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学案.doc_第1页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学案.doc_第2页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三、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学习目标】大纲条目细化要求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认识和正确评价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边疆开发的贡献及和汉族政权的关系【知识点解析】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1、契丹兴起:原居辽河上游一带,过游牧和渔猎生活。唐末,势力发展起来,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原因:唐末汉族农民为躲避战祸,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契丹社会的发展。2、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定都上京;936年,耶律德光获取幽云十六州;改国号“辽”。3、制度建设:蕃汉分治(1)原因:境内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内容: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统治汉人和渤海人,采用汉制;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它少数民族,权力大。(3)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实质:阶级统治。(4)作用: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拓展归纳】契丹族封建化的表现:经济上:部分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政治上:借鉴汉族制度,建国、称帝、建立政权;文化上:学习汉族文化,创制文字。 【拓展归纳】耶律阿保机的贡献:统一契丹各部,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建立政权,发展势力(史实)。结论契丹族杰出的民族首领(史评)二、宋辽的和战1、战: 北宋攻辽(目的:夺取幽云十六州;结果:高粱河之战失败,再战宋军复大败,由此从进攻转为防御,确立“守内虚外政策。”)。辽攻北宋:澶州之战,在宰相寇准劝说下宋真宗亲征,宋军射死辽军统帅;2、和:澶渊之盟(1)背景:1004年,澶州之战,辽方提出议和要求,1005年和议。(2)原因:宋辽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能力灭掉谁。(根本原因)长期战争使双方的力量消耗很大,都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契丹相对落后于中原地区,迫切想通过双边贸易来获得中原地区许多生活必须品。(3)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4)影响:宋辽对峙局面形成。双方基本上维持和平局面,贸易兴旺,使者往来,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岁币加重了北宋财政负担。三、西夏的建立1、渊源:羌族一支,唐中期以来居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游牧生活。2、建国: 1038年,元昊称帝,都兴庆,史称西夏。3、制度: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仿唐宋制度设中书省、枢密院。推行科举制。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西夏文字;特点既吸收汉文化,又保留党项族风俗。四、宋夏的和战 1、战争: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惨重,元昊求和北宋同意。2、议和:1044年(1)原因:元吴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元昊请和。(2)内容:北宋册封“夏国王”,给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问题探究 宋夏和战产生的影响(参照澶渊之盟的影响)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利于双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汉族与党项族的经济文化交往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岁币加重了北宋财政困难。【比较】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共同之处 :都是少数民族杰出首领 建立政权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在位时期,创制文字。【比较】宋辽、宋夏关系的相同点:都由战争走向和平。北宋都以“岁币”的形式来换取和平。双方都维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局面。边境贸易频繁,都促进了民族融合。高考真题展示1、(10上海卷)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a东晋b隋朝c北宋d南宋解析:此题考察第3分册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榷场在两宋时期都有,此题解题关键在于都城,都城在开封,是北宋。故选c。2、(2011重庆卷)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重开边境贸易 割让幽云十六州 约为兄弟之国 封元昊为夏国王a b c d解析b:根据对题意信息的解读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044年签订的宋夏和议,其内容是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重开边境贸易等,故正确;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排除;约为兄弟之国是1005年宋辽和议的内容。综上所述,选择b项。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即北宋与西夏的关系,难度中等。3、(2011上海卷)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答案 d4、(10江苏卷)(10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茶坊、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