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之性格全析.doc_第1页
九型人格之性格全析.doc_第2页
九型人格之性格全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格的主要特征当我们走上探寻个人性格类型的道路时,我们的发现会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在发现自身性格类型的同时,也会意识到性格类型是如何局限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就连我们自己也不敢相信,我们是以多么有限的眼光在看待这个全景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大部分决定和爱好都是基于我们复杂的习性,而不是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葛吉夫(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George Ivanovich Gurdgieff)认为性格类型是围绕着主要特征(chief feature)形成的。不管主要特征隐藏在哪里,还是会被周围的人察觉到。当然,他们并非总能确认这一点,但是他们的判断已经十分接近。比如葛吉夫会说:“某某人的特点就是他总不在家”他还曾指出我们当中另一个人的特点就是他根本不存在。“你明白吗,我看不见你,”葛吉夫说:“并不说你总是这样的,但是当你像现在这样时你是不存在的。”葛吉夫还对另一个人说,他的主要特征就是不论大事小事,都喜欢和人争辩。“但是我从不争辩。”那人立刻反驳说。大家都笑了。在研究玄学的团体中,对性格类型的研究是缓慢而认真的。这些研究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我们的性格特征将有可能帮助我们重新获得失去自由的本体。比如说,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被琐事弄得不堪重负,却无法去做你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9号性格怠惰),那你就应该优先考虑自己的感觉,你会很自然地感受到有一种声音在呼唤你去做正确的事情。对于9号性格的人来说,怠惰一直使他们很好的朋友和保护者。这种习性让他们不必马上选择自己的立场,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立场总是被忽视的。如果你属于9号性格,如果你总是被一些琐事缠身,如果你总是无法拒绝,那你实际上忘记了自己最本质的需要。如果你能及时发现这一点,不要让你的习性控制你,那你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上移开,转身去关注你真正的需求。同理,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九型人格”中的第7号类型,而且你的生活是努力让自己拥有多样的选择,不错过任何令人激动的经历(7号性格贪食),那你就应该学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这对你将是极大的解脱。身为7号性格的你,面对着生活的多重选择,总以为自己是不受局限的,每天都拥有选择的自由。你会一直生活在这种幻觉中,除非某天你努力去实现一个永久的承诺,或者尝试去专注于一件事情。如果你真能做到这一点,你的本体就会帮助你,为你带来许多聪明的计划。你的注意力越是集中,你的想法和计划就越是诱人。但是尽管高层次的意识对你充满吸引,你可能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如果你是7号性格者,就不要心猿意马了,你应该制服内心到处乱跑的猿猴,让它听从你的指挥。当你的注意力像猿猴一样从这棵树蹦到那棵树上时,你要提醒自己,把它叫回来,拴在身边。我们的性格限制了我们的自由。这个观点让我们现代人很难接受。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可以自由地旅行、自由地学习、自由的攀登成功的高峰。似乎只要我们性格中主要特征还控制着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选择我们想要的工作,穿我们喜欢的衣服。然而实际上由我们的注意力展示给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非常狭隘的世界。在自我学习的某个阶段,发现自己的主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主要特征,实际上就是个人的主要弱点,就像一根主心骨,我们所有的性格都围绕着它形成。这些弱点是可以发现的,但是人们会说:“荒唐,怎么可能!”有的时候,这些弱点已经明显到无法否决的地步,但是我们心里的缓冲带会让我们很快把它忘掉。我就认识这样的人,他上一次能够说出自己性格上的主要特征,等到下一次再见面时,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他记得的时候,是一副模样:不记得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好像完全没有说过一样。你的主要特征必须你自己去接近。如果你自己感受到了它,你会知道。如果只是让别人来告诉你,你总是记不住。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观察自身性格上的细微差异时,总会感到困难。朋友们往往比我们自己更容易发现我们的性格特点。人的绰号往往就是这些特征的暗示,它往往会成为解读某人内心世界的钥匙。我们性格的主要特征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偏差,就像打保龄球一样,这种偏差让我们很难打出直线球。性格的主要特征源于人性七宗罪中的一种或更多,不过主要是自恋和空虚。个人的意识越清楚就越容易发现它,而发现这样的特征,也能增强各人的意识。已经形成的性格“性格”(personality)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和“个性”(self)是相同的。在精神研究中,性格也被称为“自我”(ego),也有“错误的个性”(false personality)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为了区分葛吉夫所说的“本性”(essential nature)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性格”。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本性与我们所形成的性格是不同的,这是神圣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本体(essence)被描述为“个人自己拥有的”,使我们与生俱来的潜质,而不是我们通过自身的教育、思想和信仰所获得的。在本体里,我们就像没有长大的孩童:我们的思想、感情、直觉没有冲突;我们对周围环境和他人都充满了信任;我们做出正确的动作;我们毫不犹豫地区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作为成人,我们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产生一种与周围世界通灵的感觉。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凭直觉感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就已经了解了一切;我们的身体在大脑做出反应之前就自己做出了动作;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在说些什么时,我们就听见自己说出了意思不到的事实。我们与世界存在一种直觉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建立在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质上。