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反映的是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贵族政治,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关于贵族统治在政治上的说法,正确的是()占据首席执政官的地位执政官一直是终身任职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形同虚设贵族把持了最高决策机关元老院abcd2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50麦斗的平民,它可以 ()参加公民大会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当选为陪审员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bcd3梭伦改革主要引起下列哪些阶层的不满()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平民abcd4下列对梭伦改革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b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c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5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a农耕经济b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d轻罪重罚8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以儒家理论为指导思想宗旨是富国强兵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领域abcd9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10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11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恢复汉族礼仪制度与汉族通婚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abcd12下列有关北魏民族融合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b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c汉族学到了鲜卑族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d鲜卑族原有的文化消失13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4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防力量b改变更戍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经济基础1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是()a以整顿吏治为改革中心b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c都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d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变法人才16通过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总结和吸收的一个重要教训是()a赏罚必信b戒急戒躁c从善如流d用人得当17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卡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人在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他后天的命运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制的教会主张简化宗教仪式abcd18下列关于英国国教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英国民族教会b国王是教会最高首脑c废除了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d是封建专制的工具19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20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21阿里在抵御英法殖民侵略的过程中,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的表现是()创办近代工厂改革行政制度进行司法改革大力发展海军聘请国外专家前来讲学,选派青年到欧洲留学abcd22“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穆罕默德阿里创办的工业最为重要的是()a民用工业b农副产品加工工业c军事工业d棉纺织业23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的文化改革()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埃及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彻底动摇了埃及的封建思想 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abcd24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阿里改革的历史意义的主要有()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推进了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abcd2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加强军事实力d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26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27近代历史上制约俄国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a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消耗太大b革命运动频繁,社会动荡c封建制度及其大量残余d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丧失部分市场28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了1861年改革,你认为对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9. (2011汕尾高二检测)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30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上富强4正阳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下期二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班级 姓名 考号 历 史 答 题 卷一、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越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等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出庭担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材料二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梭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一、二,梭伦针对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4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4分)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学识渊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他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材料二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材料三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4分)(4)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2分)33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为此,日本有识之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