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石喻人,以石寄情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人类钟爱山石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这不仅因为人类发展史上经历过一段石器时代,还因为大自然山石造型的传神趣味,有独特的魅力,在自然的山水中,有人的意志、意境所在,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1置石石材的种类及分布宋代杜绾撰写云林石谱就已记录了116种石材;明代林有麟著有素园石谱,记录了百余类石种;明代计成根据石材的不同石性及造型特点,分门别类对石材进行归纳简述,在园冶中共收录了15种山石。长期的造园实践中,人们置石常用的石种大致如下:江苏武进县山中奇石属石灰岩类,纹理优美,色泽柔和,气势浑厚,颜色有暗红、灰白、灰黑,最适合室内造景。湖石主要产于江浙一带。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适宜特置或叠石。灵璧石石灰岩类,产于安徽灵璧县。颜色有深灰色、白、红等,是一种较高档的石料,适宜特置。石笋变质岩类,产于浙赣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常作点景、对景用。宣城白石产于安徽宁国县。色白犹如积雪覆于灰白石上,出土时表面有铁锈色,若干年后会逐渐变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很适于作冬景的造型。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县。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黄石主要产于常熟虞山。其石形体顽憨,棱角分明,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主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光形效果。化石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植物化石,如:硅化木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深圳就建有专门的化石公园。九龙璧俗称“华安石”产于福建华安县九龙江畔。形体浑圆,颜色为棕褐色,具光泽且有白色条纹,是草坪中置石或作为器设的上等佳品。人工塑石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但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2置石的选石要点(1)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未经切割过,并显示出风化的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样的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2)最佳的石料颜色是蓝绿色、棕褐色、红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调。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属色彩容易使人分心,应避免使用。(3)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4)石形选择自然形态,纯粹圆形或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石头或经过机器打磨的石头均不能用。(5)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部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6)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应该:“是石堪堆”。就地取材,随类赋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为可取。置石造景不应沽名钓誉或用名贵的奇石生拼硬凑,而应以自然观察之理组合山石成景才富有自然活力。总之在选石过程中,应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应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建筑物的体量、外部装饰、绿化、铺地等诸多因素,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以少胜多,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形成自然和谐美。3置石在园林中的作用(1)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2)置石的石材纹理及色泽在环境中可起到点晴作用,使建筑空间层次感及深度得以加强。(3)在园林绿地竖向设计中,置石常作为“谷方”,既起护坡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又有造景起势之妙。(4)置石可分隔空间,特别是分隔水面的空间,既不一览无遗,又可丰富水面景观。(5)置石与园林建筑结合布置时,常见以下几种作用:山石踏跺蹲配;山石抱角和镶隅;粉壁置石;古建筑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此外,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云梯、台基、支礅和镶嵌门窗。其变化之多,不胜枚举。(6)在江南园林中经常运用山石来堆砌花台,它既可以使花台的形体随机应变,小可占角、大可成山,成自然之趣。又可避免某些地区因地下水位较高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为观赏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同时又将花卉提高到合适的观赏高度,便于观赏。(7)很多园林中的纳凉器具就是散石组合而成,这也是我国园林中的传统做法,它不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又可以与造景密切结合,特别是用于自然式布局的园林绿地,很容易与周围的环境取得协调。4置石的布局要点造景应目的明确,格局严谨、手法洗练、“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散中有物、寸石生情。5置石的常用方法特置、对置、群置、散置。6置石的布局原则这里介绍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置石例子:日本匠师相阿弥在京都龙安寺前庭分组安置了15块石头,每组分二、三、五块不等,从任何角度观看,总是只能看见14块,这一作品很有独到之处,耐人寻味。它说明布置一组置石时,必须反复推敲,认真思考所处环境(包括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等)、石头的形状、体量、颜色等诸多因素,艺术性地处理石头的平面及立面效果。也就是把完全不同的东西(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石头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一个统一的空间,典型化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1)平面组合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石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直线排列。(2)立面组合从视觉上看,立面的效果比平面效果更为直观,更能体现置石的自然性和趣味性。要力求石块组合的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赋予自然特性的自由。两块石头的组合应该是一高一低;两块以上的石堆应是几块石头的顶点形成一个三角形或者可以被看成在同一立面上几个三角形所形成的三角形组合。但多个石堆的组合并不一定产生一个主峰点,这个顶点往往被省略,这样可以留给游者去发挥各自的想像力,以增加置石的趣味性和吸引力。(3)三块以上石头的组合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奇数的石头成群组合,如三、五、七。这样的石堆往往通过被分割成两、三个小石堆。如:若使用七块石头,它通常被分为三、二、二的3组石堆或二、三、二的3组石堆来组成。(4)置石的放置应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应埋入水中或土壤中使其仿佛生长出来似的。若是一块石块只有基部的一角插入土壤里或水中而看起来仿佛就要倾倒,容易产生紧张感,并使整体置石缺乏稳定性,这样处理石块是不合理的。绝对合适的放置是不可能的,只有靠长期积累的经验来认真考虑。(5)置石在园子内的合理位置一般安排在园子视线的焦点位置上,起点睛作用,但一般不放置于园子的中心位置,而是要靠边一些。另外,石堆一般靠近园子的前部,这样可使人感觉整个园子更为深邃。这样的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水面上的置石,可使水面变得迂回曲折,不至于一览无遗。(6)多方案的比较对照即使我们已选定若干石头来安排一组置石,也不能盲目地直接进行布局,最好是绘制一张草图或利用充气的塑料绑扎成类似于石块的形状放置在实地进行比较,待确定最佳方案后,方可进行实质性的施工。