这是一种非常流行,但却没有得到证实的观点。大部分吸引人们挖掘更高潜能的教义都接受这样的观点,而且这些理论普遍认为,在人的自我发展中,性格是阻碍本体的。这些古老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让身体的能量和内心的注意力保持稳定,并且通过他们感受本体与环境和他人的联系。只有本体的体验完全取代了“我自己”的意识,也就是说,当我们忘记了“我自己”的存在时,这样的体验才是完全的。在本体的体验中,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个人的想法”或者“我个人的感觉”。换言之,我们将抛开成年人的性格,重新回到孩童的内心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的性格还没有形成。“九型人格”的九角星图说明本体的存在包括了九个方面,每个方面的现实途径都有所不同。你要寻找本体的某个方面,正是因为这个方面的缺失让你感到痛苦。比如,如果你长期处于畏惧状态,很可能是因为你的本性中失去了孩童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信任;因此,寻找勇气就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动机。我们时常会抱怨自己变成了机器,我们的生活变得机械化,我们开始不认识自己了,我们遗失了自我的某种本质。“我对自己的习惯感到厌烦!”“我想重新开始生活。”这样的表述都在暗示着我们自身的机械行为已经让我们远离了潜在的自我。如果我们能够让自己的行为脱离自己的习惯,那就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内心的观察者。“生活很无聊!”“我厌烦了我自己。”这两句话和前面的两句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吗?有,时注意力的放置。同样,“我生气我居然忘记自己在做什么”和“我看着自己对她发火”,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关注点也不同。前一句话说明,生气的感觉已经取代了观察的能力,而后一句话则说明观察的意识依然存在。“我感受我自己”,这是一种在我们与自己分离时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伴随着人们“发现自己”、“发现真正的自我”的希望。它能够唤醒人们与自我的联系。这种对自我的寻求,根据个人愿望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有人希望重新获得孩童的安全感,有人希望得到伴侣的关爱。这种寻求的动机,是因为人们不满于平常生活,新网在人类本体的某一具体方面得到满足。“我想知道如何去爱他人。”“我想减轻我的负荷。”“我想获得行动的勇气。”这就好像我们自己的某个方面早早期生活中受到损害,这种损失让我们知道自己该去寻找什么。对遗失的本质的寻找,鼓舞着我们,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生机。我们感到精神问题,才会去寻求心理治疗;我们感到了痛苦,才会去接受冥想练习。我们会有不同的性格,因为我们必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存活下去。孩童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现实,与他们本体上对环境的信任产生了矛盾。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个人性格的发展,正是为了保护原有的本体,免受物质世界的伤害。也就是说,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本体中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受到了威胁,于是孩童必须保护自己,以免受到更多伤害。这种建立防御机制来保护受威胁的本体方面,也被称作“本体联系的遗失”(the loss of essential connection),或者“本体坠落”(fall from grace)。根据发展心理学得观点,本体联系是生命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童十分依赖于母亲和环境,他们的感觉非常敏感,他们与他人和环境没有隔阂。幼小的孩童无法区分他们自己和他人,他们没有保护自己的防护系统。随着孩童的成长,他们会在早期的家庭生活中产生一个独立的自己。不过,西方的心理学研究对于早期的意识状态并不重视,也不强调与原有本体的联系。不管从哪一种观点来看,我们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智慧、兴趣和防御系统。最终,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我们已经形成的特质上。而且随着注意力的转移,我们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本体联系被渐渐遗忘,被归入到无意识的生活中。取代本体联系的东西,就是传统精神研究中所说的“错误性格”。这是一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想和信仰,是我们通过模仿我们的父母,减少我们的受到的伤害,学习伪装自己而形成的。但是作为成人,我们依然会与我们记忆中的本体保持某种联系,我们会记得“当我高兴的时候”,“当我毫无畏惧的时候”,“当我拥抱爱情的时候”。不仅如此,我们知道那种本体的特质依然存在于无意识的状态中,一位身为成人的我们,偶尔也会碰到它们,当我们“脱离自己”,或者拥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当我们的注意力从内在联系转移到本体上时,我们就抛弃了我们的特性,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这个从来没有让我们获得完全安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人们寻妖有成功的防御系统来保护自己,这很自然会与本体产生矛盾没因为在本体中,我们与环境和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可以高度感知,但又毫无防范的和谐关系。不过,一旦我们已经形成的性格开始弱化,我们就会听到一种回家的呼唤,我们“找到真正自己”的希望就被唤醒了。重新找到我们与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本来关系,这个过程就像一条回家的路,走这条路需要我们把成熟的性格和对本体的感应能力融合起来。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成人所具有的成熟智慧和技能,来发挥我们本体的潜能,为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在苏菲教中有一句名言,阐释了人的性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句话是:“带着你现有的记忆和理解,去成为你之前的你。”潜藏的激情“九型人格”表明了情感生活中的九中主要特征。他们和天主教中的七宗罪是对应的,另外在3号角和6号角增加了欺骗和害怕。这些情感习性是在天堂坠落到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也就是“本体坠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也可以被看作孩童的早期家庭生活给他们的情感世界留下的阴影。如果孩童的成长过程良好,他们心中这种感情的阴影就会被慢慢磨损,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倾向存在。但是如果心理问题十分严重,某一情感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