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蜡 烛 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拂晓(f):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l ):破碎的砖头瓦块。地窖(jio)贮藏用的地下室、土坑或洞子。鞠躬(jgng):站着向前弯腰敬礼的姿势。 匍匐(pf):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颤(chn)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竭尽。肃穆:严肃而安静。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2、背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作者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3、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消息一样,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任何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一轮等,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二、教学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1、蜡烛这篇通讯的作者是 (国别)作家 (姓名)。2、给加点字注音鞠躬( )( ) 瓦砾( ) 地窖( ) 拂晓( ) 颤巍巍( )( ) 舀水( ) 腋窝( ) 揣在(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经过), (结果)。(2)理清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3)你认为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精神? 2、句段品读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战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3、探究质疑(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1、苏联西蒙诺夫2、j gng l jio f chn wi yo y chui(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3)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2、句段品读(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3)“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3、探究质疑(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象征着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是和平、希望、胜利的象征(2)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蜡烛随堂抽测题1、写出下列词语及加点字的意思。(1)精疲力竭:(2)名副其实:(3)永垂不朽: 2、下列各句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b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c 天气很,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生意。d 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3、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b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c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综观全文,加线句子a包含了哪些信息? (2)读加线句子b思考:数数的声音是否真的盖过了火车声?为什么? (3)读加线句子c思考: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 (4)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5)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6)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 随堂抽测题参考答案:1、(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竭,尽。(2)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3)(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2 、c 3、(1)说明健壮男子都去了前线,暗示本文主题,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2)不是,这种声音不正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内容来看,老妇人刚在战争中失去了3个儿子。(3)周围的人听了老兵的话,为这个女人的不幸所震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