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学习蓸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复习字词、文句,感知文意1、讨论交流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明确重点词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肉食者鄙(目光短浅)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占有)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公将鼓之(击鼓)3、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蓸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三、研读课文1、围绕战事,分析战前状况、战争的名称是什么?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明确:长勺之战 力量差别悬殊的战争;齐强鲁弱;齐国侵略鲁国(“齐师伐我”)鲁国各派对战争态度如何?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统治者鲁庄公积极应战(依据是“公将战”);百姓漠不关心(依据是乡人与曹刿的对话“又何间焉”);曹刿主动请缨(依据是“曹刿请见”)2、以“论”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曹刿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要参战?反映了他什么思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名确)是一介平民;他参战的原因是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面对敌国外患,敢挺身而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曹刿与庄公论战,可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回答后用多媒体打出)三个阶段:战前(“曹刿请见”);战时(“战于长勺”);战后(“既克”)、战前曹刿与鲁庄公是怎样论战的?其主题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用多媒体打出)通过三问三答论战;其主题是“何以战”,即讨论战争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庄公提出三个条件:近臣、神灵、人民曹刿否定了前两者,肯定了第三者,表现了他的“取信于民”的思想,这是政治上的“远谋”、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表现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答)写了两件事:出击时机的把握和追击时机的把握;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的、战争结束后的论战围绕什么展开的?有何作用?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答:围绕胜利原因展开;作用:是对第段战争指挥的解释,是胜利必然性的揭示,表明曹刿军事上的“远谋”。3、讨论课文详略讨论的问题:(1)文中加入战场厮杀场面描写和追杀齐军场面描写好吗?(2)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 课文的标题是“论战”,通过“论战”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和追击齐军场面,只能冲淡“论战”这个中心,有损全文主题第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谋”;第段略写了“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第段详写了“何以胜”充分显示了曹刿的军事“远谋”,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事家形象的刻划4、引导学生分析蓸刿、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明确答案)教师点拨:对于蓸刿要多肯定其成绩,对于庄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多媒体明确答案:蓸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爱国,有政治远见,谨慎冷静,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过人的谋略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谨慎冷静的性格;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但战前作风民主,集思广益,愿接见还是一个平民的曹刿的求见并采纳其民本思想;战中知人善任,大胆放权;战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君主拓展延伸:导言: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人物鲁庄公,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是哪五赞呢?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四、合作探究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