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及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古代故事及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古代故事及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古代故事及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古代故事及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故事及文言文阅读(一)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遽(j):急忙、立刻。 契(q):用刀子雕刻。契者:雕刻的地方。 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1. 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涉( ) 其( ) 坠( ) 止( )2. 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3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 4你觉得故事中的楚人糊涂吗?用两三句话写出你的观点。 5咱们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二)徐庶走马荐诸葛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鼎鼎有名: 喜出望外: 心绪如麻: 2、在文中内加上合适的标点。3、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找出写下来。 再试着写两个: 4、照样子写词语。鼎鼎有名: 心绪如麻: 5、短文选自古典名著 ,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 、 、 。这本书的作者是 ,有许多成语都出自于这本书,请写出三个: 、_ _、 。再写两个出自于这本书的歇后语: 、 。6、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7、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三)白居易怒打行贿人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ch chi)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二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hu hu)然。白居易厉声喝(h h)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四十大板!”众百姓看了都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至于那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j j)贫苦百姓了。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旁敲侧击: 。啧啧称赞: 。3、你能写两个和“耳聪目明、旁敲侧击”结构一样的词吗? ( ) ( )4、本文主人公是 (朝代)诗人白居易。他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诗句是 , 。5、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6、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息:呼吸时进出的气;消息;停止;休息;滋生、繁殖;利钱、利息。 息怒( ) 息息相关( ) 信息( ) 作息( )7、读了本文你想到了用哪些四字词来形容白居易? 8、你还知道有哪些像白居易这样清正的历史人物或著名人物?结合生活谈谈你的感想? (四)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 1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3 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 4 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 答:_ 6. 下列语句,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