否则,既费工费时,又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7)确定最佳观赏面每块石头都会有一个最佳观赏面,有经验的设计师只要绕石头走一圈,就能确定出并将它安排在置石的正面,以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石组中各石头的最佳观赏面均应朝向主要的视线方向。(8)修饰一组置石布局完成后,可利用一些植物和石刻来加以修饰,使之意境深邃,构图完整,充满诗情画意。但必须注意一个原则:多几分自然,少几分人工,要尽量减少过多的人工修饰。石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人文景观的“意境”多以石刻题咏来表现。石刻可使置石更加超凡脱俗,使游人在园林中融入“画境”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文学艺术的雅趣。石刻必须根据置石造景来决定字体形式、字体大小、阴刻阳刻、疏密曲直,做到置石造景与石刻艺术互为补充,浑然一体,使置石更具人文美、自然美的统一。植物修饰的主要目的是采用灌木或花草来掩饰山石的缺陷,丰富石头的层次,使置石更能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自然过渡。但种植在石头中间或周围泥土中的植物应能耐高温、干旱。如丝兰、麦冬、苏铁、蕨类等植物都能适生于置石的环境中。总之,置石虽然篇幅不大,结构简单,施工技术也没有专门的要求。但要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有独到之处,却并非是容易之事。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置石造景的目的,运用置石的布局特点及设计原则认真对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引言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因而,置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风格特色、发展趋势,探索现代园林中置石的新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对置石与山石景观有着现实的意义。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的置石与山水园林相依相随,在古典园林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并不断的自我完善,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的造园艺术体系。不管是“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帝王宫苑,还是“幽君磊,原非得以,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君,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峰使君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乎于人,以示奇也”的私家园林,都追求山林之乐,对置石和堆山叠石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无园不石,无石不奇,石在古典园林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1.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置石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1.2置石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周围的配景置石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1.3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1. 4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1. 5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1.6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指路石、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我们还可以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也可以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凳、石栏、或掏空形成种植容器、蓄水器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1. 7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常见的用粉壁置石,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门洞透景石,云梯。另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等等。1.8用山石营建岩石园、枯山水园或岩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专类园。 2、 现代园林中山石的选用及布置要点2.1山石种类和选石的要点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置石常用的石种大致如下:湖石,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通空灵巧,适宜特置或叠石。石笋,变质岩类,产于浙赣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带作点景、对景用。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县。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黄石,主要产于常熟虞山。其石形体顽憨,棱角分明,雄浑沉实。化石,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植物化石。人工塑石,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置石的选石要点: 要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例如未经切割,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类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布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应该“是石堪堆”。就地取材,随类赋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为可取。置石造景不应沽名钓誉或用名贵的奇石生拼硬凑,而应以自然观察之理组合山石成景才富有自然活力。 总之在选石过程中,应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要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建筑物的体量、外部装饰、绿化等因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必须从整体出发,以少胜多,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形成自然和谐之美。2.2.园林置石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 现代园林中置石时不同的方法使用的山石数量和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置石得法,运用的山石材料少,结构简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一般置石的布局要点有:造景目的明确、格局谨严、手法冼炼、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比例合宜、假中见真、片石多致、寸石生情。我们在下面从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几种置石的方法分析论述其特点;2.3 特置 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2.2 对置 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2.4 散置 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立面组合要力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的自由。2.5 群置 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布置称为群置或称聚点、大散点。群置常布置在山顶、山麓、池畔、路边、交叉路口以及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与特置山石结合造景。群置配石要有主有从,主次分明,组景时要求石之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石的间距远近不等。群置有墩配、剑配和卧配三种方式,不论采用何种配置方式,均要注意主从分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总之山石的选用及布置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因形就势,目的明确,追求与环境谐调,注重表现自然野趣和朴实的审美效果。