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doc_第1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doc_第2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doc_第3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doc_第4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第1页=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李强王蕾李增喜闫瑞一张锁江成卫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北京;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年月日收稿;年月日收修改稿),恤,():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值和焙烧温度,以及反应过程中原料的水蒸气比例和反应压力,对复合氧化物催化荆催化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和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要明显高于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最高加水可以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而加压可提高异丁烯转化率,但降低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关键词异丁烯,甲基丙烯醛,选择氧化,催化剂中图分类号引言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国防、建筑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可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塑料改性剂、高级环保涂料及粘结剂等”。申基丙烯醛(,简称)不仅是合成甲基丙烯酸和的重要中间体,也是合成医药、农药、染料等重要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目前工业生产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丙酮氰醇法、异丁烯氧化法和乙烯羰基化法丙酮氰醇法先是氢氰酸与丙酮在催化剂(碱或有机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氰化反应,合成丙酮氰醇,丙酮氰醇再通过酰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得到;异丁烯氧化法是以异丁烯为原料在基复合氧化物上选择氧化生成,再通过负载有金属钯()的催化剂与甲醇和氧气一步氧化酯化成;乙烯羰基化法是使用铑()络合物催化剂,先将乙烯和一氧化碳及氢进行液相羰基合成反应生成丙醛,丙醛再与甲醛在仲胺的存在下,进行液相的缩合反应生成,后面的反应步骤基本与异丁烯氧化法相同】丙酮氰醇法使用剧毒氢氰酸为原料,反应过程中还使用高腐蚀性硫酸和烧碱,原子利用率只有对于乙烯羰基化法合成,由于国内乙烯供不应求以及乙烯运输和储存条件苛刻,目前尚难以应用而异丁烯氧化法工艺原料来源广泛、原子经济性高()、设备简单和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旧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是异丁烯氧化法制备的关键一步,主要使用含分子氧的空气与异丁烯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本文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浆液的值和焙烧温度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通讯联系人,:;万方数据=第2页=第期李强,等: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以及反应条件中水蒸气和压力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并用和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部分催化剂制备及性能评价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一定量的钼酸铵,制得溶液;在一定体积硝酸水溶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铋、硝酸铈、硝酸铁、硝酸铯、硝酸钾、硝酸钴,制得溶液;在及搅拌条件下,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得到淤浆将所制得的淤浆用氨水调节值后,在下熟化,。下干燥,下干燥,最后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将焙烧的催化剂研磨后,筛选。目的颗粒进行催化性能评价按元素摩尔比表示的催化剂组成为:。:。(:。,改变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值和焙烧温度制得催化剂焙烧温度为。,浆液的值分别为、和时,制得的催化剂分别记为、和固定浆液的值等于,分别在、。、。和。焙烧温度下制得的催化剂记为、和催化剂性能评价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进行,不锈钢反应管长,内径催化剂装填量为一定体积比的异丁烯和空气以一定的时空速率(),在常压下(以下反应压力除非特别说明均为常压)通过反应管反应产物用型气相色谱仪进行在线分析,色谱条件为,不锈钢填充色谱柱,柱长,氢火焰检测器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表征表征采用日本公司的产品,型号为表征采用型光电子能谱仪激发源为射线,功率约分析时的基础真空为一,电子结合能用污染碳的峰()校正结果与讨论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催化剂的表征图是浆液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催化剂的图由图可见,在下焙烧的催化剂()的颗粒大小不均匀,而且颗粒团聚比较严重;在下焙烧的催化剂()的颗粒呈不规则的圆柱状,颗粒间有团聚且空隙较大;下焙烧的催化剂()的颗粒也呈不规则圆柱状,颗粒间团聚现象较弱且空隙变小;。下焙烧的催化剂()的颗粒呈较规则的立方体形,颗粒间团聚现象很弱,空隙很小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的颗粒粒径逐渐增大,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的颗粒尺度是。,而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的颗粒尺度图浆液的焙烧温度分别为)、达到了。(、。)加)时催化剂的图万方数据=第3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卷催化剂的】表征分别对新鲜催化剂()和反应后的该催化剂做了表征,图是催化剂中的各重要组成元素一的全谱图,由图可知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的峰形几乎完全相同反应前后催化剂中各元素的价态、特征峰和催化剂表面各元素的摩尔百分含量如表所示可以发现,反应前后催化剂中各元素的特征峰的结合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各元素在催化剂表面的摩尔百分含量变化也很小只是,催化剂中的摩尔百分含量要比实测催化剂表面摩尔百分含量大,而,等元素在催化剂中的摩尔百分含量要比实测催化剂表面摩尔百分含量小,说明各元素在催化剂的表面和内部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与等报道的结果相同,他们认为,上述现象的根源是由于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造成的图是催化剂中含量最多的钼元素的谱图,由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的峰形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反应后的特征峰的电子结合能比反应前大了通过利用专业分峰软件处理后得知,反应前后均为,其他元素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反应前后没有明显的价态变化表明催化剂结构比较稳定,不易失活,活性组分在反应过程中既没有发生流失也没有发生迁移图催化剂中各元素的谱图图催化剂中元素的谱图表反应前后催化剂中各元素的价态、特征峰和摩尔百分比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浆液的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焙烧温度为。