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阶段划分 整体时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01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01 1919年 1840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1919年 与中共成立 1921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年 1927年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 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 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 1949年 领导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任务 反封建和反侵略 经济的近代化 工业化 政治的近代化 民主化 法制化 思想的近代化 民主化 科学化 理性化 一 近代化概论 1 近代化的含义 主要领域及内容 在此过程中 中国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2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 1840 1895 整体发展阶段 1895 20世纪初 转折 新起点 新道路 20世纪前20年 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 1927 1949 腾飞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3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类型与特点 4 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 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5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6 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 近代化概论 一 近代化的含义1 近代化的含义 即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以工业化为中心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 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过程中 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 主要领域及内容 经济领域 发展资本主义 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政治领域 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 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思想领域 传播西学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 政治制度 军事领域 创办近代军队和军事工业 外交领域 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试试看 你能想起这一时期各领域有哪些重大事件 书本落脚点在哪些章节 课堂小结 近代化 经济 政治 思想 外商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产生 第一时期19世纪40 50年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政治方面 1840 鸦片战争爆发 1842 中英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51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经济方面 1840 鸦片战争爆发 1842 中英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六十年代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文化方面 1840 鸦片战争的爆发 1842 中英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六十年代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魏源与 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巩固练习 1840年至1860年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由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一社会性质的转化 在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外交 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 中国呈现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阶段特征 近代中国 1840 1860 1 政治上 1840年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2年 中国战败 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丧失了领土 关税 司法等一系列主权 1856年 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先后签订了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 前期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作为革命纲领 后期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方案 资政新篇 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结晶 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 1840 1860 2 经济上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 中国经济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但新的经济因素尚处于萌芽状态 3 思想上 林则徐 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思潮 的萌发 中国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的历程 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 1840 1860 对西方 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 提升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能力 促使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和不断完善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稳定的国家 如英国 通过议会改革 使民主范围有所扩大 未能建立稳定政治制度的国家 如德国 法国 则通过颁布宪法 将政治制度明确下来 使欧洲各国工人阶级力量逐步加强 导致工人运动兴起 马克思主义诞生 对中国 外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因素逐渐出现 洋务运动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重点透析 工业革命对西方和中国的影响 例1 2008年广东高考 有学者认为 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 均用洋布 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 建筑盛则农田少 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 必然之势也 C 1853年的 顺德县志 载 女布 指土布 遍于县市 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 舶至贱售 女工几停其半 D 1850年 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 和在广州上海一样 长期受到限制 例2 1861年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 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 其中所言 颇有见识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 其钦折外洋 殆为心悦诚服 而于夷情最谙练 观此一书 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是A B C D 例3 英国 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 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 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材料想说明的观点是A 英国人发动战争之前是比较犹豫的B 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引发战争的原因C 中国的茶叶出口遭到了英国人的抵制D 进行战争是维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 例4 对于下列词语 牛车 火车 洋油 咖啡 秀才 的组合 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A 是对传统词语的异化B 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了大的变化C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 中国仍旧处于盲目自大的状态 1894 1895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签订 60年代 洋务运动开展 60 7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90年代 维新思想产生 第二时期19世纪60年代 1895年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半殖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1860 1895 巩固练习 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 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 这一阶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社会生活上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从世界角度看 中国经济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 经济上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世纪60 9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校 派遣留学生 推动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 19世纪60 70年代 在外资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下 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在东南沿海产生 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 1860 1895 2 政治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1894年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签订 马关条约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 思想上 洋务派提出 中体西用 的主张 希望引进西方科技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洋务运动后期 洋务运动弊端暴露 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希望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实施君主立宪制 4 社会生活上 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 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 1860 1895 鸦片战争以前 为扭转贸易逆差 进行鸦片走私贸易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银贵钱贱 1840 1894年 以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辅 采取开埠通商 控制海关等方式 逐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 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94 1931年 以资本输出为主 采取放贷款 办工厂 开银行 修铁路等方式 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1931 1945年 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相结合 采取直接控制工矿业 强占耕地 统治农产品 控制金融等手段 实施以战养战 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灾难 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征及后果 例1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 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 