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得分评卷人(一) 积累(共1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村边的小河边成里傣家人的乐园。孩子们整日里泡在河里玩shu,酷爱清洁的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的五颜六色的筒裙,这时变成里一个个色彩bn斓的“浴罩”浮在水面上,她们还在水中x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w媚。(选自美丽的西双版纳) 2、默写(6分)(1)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2) ,阴阳割分晓。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几处早莺争暖树, 。(4)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钱泳治水必躬亲)3、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品的主人公是: (2)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10分)4、从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恰当的句子的序号填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2分) 春天的雨, ;夏天的雷, ;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a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b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c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d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5、下面是某校宣传栏上的一则消息,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5分)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今年十四岁的凌云,人小志高,平时学习克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 。他不仅重视课内学习,还十分注重课外学习,并且注意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他认为,能在全市植物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败的关键。据他的班主任张老师介绍,凌云同学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判断,赢得了各位评委赞尝。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加以修改。(2分) 文中划横线句子都有毛病,请加以修改。(3分)6、自然界中的许多自然现象,往往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3分)提示:“风暴”可能指人生中的什么?“深深扎根”对我们人来说可能指什么? 得分评卷人(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7、继闪客、博客、播客之后,“晒客”又开始流行。所谓晒客,译自英文share,分享之意,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将私人物件以及私人生活放在网上曝光以与人分享、任人评说的网友。请你结合下面材料从“网络交流的社会价值”的角度写出晒客现象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向晒客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且简述理由。【材料一】晒日常生活只要碰到或买到好看的衣服、化妆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会拍下来发到网上。后来发展到晒烹饪(营养与特色)、晒孩子(趣事与家教)、晒工资、晒股票(投资与经验)等。【材料二】晒“黑暗”晒黑族热衷“揭黑”,将社会上的不平事、不雅事通过网络详细披露,以警示其他网民。例如,一网友“晒”出了某饭店在尘土飞扬中洗菜、切菜的一组照片,马上得到了城管和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视,调查后被勒令整改。此外,超市服务态度差、饭店服务态度差、医院收费差别大、店铺假冒品牌衣服、商家不给发票、银行办事效率低等,“晒黑族”都会将它们拎出来“晒晒太阳”。甚至包括不让座、任意插队、随手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等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都得“晒晒”。积极意义一: 积极意义二: 合理化建议及理由: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32分)(一)读苏州,最后的园林选段,回答813题。(共17分)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称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8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9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10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2分) 11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3分) 12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13作者认为: 昆明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3分) (二)读 小石潭记,回答1922题。(共1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4、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 ) 斗折蛇行 ( )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6、课文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4分)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 ”是近。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 ”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总之,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点,写出了自己 的感受。17、仔细阅读下面古文,回答文后问题。(4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 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 嵌:张开。 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置州:设置州郡。在小石潭记中找出与“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意境相近的句子。(2分) 两文划线句子都是写水,试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2分) 得分评卷人三、作文(共40分)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提示与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作文题目: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 500 500600 600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 耍 斑 嬉 妩(2分,对2个得1分)2、默写不畏浮云遮望眼 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 谁家新燕琢春泥(4)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不得其致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该句不得分)3、名著阅读:(1)(2分,每处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能够写出保尔即可) (2)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2分。参考: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二)、运用 (三)综合性学习 二、阅读理解二、(共34分)(一)(共18分)8(3分)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思对即可。9d(3分)10(2分)强调苏州园林“信任自然,崇尚自然”,一切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在那里居住、生活可以安心。基本意思对即可。11(3分)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基本意思对即可。12(4分)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基本意思对即可。13(3分)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的民族。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基本意思对即可。(二)(共12分)14.(4分)(1) 可:大约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