,浆液的值分别为、和时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图是不同反应温度下,浆液值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在不同的催化剂上,异丁烯的转化率都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之间异丁烯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增加得较慢;之间异丁烯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增加得较快异丁烯选择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是受动力学控制的,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异丁烯转化率随之上升图是不同反应温度下,浆液值对选择性的影响的选择性受反应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之间变化较小改变浆液的值对催化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值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在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万方数据=第4页=第期李强,等: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丁烯的转化率,明显高于在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例如在。下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是,而和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分别是和(),异丁烯体积含量为图不同反应温度下浆液值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异丁烯体积含量为图不同反应温度下浆液值对选择性的影响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固定浆液的值等于,分别在、和焙烧温度下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图是不同反应温度下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不同焙烧温度下的催化剂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异丁烯的转化率都是逐渐增加的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在反应温度为时,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图是不同反应温度下,系列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的选择性逐渐增加;而焙烧温度为和的催化剂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的选择性逐渐减少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的选择性最高;反应温度为时,的选择性最高可达。异丁烯体积含量为图不同反应温度下焙烧温度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异丁烯体积含量为图不同反应温度下焙烧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焙烧温度为:和。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都要高于焙烧温度为。和。的催化剂这可能是由于前者具有比较大的空隙(见图),反应物容易扩散,增加了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浓度,从而导致反应物的转化率较大;产物在大孔中比在小孔中扩散速度快,停留时间短,也不容易发生副反应,所以产物的选择性更高如加如加一摹),扫苫霉譬口冒毫苟如踮一摹苦一矗一置宝万方数据=第5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卷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水蒸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反应的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考察了反应气氛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图和图分别是水蒸气比例对异丁烯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摩尔比)以后,催化剂对异丁烯的转化率和对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比没有加入水蒸气时有明显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水蒸气的存在促进了异丁烯的吸附,其所吸附异丁烯的浓度比没有加水蒸气时的浓度大得多;水蒸气的存在还促进了催化剂表面生成物的脱附引,因此异丁烯的转化率提高加水后产物的选择性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水蒸气的热容较大,加入水蒸气避免了催化剂表面的局部过热,从而减少了过氧化等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反应的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后,可以使催化剂表面有效的脱氢中心和供中心变得稀疏,从而抑止键的断裂及结焦,异丁烯体积含量为,表示原料气圈水蒸气比例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暮童里甥甚趸专童。,异丁烯体积含量为,表示原料气图水蒸气比例对选择性的影响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图和图分别是反应压力对异丁烯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在常压和压力下,异丁烯的转化率都是随着原料气中异丁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都是随着原料气中异丁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之所以导致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异丁烯含量的增加,单位活性中心分子转化数的提高没有原料浓度增加得快,因此转化率随异丁烯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另外,由于原料气中异丁烯含量的增加导致:的相对量下降,减缓了异丁烯深度氧化生成丙酮、和:等副产物的几率,所以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提高异丁烯的转化率在加压下要高于常压,而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加压下要低于常压这是由于反应压力的增加使得异丁烯向催化剂表面的扩散速度加快,在催化剂活性表面的吸附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异丁烯的转化率;而反应压力的增加可能导致产物的聚合加快,从而使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下降,反应温度图反应压力对异丁烯转化率的影响,反应温度田反应压力对选择性的影响一爨一)一臣茸卫尊一零口了暑一譬皇写一暑苫更,!口一芎万方数据=第6页=第期李强,等: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反应的研究结论()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的颗粒粒径逐渐增大,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的颗粒尺度是;而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的颗粒尺度达到了催化剂反应前后各元素的价态、特征峰和表面摩尔百分含量变化不大()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值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要明显高于在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焙烧温度为的催化剂的选择性最高()加水使异丁烯转化率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都有所提高,而加压会提高异丁烯转化率,降低甲基丙烯醛选择性参考文献,():()曾文茹,李疏芬,周允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燃烧特性以及和的生成机理燃料化学学报,():马占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张培璋,张春雷,庄岩,等叔丁醇或异丁烯选择氧化合成甲基丙烯醛的催化剂及其应用中国专利,():()王蕾,张锁江,李增喜,等异丁烯为原料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催化剂化工学报,():,():,():()杨雪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比较化工进展,。