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两课时.doc_第1页
《五柳先生传》两课时.doc_第2页
《五柳先生传》两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题 五柳先生传 课 型 新 授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审核人: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等 教具 小黑板、自学提纲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熟读、背诵全文。重点: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难点: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导学练过程: 活动一:活动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目标读课文,读通读顺。活动方式学生自读,教师指名读。活动时间15分钟检测方法学生板演检测、巩固内容及及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搜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名 ,字 , (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2.题目解说: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搜集,教师补充,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个性设计导学练过程: 活动二:疏通课文大意活动内容再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活动目标学生能够结合文言文资料疏通课文大意活动方式 指名学生疏通课文大意活动时间15分钟检测方法检测、巩固内容及及教师活动设计1)加点注音:辄( ) 吝情( ) 短褐( ) 箪( ) 瓢屡( )空晏( )如 汲汲( ) 俦( ) 衔觞( ) 欤( )(2)重点字词理解。何许: 不详: 会意: 亲旧: 或置酒: 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 晏如: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多义词理解: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远 志: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 颇示己志 其:其亲旧知其如此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看注释,给加点字注音结合课下注释解释词语 2 、4 号去黑板写答案区分一词多义,抓实基础每组1 、 3 号去黑板写 个性设计导学练过程: 活动三:问题探究活动内容再读课文,探究课文活动目标精读课文,分析五柳先生的形象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时间5分钟检测方法 提问检测、巩固内容及及教师活动设计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探究质疑1 文中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