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201一、学情分析 1、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二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辨能力,本模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开始懂得从对生活现象的经验性观察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2、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高中段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心态是比较复杂的。由于政治学科目前还是有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教材文本和教学目标又偏重于“说教”,学生在进入学习之前大多抱有不信任的、怀疑的眼光,学科教学要特别重视解决“信度”与“效度”的关系。3、关注学生学习的复杂社会背景。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信息纷繁复杂,从年龄上看又处于价值观的成型时期,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何将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具有个性特色、当代社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本框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在教材的四个单元中,本单元需回归育人目标,突出学科德育目标;从第四单元的内容看,本课教学由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历史观(宏观)转入人生价值观(个体、微观);在第十二课的结构中,遵循“先知后行”的顺序,第一框侧重于“知”,第二框突出“行”。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框的两目内容,重点放在第一目“人的价值”,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第一目的重点又应当落实在“价值与人的价值”,“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上; (2)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懂得思考人生价值的问题,生命存在的意义,体会“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解决“由知而信,由信而知”。 3、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辨别价值与价值观;辨别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明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能力目标:能初步运用哲学思维进行概念辨析;能够运用理性的眼光对熟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觉反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人作为一种具有思想的能动性存在,有其特有的、区别于“物”的价值属性,感悟人生价值的真谛,由“知其道而至于信其道”。 三、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1、破题。本课的主题“价值与价值观”的词语解读,启发学生的思维两个词语虽然一字之差,其意却大有不同; 2、入题。本课的情景导入和情境创设,通过两组相对的问题,初步开启教学对话。 (1)第一组问题(价值问题): 一件衣服值不值得我们去买? 一处风景值不值得我们去游? 一本书值不值得我们去读? 一个人值不值得我们去爱? (2)第二组问题(价值观问题):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值得我去买? 一处什么样的风景值得我去游? 一本什么样的书值得我去读? 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去爱?(3)这两组问题源于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值不值得?教学由此生活性问题引出,进入到哲学层面的思考。 3、析题。本课的教学情境充分展开,以对话式教学互动逐步推进。分三个层次。(1)物的价值:人(我)事物(属性、功能),比如衣服、食品、书籍。解读价值概念的内涵。物的价值体现的是一种单向度关系。 (2)人的价值:人(我)人(你、他),比如市场上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教室里的同学关系、朋友关系。人的价值是一种双向度的关系。汉语中“人”字的解读,“人”字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支撑的关系。 进一步从三个维度论证人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人”的社会关系属性中发现“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意义,生命存在的意义;教材的理论分析,逻辑推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但是不能否认人也是价值的享受着。人其实是一个矛盾体,即创造也享受。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第一,从价值创造者的角度来说,人的一生中创造出来的价值(社会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最后总是要被使用的,这有两种可能,是主要供自己使用,还是主要供他人(社会)使用?第二,从价值享受着的角度来说,人的一生所享受的价值(社会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肯定是人创造出来的,也有两种可能,主要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还是主要是他人(社会)创造出来的? 第三,最后,从两个量上可以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定性分析,人主要应该是价值的创造者还是价值的享受者?人主要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基本需要得以不断满足;随着个体的成长,其需求的层次也会从最初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向着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群,都会有意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其价值标准。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3)人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本框第二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生活与哲学前面所学。教材P39,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教材P88,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人的行为总是受某种特定的观念的制约和引导,从价值观上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的认识世界(对人与物的评价);另一方面是改造世界(人生道路的选择)。4、升题。进一步升华教学主题,以一首温暖的诗歌结束本课学习,留下回味。师生共同诵读诗经.卫风.木瓜,留下课后思考题你从这首距今3000多年前的纯朴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什么?四、教学反思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目前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知与信”的关系问题,即教学的“信度与效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高度去思考。本课的教学设计,即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在此前提下设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由情而理,由浅而深,思维层层推进,情感渐渐升华,最后水落石出。2、本课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持。这一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构生活世界与逻辑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模块的名称是“生活与哲学”,生活是感性的、经验的,哲学是理性的、思辨的;生活是形而下的,哲学是形而上的,哲学课的教学就是需要重新发现和建构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从形而下的存在走向形而上的思考。另一方面是建构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理顺情与理的关系,并重新建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需要为三维目标的整合找到一个突破口,传统意义上总是习惯于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力图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的课件
- 亲密关系解答课件
- 职能岗位工作汇报
- 《诗经·静女》课件
- 医学生实习报告范文2000字5篇
- 教育机构销售部工作总结
- 《落花生》课件特点介绍
- 研究所科研汇报
- 公司码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有机磷农药类中毒护理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DB31/T 1173-2019咖啡厅(馆)等级划分与评定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GB/T 19816.3-200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3部分:硬度的测定
- GB/T 19658-2013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
- 机械制图基础培训课件
-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出售废旧物资证明 出售废料证明 回收证明
- 长坂坡隧道照明施工方案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丰填埋场沼气发电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第7章-测向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