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时 收集到如下材料 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A 长篇历史小说 李鸿章 B 文革 中出版的 李鸿章反动言论 C 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D 李鸿章的部分奏折 书信影印件 例2 梁启超曾说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 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 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A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军事为主 民生为辅D 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例3 19世纪30年代 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 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 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 秘密 不被发掘出来 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这里所说的 秘密 可以理解为A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对外贸易的发展 例4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唐胥铁路上运行的运煤的机车 上述图片 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化的原因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装 交通通讯 大众传媒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轮船 铁路 电报 电话报纸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 西方工业文明和思想意识的传入中国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1 近代农民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及认识 农民阶级属于旧式阶级 带有自身阶级的局限性 不能提出科学纲领和领导近代民主革命 但他们掀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沉重打击封建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 推动了中国民族 民主革命的发展 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在近代化的作用 2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辛亥革命 与维新派 戊戌变法 比较 1 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2 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在当时都是进步的 3 都侧重于介绍 宣传政治主张 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各自实践方式和结果 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但君主立宪制问题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到 且由于不发动群众 没有武装力量 最终失败 革命派 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 结束了君主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临时约法 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践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 原因 两半社会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畸形发展 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特性 革命性 与 软弱性 不能彻底反封建坚决反帝国主义 为此 自身阶级局限不能取得改良或革命胜利 且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扼杀 同时 认识 两半社会下中国近代化是个艰难 曲折的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 请指出从19世纪60年代到辛亥革命 中国在实现近代化道路中作出了哪些探索 结果如何 从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经济 洋务运动 政治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制 宪政之路 认识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 从器物到制度 的累进 整体发展 但照搬西方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最终结果均为失败 近代化道路要向先进学习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更要走自己民族道路 两半社会下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 曲折 能力拓展 实践应用 1 阅读材料 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 然后知不足 的过程分为三期 第一期 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 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 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这二十年间 从甲午战争起到民国六 七年间止 都是觉得我们的政治 法律 等等 远不如人 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 一件件搬进来 以为但能够这样 万事都有办法了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所希望的件件落空 渐渐有点废然思返 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 决计不可能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 据材料 请你列出 第一期 与 第二期 的主要事例 2 结合梁启超的观点 谈谈你对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的认识 新思潮的萌发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 逐步深入的过程 2分 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2分 总之 近代化是由于生产力发展 导致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的变化 使整个社会逐步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洋务运动 技术为主 戊戌变法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为主 近代化几个关键步骤 2 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 中国社会先后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先进的中国人随着这些事件的发展 思想又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 参考答案 1 鸦片战争 林则徐 魏源在战败后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揭开了 向西方学习 的序幕 洋务运动开始了学习西方科技的进程 2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认识只学西方科技不能强国 提出改革政治制度 和西方国家商战的主张 3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 维新思想兴起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等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张 并揭开了制度变革的序幕 之后 辛亥革命 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 确立民主共和国 4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 李大钊等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使中国的学习西方进入到更深的层次 5 五四运动后 先进的中国人在众多西方政治学说中 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长期的贫弱问题 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民主科学 社会主义 民主共和 君主立宪 经济 思想 政治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缔造了新中国 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政治史 考试说明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共一大中共二大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1924 1927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侵华日军罪行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1934 1937 1947 1948 1949 三大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 1931 九一八事变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日 1945 抗日战争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经济史 考试说明 1919 1921 1945 民资经济较快发展 沉重打击 日益萎缩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1924 1927 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 1937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1949 解放战争 物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7 1936 较快发展原因 民资支持 政府政策 2 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原因 沦陷区 日本的经济掠夺国统区 战时体制 强化对经济全面统治 官僚资本膨胀 3 解放战争时期萎缩 陷入绝境原因 美国的经济掠夺 官僚资本的挤压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 三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1 行 水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 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 抗日战争后 轮船招商局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民航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 天津航线开通 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2 报刊 红色中华 解放日报 新华日报 3 电影 1931年 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拍摄成功 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5年 渔光曲 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文化史 考试说明 1919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自考专业(金融)考前冲刺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4年执业药师模考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江苏省启东市中考数学通关题库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主管护师(中级)考试综合练习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4-2025学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吉林省大安市中考物理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4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提升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A卷)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
- FZ/T 13002-2014棉本色帆布
- 视频监控解码器dec6108用户手册
- CA-2100E(新机)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2022环保检测作业指导书(HJ1237-2021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
- 水泵技术规格书说明资料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第四课《橡皮泥塑》课件(定稿)
- 法理学-(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PT课件
- 高压氧质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