():。,。,锄如:,():,():,。:,甜耐,():()王蕾,张锁江,李增喜,等制备条件对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燃料化学学报,():金松寿有机催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万方数据=第7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卷(。,;。,),:。,万方数据=第8页=作者:李强, 王蕾, 李增喜, 闫瑞一, 张锁江, 成卫国, LI Qiang, WANG Lei, LI Zeng-Xi, YAN Rui-Yi, ZHANG Suo-Jiang, CHENG Wei-Guo作者单位:李强,李增喜,张锁江,LI Qiang,LI Zeng-Xi,ZHANG Suo-Jiang(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 王蕾,闫瑞一,成卫国,WANG Lei,YAN Rui-Yi,CHENG Wei-Guo(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刊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年,卷(期):2008,25(1)被引用次数:0次 1.曾文茹.李疏芬.周允基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燃烧特性以及CO和CO2的生成机理期刊论文-燃料化学学报2002(02)2.马占镖 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应用 20023.张培璋.张春雷.庄岩 叔丁醇或异丁烯选择氧化合成甲基丙烯醛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20054.王蕾.张锁江.李增喜 异丁烯为原料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催化剂期刊论文-化工学报 2004(12)5.Koichi Nagai New develop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2001(1-2)6.Watanabe.Seigo.Yoshiok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upported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methacrolein and methacrylic acid 19997.杨雪萍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比较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4(05)8.Takezawa.Hideyasu.Kuroda Method for producing precipitate and catalyst 20059.Moens L.Ruiz P.Delmon B Cooperation effects towards partial oxidation of isobutene in multiphasiccatalysts based on bismuth pyrostannate 1998(01)10.Wang L.Li ZX.Zhang SJ Selective oxidation of isobutylene over Cs-promoted Mo-Bi-Co-Fe-Ce-Ocatalyst期刊论文-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5(05)11. 查看详情 198812.王蕾.张锁江.李增喜 制备条件对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燃料化学学报 2004(04)13.金松寿 有机催化 1986 1.期刊论文 李强.王蕾.闫瑞一.李增喜.张锁江.LI Qiang.WANG Lei.YAN Rui-yi.LI Zeng-xi.ZHANG Suo-jiang 异丁烯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24(5)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是异丁烯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关键步骤.本文综述了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催化剂,其中包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和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在Mo-Bi催化剂上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的反应机理.2.学位论文 王国芳 多组分复合氧化物对异丁烯制甲基丙烯醛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2006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合成有机玻璃及MBS树脂的单体。我国MMA的生产以丙酮氰醇法(ACH法)为主,合成路线复杂,工艺流程长,经过多步反应后产率低、成本高。该方法采用有剧毒的氢氰酸为原料,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废酸,所消耗的浓硫酸对设备腐蚀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开发新的MMA工艺路线很有必要。 近年来,很多国家采用异丁烯为原料来生产MMA并已实现工业化。这是一种绿色化工生产路线,原料利用率高,推广应用后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是以异丁烯为原料制备MMA的关键步骤之一,研究异丁烯氧化法制MAL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质对于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生成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在具有白钨矿结构的BiVO4基础上用高价钼(Mo6+)取代钒(V5+),探讨复合氧化物Bi1-x/3V1-xMoxO4(0x1)催化剂体系及掺杂不同稀土元素作为助剂在异丁烯氧化制取甲基丙烯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i1-x/3V1-xMoxO4(0x1)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和用稀土元素取代Bi素之后的(Bi+Ln)-V-Mo-O催化剂。催化剂的评选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考查了反应温度、异丁烯浓度、原料气的流速、不同的镧系氧化物及同种镧系氧化物不同添加量对异丁烯转化率和生成甲基丙烯醛选择性的影响。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异丁烯氧化制取甲基丙烯醛的反应机理,找出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为改进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表明:在异丁烯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醛的Bi1-x/3V1-xMoxO4(0x1)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催化剂组成为x=0.45时即Bi0.85V0.55Mo0.45O4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MAL的选择性达73.6。在Bi0.85V0.55Mo0.45O4中用适量的稀土元素Ln取代Bi元素,有利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活化和再生,可提=第9页=高异丁烯的转化率和生成MAL的选择性。异丁烯转化率、生成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并不是随着镧系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调上升或单调下降,而是呈现锯齿型的变化。