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第7课教案.doc_第1页
思品第7课教案.doc_第2页
思品第7课教案.doc_第3页
思品第7课教案.doc_第4页
思品第7课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7课 话说地球 主备人张星晨提交时间使用人审核签字上课时间 课题话说地球课 时3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球体,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2. 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以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教学难点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媒体选择地球仪、电脑、PPT课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从“天圆地方”说起活动一:谜语导入,感知地球1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大家猜,它是哪个星球?2师:对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球,你有哪些了解?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嘛?板书:话说地球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形状1师:大家对地球方方面面的了解真不少,但我发现,大家对地球的形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地球是个球体。然而,古代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吗?出示“天圆地方”,你认为他们当时的认识有道理吗?2.师: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这些表面的现象让“天圆地方”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但也正如大家所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深入思考,渐渐对“天圆地方”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对地球的形状提出了新的观点。3学生交流:什么样的现象会让古代人对“天圆地方”产生怀疑?他们又是如何用当时现有的条件去证明“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猜想呢?4供料学习“月食推想”、“环球航行”(提供的资料应重点呈现探索的艰辛与卓越)5后来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去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相关资料,下面有一个表格,请同学们补充完整。时间人物现象猜想付出的努力结论6.师:其实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以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环球航行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要有着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麦哲伦首次航行的故事。(多媒体展示)7学生交流: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人物或者事例打动了你?8师:是啊,“天圆地方”的时代,是人们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生在地球上的片面认识,而“地球是球体”这一重大发现靠的是人类观察思考后的大胆猜想,挑战共识,靠的是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异常艰辛的努力过程。最终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向太空,终于能从太空观察地球了!看,这是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是谁?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后发出了什么感叹!9师:现在我们有能力,有发达的科技让我们从远处去俯瞰我们的蓝色椭圆形地球,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人类为之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第一次人类飞天看地球的过程,(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了有什么想说的?10小结:是啊,对地球的探索是艰辛而无止境的,但我们人类更是伟大的,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都进行着艰苦卓越的研究,只要我们有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我们将会发现地球更多的奥秘。活动三:课外拓展1人类不断探索地球,发现了地球的很多奥秘,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谜,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2小结:地球探索的过程由古至今,由外国到中国,人类一直在努力探寻,地球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如“失踪”的大西洲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罗布泊之谜 、海底金字塔之谜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 、古人是否还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区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通过同学们以及以后人类的努力,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第二课时:看看地球表面活动一: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1.师: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椭圆形大球,出示多媒体(没有经纬线标识的地球)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海洋与陆地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2.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师: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3.师: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分别代表什么?活动二:了解七大洲、四大洋。1师:出示地球仪,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现穿插经纬线的定义,作用等)2师:地壳的运动导致板块的分裂,根据不同的板块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时,为了方便找到论述它们的位置,于是产生了以上的名词,并非地球本身所具有,这也利于人们对地球的不断研究与探索。3.师:全球分成了七大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师逐个点击七大洲4.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名字,并说说你们从地图上显示的地形发现了什么?(相机补充: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它就是由许多岛屿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姐妹紧紧相连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美洲;亚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来到亚洲你会想到什么?5.师: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看来,各个洲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每一个小的地形区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地球的表面可真丰富啊!6.快速识记七大洲。7师:你们一下子记住了七大洲,那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下面我们就去地球仪上找四大洋。(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8我们将上一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麦哲伦的环球旅行经过了那些大洋?这说明了陆地是被海洋围绕,海洋连接成了一片。9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完成填图游戏。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出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活动三:感受地球的美丽1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皑皑的雪原、秀丽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的平原、富饶的盆地、苍凉的沙漠、郁郁葱葱的森林高大连绵的山脉)2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那些地貌?3布置课后作业:以“地球地貌世界之最”为主题,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小报。板书设计。看看地球表面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七大洲 四大洋丰富的地表第三课时:到两极去探险活动导入1师:谁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南极和北极?一说起南极和北极地区,你会想到什么?教师可以相机板书。那被冰雪终年覆盖的地方,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去那里看一看,感受与众不同的自然条件吧!出示多媒体。活动一:了解两极的特点1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主要特点:干燥之极、寒冷之极、风暴之极。3教师出示一组科学数据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干燥(年降雨量小)、严寒(有零下94、5摄氏度的低温;热水泼出去结成冰)、风暴(把200千克的大石头吹得满地乱滚),体会两极地区恶劣自然条件。4师:两极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如此恶劣,居然还有动物在此安居乐业,请举出几种动物。 5师:动物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生活,那里有人居住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他们是怎样生活的?6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有这样的生命存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7小结:是啊,同学们的好奇也正是科学家们的好奇,他们用着坚强的毅力去探寻地球未知的奥秘。活动二: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师:如果你是科考队员,你会做哪些心理、物力上准备?2师:你认为会遇到哪些困难?3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遇到的困难和怎么克服困难。罗尔德阿蒙森的故事、“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 跋涉5984公里,终于到达了前苏联和平站4师:遇到这样多的困难,人类为什么还要不畏艰辛进行这样的探险考察?(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