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图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图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图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图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区域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标版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 第二讲地图 第一单元 考纲解读 1 正确计算比例尺 识别比例尺大小 并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 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 3 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 命题趋势 1 仍将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为主 题型延续选择题形式 2 以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文字信息为背景 考查等高线知识的实际应用 一 地图三要素 如下图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详细 越小 简略 越大 3 图例和注记 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 北 南 西 东 北方 南北 东西 图例 文字或数字 二 地形图 海拔高度 相等 坡度缓 坡度陡 山谷 山脊 鞍部 陡崖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1 相同图幅的中国地图和山东省地图 其比例尺大小和表示的内容详略有何不同 2 在三维地图上如何来判断方向 3 假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 等高距为d 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 最小数值为y 则陡崖的顶部海拔 底部海拔和陡崖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如何 答案 1 中国地图 比例尺小 内容简略 山东省地图 比例尺大 内容详细 2 三维地图是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地图而言 平面的二维地图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 它们位于一个平面内 而三维地图是立体的 应该加上 下两个基本方向 3 x 顶部海拔 x d y d 底部海拔 y x y 相对高度 x y 2d 1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 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2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图幅面积越大 内容越详细 地图三要素 2 比例尺放大 缩小 的计算 知识拓展 1 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 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 比例尺放大 缩小 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 缩小 后图幅面积放大 缩小 到的倍数 是其比例尺放大 或缩小 到倍数的平方 3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1 等高线的七个基本特征 1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为海拔高度 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 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 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即等深线 2 等高距 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一般情况下 同一幅图中等高距一致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3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如盆地或山地 在图中可能看不到闭合 而中断在图框边上 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 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图幅中闭合 4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不重合 但有时也能看到重合 那只能在陡崖处出现 5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 密陡疏缓 6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 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 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 用 标记 2 等高线的判读 3 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 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 h甲 h乙 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 6 100m 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 0 6h相 3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 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 该图的等高距为d 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 h高 h低 h相 h高 h低 2d 4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 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海拔高度 但在悬崖峭壁 等高线可以重合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 等高距为d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 1 d h n 1 d 5 河流长度与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 山脊线 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6 坡度计算在能否修建梯田时 常用到坡度计算 如果坡度大于25 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4 地形坡度陡缓的判读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都相同 不同的等高线上海拔高度不同 所以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大小 1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即比例尺 等高距相等的条件下 上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小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大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 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 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形图上的坡度较大 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 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 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 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如果等高距 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三者都不一致 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等高线图的应用 1 水文特征的判读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流速大 水能丰富 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 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2 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气温高 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 蒸发弱 等因素分析 3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选点 选线 选面 1 确定剖面的方向 定出剖面基线ab 2 确定垂直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 10 15 20倍 倍数越大 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 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 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 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 绘出纵坐标 3 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如下图所示 从1点 15点 向mn线引垂线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4 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点1 15 点的相应高度 5 用平滑曲线从1 点一直连到15 点 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从而做到准确平滑地过渡 地理老师给小明出了一道题 要求在一张108cm 79cm的纸上 绘一张长250千米 宽180千米的地图 1 要求四周边框各留2厘米 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a 1 5000000b 1 250000c 二万五千分之一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 考点剖析1比例尺的应用 2 小明绘的地图上两点间距离为4厘米 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 a 10千米b 40千米c 100千米d 80千米 3 小明绘的地图可能是 a 世界地图b 中国地图c 某省地图d 校园平面图 下图为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考点剖析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 脊 线是 a klop线b kmop线c kmnq线d krq线 2 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 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 合理的路线是 a krqpt线b kmnqpt线c klopt线d kst线 解析 第 1 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水 脊 线的含义 脊线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最大处的连线 由此可判断两河的分水 脊 线是kmop线 正确选项为b 第 2 题 kst线路虽然较长 但是在靠近山顶k处的ks段 其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坡度较为平缓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 1 b 2 d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mn pq是地形剖面线 是水库 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 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 1 2 题 考点剖析3地形剖面图 1 m n p 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 甲 乙 b 乙 甲 c 甲 乙 d 乙 甲 2 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 应依次布局在 a b c d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从剖面图与等高线图中的数值入手 明确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 并据此对工农业布局进行指导 第 1 题 根据m n p q的数值变化可以判定m n线最低值为530左右 最高为580以上 南部地势较高 判断对应甲剖面线 p q线最低处在东侧 数值在510以下 最高在西侧 最高值为580左右 中部经过几条河谷和山地 判断对应乙剖面线 水库位于自来水厂的上游地区 可自流引水 距离也较近 水库距离远 并且要经过山脊地区 不能自流引水 且工程量大 所以正确答案为c 第 2 题 据图可知 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z村 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流经z村的河流下游 即 处 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势平坦 采光条件好的地方 比较四处位置 处最好 因为 处等高线稀疏 地势平坦且面积大 再加上位于朝南的山坡上 采光条件好 故玻璃温室大棚建在 处最好 因此本题选d 答案 1 c 2 d 一 单项选择题 2014 重庆卷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 如用途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等 的浏览窗口 面积单位 米2 高度单位 米 读图 完成下题 1 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 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 b c d 答案 d解析 食堂的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较小 对应 教学楼所占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最大 对应 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较大 对应 喷水池所占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最小 因此应对图中 处 2014 湖南邵阳高二模拟 右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 图中a b两地相距33 3厘米 地方时相差4小时 据此回答下题 2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b 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c ab段的比例尺为1 10000000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答案 c解析 a b都位于60 n纬线上 地方时相差4小时 说明两地经度相差60 根据经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cos 千米 代表纬度 可以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为60 111 cos60 3330千米 两地图上距离相距33 3厘米 可计算ab段的比例尺为1 10000000 因图中各段图示距离相同 而实际距离不同 所以各处比例尺不同 a项错误 ac段的比例尺为 33 3厘米 60 111千米 比ab段比例尺小 所以b项错误 cd段的比例尺为 33 3厘米 60 111 cos0 是ab段比例尺的1 2 所以d项错误 2014 陕西西安模拟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 mn作地形剖面图 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据此回答3 5题 3 该地的地形是 a 山峰b 山脊c 山谷d 鞍部4 地位于 地的 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5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 降落在 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 东北向西南b 东南向西北c 西南向东北d 西北向东南 答案 3 b4 a5 d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第3题 由地形剖面图乙图可以看出 沿ef线该地地势是由e向f降低 而由丙图可以看出 沿mn线该地地势是由m到o是变高 然后由o到n降低 因此判断为山脊 第4题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该山脊是东西方向延伸 总体地势变化是西高东低 地位于甲图中的of段 地位于甲图中的on段 因此 地位于 地的东北方向 第5题 地位于该山脊的南坡 该面山坡的地势呈现西北 东南的变化特征 因此其坡面流水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流动 二 综合题6 2014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