的图象,来读取正确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象与时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注意阻拦索的张力与张力的合力是不同的三实验题17(2014江苏)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专题:实验题分析:本题图源自课本中的演示实验,通过该装置可以判断两球同时落地,可以验证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根据装置图可知,两球由相同高度同时运动,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将同时落地,由于两球同时落地,因此说明a、b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是相同的,故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需要两球质量相等,要多次实验,观察现象,则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故b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重点考察了平抛运动特点,平抛是高中所学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要重点加强18(2015春淮南校级期中)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ac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拆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c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2)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联立求得两个方向间的位移关系可得出正确的图象解答:解:(1)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bc、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错误,c正确;d、用描点法描绘运动轨迹时,应将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不能练成折线或者直线,故d错误故选:ac(2)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y=gt2;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t;联立可得:y=,因初速度相同,故为常数,故yx2应为正比例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1)ac; (2)c点评:解决平抛实验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活动中不一定局限于课本实验的原理,要注重学生对探究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用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2014秋平湖市校级月考)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图1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 f2 的方向分别过 p1 和 p2 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 f3 的方向过 p3 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 和 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 f1 和 f2的合力(2 ) 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 n,在白纸上记录下n 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 o 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 a、b 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 和b 时所受拉力 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bd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先作出f2与f1的合力,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求出合力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求解根据图(3)中的实验分析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求解解答:解:(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2与f1的合力,作图如下,f1和f2的合力f=4.70n(2)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方向相同,由于缓慢地移动n,根据平衡条件得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3)a、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故a错误,b正确;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小,故c错误;d、从开始缓慢地移动n,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增大,从图3中发现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间距在增大,所以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故d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如图(2)fa=fb(3)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缓慢地移动可以看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四计算题20(2014秋平湖市校级月考)拱桥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的有效方法,像欧洲古罗马的万神庙、我国古代的赵州桥都是拱桥结构的典型建筑拱桥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石块的楔形结构,将受到的重力和压力分解为向两边的压力,最后由拱券两端的基石来承受(如图甲)现有六块大小、形状、质量都相等的楔块组成一个半圆形实验拱桥,如图乙所示,如果每个楔块质量m=3kg,则:(1)六块楔块组成的拱桥对一边支撑物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在中间两个楔块上加一个向下的50n的压力f,那么其两边相邻的支撑物给予楔块的弹力f1与f2分别是多大?(g取9.8n/k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对六块楔块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侧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即可;(2)对中间两楔块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支持力和向下的压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1)对六块楔块组成的整体,根据平衡条件,有:6mg=2n解得:n=3mg=339.8=88.2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拱券对一边支撑物的压力是88.2n;(2)以中间两楔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对称性可知f1=f2由互成120的二力合成特点知:f1=f2=2mg+f=239.8+50=108.8n答:(1)六块楔块组成的拱券对一边支撑物的压力是88.2n;(2)如果在中间两个楔块上加一个向下的50n的压力f,那么其两边相邻的支撑物给予楔块的弹力f1与f2都是108.8n点评:本题关键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整体法的运用,基础题目21(2014秋平湖市校级月考)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闭幕式演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弹跳鞋叫弹跳跷,主要是由后面的弹簧(弓)和铝件组成绑在脚上,能够一步行走二到三米的距离,弹跳高度达到一至两米,是新兴的一种体育运动一名学生穿着这种鞋从距地面h=1.8m高处由静止落下,与水平地面撞击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h=1.25m,从落下到弹跳至h高处经历的时间t=2.1s学生和鞋的总质量m=60kg,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学生与地面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学生对地面的平均撞击力考点:功能关系;自由落体运动分析:(1)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计算损失的机械能;(2)根据学生可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求出学生碰撞前、后的瞬时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学生上升和下落的时间,得到学生与地面作用的时间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计算地面对学生的平均撞击力再由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付费企业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产权金融培训会课件
- 知识产权质押专题培训班课件
- 知识产权拟定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巡回培训课件
- 钩织社团汇报课件
- 钣金装配工艺课件
- 2025年药物制剂期末复习-生物化学(药物制剂)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试卷号
- 知识产权培训结束主持词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北京平谷区初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冲刺试题及答案
- 乐器供销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省中考生物学试卷真题附答案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全真试题及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江苏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卷试题三(晓庄)
- 高三教学视导方案
- (高清版)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 布袋除尘器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