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纯净,朴实无华,巧布于环境中,才可增添园林中质朴自然的气息。3、置石与山石景观的艺术再现景石的布置和山石景观的营造,应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对景石的选材、山石景观的造型、意境的创造都要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深入自然,发现山石自然的精彩,创造石材本身自然个性的一面。在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能牵强附会,不能无中生有,应和谐有序,有感而发,认识和掌握景石自然特征与环境协调关系。根据景石不同特征营造不同形式的山石景观艺术类型。3.1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自然地貌景观丰富而奇特。岩性的不同,地质构造不同,地理条件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地貌景观。即使是同一座山、山林、泉瀑也是处处不同。置身其中,常使人惊叹于自然的变幻与无限。但再现自然时,对于山川之美,应有取舍。对于岩石地貌的取材,首先是发现自然的美,然后是搜取值得借鉴的岩石地貌景观素材,形态的组合规律、色彩、纹理等。取舍的依据有三:一是山石景观的周边环境条件;二是艺术创作主题;三是岩石地貌景观的特征。3.2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现实生活虽然生动、丰富,却替代不了艺术美。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按客观的规律和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去创作,包括造型和造境。探索空间捕捉形式,靠形象的魅力感染观者。对自然山石景观的概括、提炼甚至取舍、重组,在这一过程中,客观形体的特征被典型化,甚至通过夸张、变形处理,使其特点更加突出并根据创作意图及环境条件,把山体的各局部形态进行重组,使营造的山石景观既不拘泥于客观形体的具体特征,又不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同时,把自然的山石气质、灵性表现出来,使观者在直观的艺术感受中得到强烈的印象。 3.3意境式山石景观或称散点式山石景观“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一卷代山、一勺代水”,山石的自然特征往往给人以抽象的意境,被注入情感启迪观者的联想。在环境营造艺术中,有时一块石或一组石足以引起人们的无穷的遐想,溪流、海滩、山峦、丘壑任人神游。3.4抽象山水式山石景观中国园林假山,无论是现存的古典假山还是现代假山,虽然是对自然的概括和提炼,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但造型却多数是具象的。通常还有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经过抽象山水造型从具体的形态逐步过渡到反映设计者主观意识的高度形式化、概念化的形态,不再具有客观对象的具体属性和细部,但同具象造型一样,表达了所反映的物象的内在气质及个性。抽象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的综合凝炼,是相对具象而深入人心灵深处的艺术表现抽象山水的创作,大多是出于与人工硬质环境的协调,同时又创造了别具一格、富有时代气息的山水景观。在置石与山石景观艺术的创作活动中,置石与山石景观的艺术再现是一个复杂且具体的问题。它涉及创作者对自然地貌景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涉及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涉及当代的审美情趣,也涉及堆山材料、施工技术等等。如可取山川之精粹,如何概括、提炼、组合,最后明确山石景观之布局、创造山石景石之造型、气势等等。由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协作,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指导理论,以自然山水、岩石地貌为创作蓝本,共同创作有时代风格的山石景观。置石与山石景观在环境当中,不会孤立存在,为了有利于山石景观意境的表达与深化,应将植物、建筑、理水、岩画、雕刻等艺术手法纳入山石景观营造艺术当中,加以映衬。这样意境表现才更加丰富,更加动人。4、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及发展趋势4.1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迅速扩大,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工业化带来的后果,反思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净化城市空气,改善人居环境,以利于人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健全的环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园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园林。园林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少用硬质景观。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在现代园林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但由于置石组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因此,它在现代园林中也具有重要的构景作用。所以,置石也应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置石。置石常结合植物、水体、建筑、道路与广场、地形组成各种园林景观。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和推进新技术应用为目的进行置石。现代园林置石一些共同的风格与特点:追求与环境谐调,注重表现自然野趣和朴实的审美效果。用石简洁,择要处而置,提倡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置石形式“置”多于“叠”,石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竖向的叠、垒。置石追求神似,也擅于拟形象物,增添情趣与活力。在空间上表现简洁、明朗,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的结合。注重意韵和情调的表现。常在大范围、大面积的植物造景或以植物造型为主的环境中点缀置石,创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观。因地制宜的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4.2 现代园林置石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园林置石越来越适应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置石作品,与其他物质要素紧密结合,以求共同建造优美的富于生机的自然景观,创造清新宁静的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置石中。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正在现代园林中兴起。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石材,节省开支。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承重条件受限制的地方,如屋顶花园。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解决这个缺点,可用少量天然石材与塑石配合进行造型设计,用植物进行修饰,真中含假,假中有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项目保证合同示范文本参考
- 2025年度房地产租赁管理咨询代理合同
- 2025年厂房租赁合同标准化操作指南
- 2025年版通信设备维修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2025版师徒结对知识产权合作研发合同范本
- 2025版日化用品原材料国际采购与关税减免合同
- 2025版事业单位实习财务审计人员实习合同范本
- 政府与企业安全合同范本
- 景区小木船租赁合同范本
- 服装店店铺入股合同范本
- 中建挂篮悬臂浇筑箱梁施工方案
- JCT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创业的励志格言80句
- 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人工流产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评定纠正措施落实记录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监理工程师之合同管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中国石油酸化缓蚀剂标准模板
-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