其中又以掺入氧化钐的效果最佳,当Sm/(Bi+Sm)100=10(物质的量分数)时,异丁烯的转化率为78.1,MAL的选择性可达83.5。 催化剂的表征表明:在Bi0.85Mo0.45V0.55O4三元复合氧化物中,由于Mo6+部分取代V5+,体系中形成了Bi位阳离子空位,Mo6+处于氧四面体环境中,形成选择氧化性基团Mo=O双键,并且由于较强的Bi-O-V键的协调作用,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用稀土元素取代Bi元素,由于稀土离子和Bi3+的电荷相同且离子半径相近,在掺杂量较低时(25),稀土元素只是占据了Bi原来所处的氧八面体环境,而并没有改变催化剂原来的物相。我们对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以及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稀土离子的电负性较小,它在反应中产生的晶格O*迁移到Mo6+的表面产生活性位或使其再生,它的掺入增加了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相对含量,使参与异丁烯氧化反应的活性晶格氧物种的数量增多,加上稀土离子的碱性对烯丙基中间体形成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因而,本论文研究的稀土掺杂的BiMoV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异丁烯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醛有较好的催化性能。3.会议论文 温新.庄岩.赵小岐.李军.张春雷 异丁烯选择氧化合成甲基丙烯醛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工艺条件研究 2008 采用固定床连续反应装置,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和反应工艺条件对异丁烯选择氧化合成甲基丙烯醛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Mo12Bi2Fe4Co8Cs0.1V0.25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单管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干燥温度180和焙烧温度600,及反应温度400和原料气空速1 000h-1的优化条件下,异丁烯转化率98.1,甲基丙烯醛收率88.5,选择性90.2;催化剂性能稳定,单管装置运行2 300 h后异丁烯转化率仍稳定在98以上,甲基丙烯醛收率大于86.4.会议论文 赵祥芳.金杏妹 含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醛 200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o-Bi-Fe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Ce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空速以及异丁烯浓度对甲基丙烯醛(MAL)的选择性及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MAL的选择性.适量碱金属Cs的添加,可以调节催化剂的表面酸性,提高MAL的选择性.当n(Mo)n(Bi)n(Fe):n(Ce)=121.540.5时,在反应温度410 、原料气中异丁烯浓度10、异丁烯空速180 h-1反应条件下,MAL的收率最高,为64.1.5.期刊论文 胡玉才.殷平.韩德红.梁涛.张丕俭.朱冬冬.HU Yu-cai.YIN Pin.HAN De-hong.LIANG Tao.ZHANG Pi-jian.ZHU Dong-dong 异丁烯(或叔丁醇)催化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的工艺条件研究 -当代化工2008,37(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o-co-Fe-Bi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自制的小试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气体空速、水醇比、氧醇比、原料浓度等因素对异丁烯(或叔丁醇(TBA)催化氧化制甲基丙烯醛(MAL)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95,原料比n(TBA):n(H2O):n(Air)=1:3:10、气体总空速1 800 h-1、常压的条件下,TBA转化率100%,异丁烯转化率达97.6%,MAL单程收率达到83.2%,COx收率低于10%.6.学位论文 田伟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剂的研究 2008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重要的丙烯酸树脂单体,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工业生产MMA的主要工艺是以丙酮和剧毒的氢氰酸为原料的丙酮氰醇法,反应过程中还使用高腐蚀性的硫酸,并副产大量难以处理的硫酸氢铵,整个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只有47。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MAL)是以异丁烯替代剧毒氢氰酸为原料制备MMA清洁工艺的关键步骤。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 (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溶液的添加顺序、搅拌速度、焙烧温度和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及其配比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借助于XRD、SEM、IR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得出催化剂最优制备条件是:溶液B添加到溶液A的添加顺序,搅拌速度为80rev/min、焙烧温度500,催化剂组成为Mo12Bi1.6Fe1Co8Ce04Cs0.4K0.2Sb0.48Ni0.12Ox。 (2)对异丁烯浓度、反应温度、空速和水蒸气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选择性和转化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380,空速4500h-1,异丁烯体积浓度6条件下,异丁烯转化率97.31,MAL选择性92.34。7.期刊论文 胡玉才.殷平.韩德红.梁涛.张丕俭.朱冬冬.黄海涛 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制甲基丙烯醛催化剂的研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2) 报道了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醛(MAL)多元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结果.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o-Co-Fe- Bi系列混合氧化物,通过优化活性组分,添加助剂组分对其性能进行调变.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大孔结构的多元组分固溶体,催化剂的性能取决于活性组分的含量,同时受制备条件的影响;在n(TBA):n(H2O)n(Air)=1310、空速1800 h-1,反应温度390400、常压的反应条件下,叔丁醇(TBA)转化率100%,异丁烯转化率达97.7%,MAL选择性86.9%,300 h运转表明催化剂性能稳定.8.期刊论文 田伟.张海朗.闫瑞一.王茜.张锁江.Tian Wei.Zhang Hailang.Yan Ruiyi.Wang Qian.Zhang Suojiang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剂 -石油化工2008,37(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Sb的Mo-Bi-Fe-Co-Cs-Ce-K-O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异丁烯(IB)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MAL);采用X射线衍射和BET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Sb添加量、气态空速、V(IB):y(空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Sb的Mo-Bi-Fe-Co-Cs-Ce-K-O催化剂的成分为CoMoO4,Bi2Mo3O12,FeMo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