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课时:复习课【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课标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分析地球运动的特点以及意义,本节先从认识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组织讲起,先讲地球自转的特点,接着总结地球自转的意义。在课文中运用阅读材料解释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紧接着运用活动来促进同学们对区时的学习。在讲到公转运动时,先讲地球公转的特点,接着总结地球公转的意义。接着教材结合22页的活动图片,有助于学生对于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产生等知识的理解。而下面的表格则能够提高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这节教材内容的组织和表述注意与初中科学相同知识点连接,同时注意用图来说明问题再者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以期待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地球自转的特点一般特点,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是理性的认识很少。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形分析设计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本节知识在生产,生活上具有现实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啊”,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4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6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7学生能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8学生能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9学生能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10学生能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11学生能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12学生能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地图册辅助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学习方法】1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2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复习目的】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特点和地理意义。2、熟练的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地理意义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复习重点】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 【复习难点】(1)恒星日与太阳日。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3)太阳高度的计算。(4)利用地运动知识解决实问题。【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那么这节课我们对这节进行一个复习和总结。我们先看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复习大纲: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3地球自转速度4自转的意义(1). 昼夜交替现象-晨昏线(圈)的产生1. 晨昏圈概念:2. 晨昏线的画法:(2).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3). 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地方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5.公转的意义(1).黄赤交角:2326(2).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冬至) (春分)(夏至)(秋分) a b cda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cbdd2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关系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秋分直射赤道春季:3、4、5月 四季的划分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习题讲解】【例一】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线段中:表示恒星日,表示太阳日。(2)恒星日比太阳日(长或短),原因是。(3)地球自转的真正期是,时间为。答案:(1)bc(2)短恒星日比太阳日少转59。(3)恒星日,23时56分4秒。【说明】(1)恒星日:真正周期,自转360o,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 科学研究用。 (2)太阳日:自转360o59,所需时间24小时,生活中应用。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1)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2)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恒星日大小不变。【例二】读右图,完成12题的要求(阴影为夜半球)1图中的m地时间是a3月21日12时 b3月21日8时c9月23日6时 d9月23日中午13时答案a【点拨】从图中信息可知,晨线与子午线重合,因此一定是二分日,然后就容易判断了。m点所在子午线比晨线早6小时,即为12点,所以应选a项。2图中表示时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东北山区的河流有春汛 b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来cm点的昼长夜短 d此时太阳直射点是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过渡答案b【点拨】我国植树节为3月12日,图中表示的时间为北半球春分日,即3月21日。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大约在4月份左右。【例三】下图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这一天太阳直射线。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 置。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点拨】这道题目是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第一次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即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热带的范围是465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寒带的范围是9023266634,北温带的范围是66342326438。假设黄赤交角减小到23,热带的范围是46,寒带的范围是902367,北温带的范围是672344,即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答案】北回归线黄道面的画法通过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与赤道的交点。正确的画法将北极圈向南移动与晨昏线相交。热带的范围缩小;寒带的范围也缩小;温带的范围扩大。【例四】读中心点为地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1甲地的时间为a8时b9时 c15时d16时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d罗马进入雨季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3甲地的时间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4北京为a6日8时 b7日8时c6日20时 d7日20时【点拨】此题重点检查考生在理解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逻辑推理和判断。该题是一道一图两设问题,第一和第二设问中都提示中心点为北极,根据平时复习,学生可以确定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设问中已说明阴影部分为黑夜,因此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进而判断甲地时间为晨线所在经线时间相差3小时,则甲地时间为9时,第题正确选项是b。图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能在春秋二分,由此判断图中所给时间为春分或秋分,故第题正确选项a。第二设问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图180o的经线和时间为0时的经线,即甲地的时间为3时,北京时间和0o经线的时间相差8小时则时间为7日8时。【例五】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 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月日。 3a地地方时应在时分至时分之间【点拨】此图右边第一条经线7月1日12时(因为每天太阳直射的一条经线为地方时12时)。此时北京(东经120o)为7月1日20时,正午12时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120o(20时15时)15o),西线20o以东至东经160o为东半球,a点应标在右边第一条经线(0o)与第二条经线之间(西经30o)之间。本初子午线此时是12时,西经20o与本初子午线相差20o,经度相差1o,时间相差4分钟计算,相隔20o相差80分钟,所以a点的地方时在10时40分与12时之间。【答案】(1)a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如图(2)7,1(3)10,40,12,0 【随课练习】(备注:此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读右图回答12题1a点位于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c北京的东南方向d中山站(科考站69o2224s,76o2240e)的西北方向2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鄂毕河和叶尼寒河下游出现凌汛b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正好顺水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d我国长江中正游平原农田中,油菜生长良好3图示为北京时间早晨6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 分析回答:(1)这天是月日(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点, a点当日的昼长是时。(3)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点。(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日点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盛行风和气团,北印度洋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5)图中c 点位于b点的方向,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a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以下要求:(1)该图表现出完整的(洲或洋)范围,这里蕴藏丰富的资源。(2)此时地球上(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3)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是方向流向。(4)在图上画出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与过去的一天的两条分界线,并标注出经度。(5)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略大于、略小于、等于)过去的一天的.范围。【参考答案】1c解析:从图中信息可判断,a点位于南极圈附近,在北京南。a点又在东经130o到东经160oe之间,因此可准确判断a点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2、a3(1)6月22日夏至日(2)4点16时(3)bb (4)远日点东南季风热带海洋气团(5)西南60o344(1)南级洲煤炭 (2)北极圈以北地区 (3)逆时针(4)图略,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为当日12点,a点所在经线为180o,即日界线,另外可知0o经线此时为零点,因此新的一天与过去一天的分界线即为0o经线和通过a点的180o经线。 (5)等于板书设计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3地球自转速度4自转的意义(1). 昼夜交替现象-晨昏线(圈)的产生1. 晨昏圈概念:2. 晨昏线的画法:(2).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3). 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地方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5.公转的意义(1).黄赤交角:2326(2).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冬至) (春分)(夏至)(秋分) a b cda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cbdd2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关系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秋分直射赤道春季:3、4、5月 四季的划分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问题研讨】一、c类1某人从上海乘船去旧金山,他在甲板上连续两次“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 )a等于恒星日 b等于太阳日 c大于太阳日 d小于太阳日图12关于公转示意图(图1)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c地球从a点出发再次回到原地所需时间是一恒星年d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图2,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920题3.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a纬度0,30e b纬度0,60w c30n, 30w d纬度0,120e图14.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180经线, 50w b0经线,180经线c0经线,50w d150w,180经线三、b类5.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 a235 b665 c675 d906.当温州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 d、秋分点7.十八届世界杯决赛德国与意大利的比赛于2006年7月9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