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自然之道》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自然之道》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自然之道》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之道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相关课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2)读题质疑:“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1、识字(1).读准字音。(如,读“愚”字不能读成y,“吁”不能读成x)(2)同桌交流,相互识认。(3)指导写字。(如,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如,写“啄”字第九笔的“点”不能丢掉,写“帽”右边的“曰”不能写成“日”等)2、读课文。(1)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2)检查练读情况。3、整体感知。(1)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2)读后与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出示句子:“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学习3、4、5自然段。(1)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读课文3、4、5自然段、,再做深入探究。(2).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3)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4)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5)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6)师: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2、学习课文第5、6、7、8自然段(1)、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适时出示挂图)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想象它们可能会想什么?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想象它们又会想些什么?(2)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悲叹”一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3、加深理解,升华认识。(1)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2)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如: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二、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1)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2)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