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5课 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15课 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15课 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15课 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15课 赤壁赋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赤壁赋 第四单元文言文 1 学习重点1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背诵全篇 2 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积极进取的精神 3 理解 赋 的文体特点 赏析本文情 景 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文本导学 1 词语理解 1 通假字举酒属客 答案 基础积累 通 嘱 劝酒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倚歌而和之 音色相和 春天和 白日暖 八千里路云和月 答案 和 读h 温和 读h 连词 与 下 方位名词 位置低的 与 上 相对 动词 攻占 2 一词多义 读h 唱和 读h 音乐和谐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扣舷而歌之 歌曰 倚歌而和之 动词 往 去 动词 唱 动词 像 答案 望 歌 名词 农历小月十五日 大月十六日 动词 眺望 如 名词 歌词 名词 歌声 3 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 今义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古义 今义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今义 美貌的女子 辽阔的样子 代指有才德的人 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白茫茫的水汽 二十四节气之一 答案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失意的样子 之 哀吾生之须臾 唯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 不译 结构助词 的 代词 它 答案 4 虚词归纳 而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之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客喜而笑 连词 却 表转折 连词 表修饰 连词 表顺承 助词 不译 连词 表顺承 连词 表修饰 乎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助词 形容词词尾 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 相当于 吗 介词 在 答案 于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 在 介词 从 介词 表被动 2 词类活用 1 正襟危坐 2 顺流而东也 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 不知东方之既白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 7 侣鱼虾而友麋鹿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整理 形容词用作动词 显出白色 名词用作动词 打鱼砍柴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 以 为友伴 友 以 为朋友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哭泣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起舞 名词用作动词 向东进发 答案 3 特殊句式 1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2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 凌万顷之茫然 4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 何为其然也 6 而今安在哉 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答案 介宾短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4 语句翻译 1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译文 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 3 何为其然也 译文 4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译文 答案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他 本是一位盖世英雄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5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译文 从不变的方面来看 万物和我都是长存的 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6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 7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 8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译文 我们 任凭小船漂流 越过那宽阔的江面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答案 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 合着节拍应和 1 朗读课文 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基调 答案 整体把握 答案本文以情感变化为线索 先写乐 再写悲 最后写乐 答案 2 再读课文 思考哪些地方需要读出重音与气势 并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答案 1 读出重音 如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重读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韵脚字重读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疑问词重读 2 读出气势 如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停顿较小语速较快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语速舒缓 固一世之雄也 停顿较大 气势豪迈 而今安在哉 情感急转 缓慢低沉 答案 1 景 皓月当空 碧水万顷 月光朦胧 清风徐徐 景象澄澈 如梦境一般 2 活动 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 畅饮美酒 咏诗诵文 迎风赏月 3 情 舒畅飘逸 飘飘欲仙 超然物外 陶醉于良辰美景 1 第一段写作者开始游赤壁时的情景 此时景色如何 作者有哪些活动 心情如何 答案 重点突破 2 朗读第二段思考 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 良宵美景 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 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答案 1 主乐 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 客悲 洞箫声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答案 3 朗读第三段思考 客为什么面对明月清风 良宵美景却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 答案 答案 1 无枝可依之叹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暗含着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的感叹 2 英雄不再之慨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3 人生无常之悲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答案 1 从 变与不变 的角度来阐发观点 从 不变 的角度来看 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 从 物各有主 的角度 提出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即要顺其自然 2 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江上之清风 与 山间之明月 吾与子之所共适 多么达观 4 朗读第四段思考 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 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 苏轼的这篇名作 虽名为 赋 但并没有刻意套用赋的格式 而是将散文的一些表现手法自然妥帖地融合在赋中 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 使文章既富有韵文的声韵之美 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 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以文为赋 的形式特点吗 答案 美点赏析 答案本文作为一篇赋 既保留了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等特点 又不拘泥于赋的固定形式 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体现了 以文为赋 的特点 一方面运用了赋体传统的对话手法 韵文和对偶句式 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如第一段的 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羽化而登仙 的韵文体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等对偶句及主客问答的对话体 读起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韵美 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 章法结构和语 答案 言格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 其造语而多有变化 用典而不拘故事 写景而富于想象 使文章如行云流水 挥洒自如 不拘一格 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够如此波澜起伏 环环紧扣 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艺术手笔 又可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 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2 本文是怎样将情 景 理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 答案 赤壁赋 是一篇游记散文 但作者不单纯是为了记游 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 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 因景而生情 借物而喻理 写景 抒情 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 文中先描绘清风 江水 明月 作者正是在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 产生了 遗世独立 之情 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