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8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配套测试.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8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配套测试.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8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配套测试.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8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配套测试.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8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配套测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8 古代中国科技文艺(配套测试)【选择题】(单选题,20题,共计40分)01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0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a b c d05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08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09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a告别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c没有活字印刷术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d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就是活字印刷的珍品11现在的火箭与中国早期的火箭虽然相去甚远,但原理却是一样。如果你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 a史记 b三国志 c旧唐书 d明史纪事本末12从历史上看不发达的问题一书说道:“欧洲在技术方面确实曾大大得益于其他地方特别是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科学,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13世纪时,向外传播而使后来欧洲得益于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有 火药 造纸术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a b c d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15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隶书便于书写 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演化发展而来a b c d16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 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战国时期的冶铸技术 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a b c d17许多的考古出土文物,如唐墓壁画、陕西彬县五代墓的砖雕,青海大通出土的彩陶盆上都有舞蹈图,下列与舞蹈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 b汉代设乐府,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c南北朝时,设立了官办的乐舞机构,培训了大批专业艺人,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d隋唐时期的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18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行当有生、旦、净、丑 b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取昆曲等剧种的优点和特点演变而形成c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艺术博大精深,京剧体现不了中国戏剧的精华19据史载,元代前期,“九儒十丐”,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元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减少,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戏曲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 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新戏曲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 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a b c d【非选择题】(3题,共计60分)21(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时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知识思想力量的减弱。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材料二 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四 中国的发明创造也是引人注目地随着时间而起伏不定。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也先进得多,甚至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铸铁、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火药、风筝、磁罗盘、活字、瓷器、印刷(不算菲斯托斯圆盘)、船尾舵和独轮车。接着,中国就不再富于革新精神。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请回答:(1)上述材料均谈及中国古代的科技问题,其观点所具有的共识之处有哪些?(4分)(2)材料二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你是否认同?(2分)为什么?(6分)(3)材料一和材料三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2分)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4分)22(12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字体?(2分)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分)(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2分)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6分)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2分)有何意义?(4分)(2)材料二两幅画分别属于什么画种?(4分)各自的特点是什么?(8分)(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和时代风貌(4分)?【参考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在题干中时间限制内“公元751年”、“唐朝”,这一时期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只能是造纸术。02c 本题设置这个古代造纸术制造流程的图画,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图所反映的信息为造纸术。03d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雨果这段话的含义。中国并不缺乏发明创造,但是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是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之一。04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提取信息:题目总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形成的一些条件,其中没有包括出现的实验探索。“化学并不突出”一句表明了。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农业表明。物理成就不多,生物学理论和化学缺乏的例子说明。05d 解答本题需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美人”的含义。屈原生活在战国的动荡时代,各国诸侯割据混战,兼并战争不断。在此背景下,屈原的“美人”应该是要表达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09c 抓住材料中“凭针盘而行”等信息可知这是对指南针的描述。指南针传到欧洲,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作用,故选c。10a 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因而b、d两项表述错误;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化的进步,但仅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完全主导欧洲文化的发展,c项错误。11c 火药武器出现在唐末,故应翻阅旧唐书。12d 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是在8世纪的唐代开始西传的,其他都是在13世纪的宋元时期,故选d。16b 编钟是乐器,能体现音乐的发展水平;编钟是青铜乐器,也体现了冶铸技术的发展;错金云纹也显示了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故正确,而在图片中没有体现,可排除。17c 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应是隋唐时期,而不是南北朝时期。18d 京剧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取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成的。a、b、c三项均表述正确,d项表述错误。19c 只是简单地把戏曲与王朝的兴衰相联系,把文化完全政权化了;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兴衰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表述不对;是从几百年来戏曲兴衰的过程中得出的正确认识,这符合戏曲由兴而衰的内在实际。20d 据故事信息“无辜陷害”、“被受贿的贪官处死”等可以推断出窦娥的冤屈是由封建制度腐朽的必然结果。21(3)共同认识:都认为在18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2分)理解: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来源,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体地位,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对科技发明的需求有限,从而制约了科技进步。(6分)(4)原因:缺乏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专制制度对科技人才的束缚;相对封闭和相对富庶的大陆造成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任答两点,4分)(3)比较材料可以得出都认为缺少经济动力,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分析理解。(4)综合分析归纳其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22答案:(1)字体:楷书。(2分)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2分)(2)体裁:小说。(2分)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1)现象: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2分)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4分)(2)图三:文人画。(2分)特点: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