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doc_第1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doc_第2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doc_第3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doc_第4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论文免费下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作者:康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眼科,山东 淄博 255036【摘要】 目的:比较在不同部位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造影效果。方法:使用NiKon NF505眼底荧光造影机,对4 152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时,将荧光素钠注射部位由肘静脉改为手背静脉。此法所用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为0.5518规格,药剂的注速为46 s。注射、拍照需由2人分别操作减为1人操作。结果:手背视网膜循环时间平均为20.2 s,比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略长,但造影结果不受影响。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改良方法采用手背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安全可行,工序简化,有利于患者。【关键词】 眼底 静脉 手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Observation on the modifie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KANG Ping, GAO Donghong, YAO Xue, YU Xiaohui(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Zibo Central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Zibo 25503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using different infusion routes of the contrast. Methods: Four thousand and one hundred fifty two patients underwent FFA using Nikon NF505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device.The puncture site of contrast infusion was shifted from anterior arm which was used conventionally to hand .The mode of the disposable needle for intravein was 0.5518, the speed of contrast infusion was 46 mL/s. All procedures, namely contrast administration and photographs taking, once usually done by two persons, were completed by one. Results: The mean circulating time of the infused contrast from hand to retina was 20.2 seconds, which was slightly longer than that of anterior arm to retina, the effect of imaging wasnt impaired.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method of FFA is safe, feasible, simplify and beneficial to patients.KEY WORDS Fundus of the eyes; Vein; Han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已广泛应用临床几十年,其操作方法是一人注射荧光素钠的同时,另一人进行眼底造影拍照,注射部位在肘静脉。从19912000年我们一直用这一方法,体会到这种方法有两大缺点:一是浪费人力;二是给患者带来不便,因为在肘静脉注射时患者需要脱衣服,这在冬季和行动不能自理者都很不便,再者肘静脉注射时患者的体位不宜配合造影拍照。因此,从2000年4月2007年3月改进了检查方法,得到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4月2007年3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4 152例患者。男性2 306例,女性1 846例,最小年龄为12岁,最大年龄为89岁。1.2 造影前准备了解病史,必要者进行血压、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双眼撒大瞳孔30 min。将1%浓度荧光素钠5 mL由右手背静脉处注入体内,观察15 min,无异常者行造影检查。1.3 造影方法首先用NikonNF505眼底荧光造影机,尼康Coolpix4500数码相机(413万像素CCD,蔡司镜头,4倍光学变焦,81/2 300 s可调快门速度)拍照眼底彩色照片,然后将0.5518规格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刺入患者左手背静脉并固定。一切准备好后,操作者右手推注荧光素钠,荧光素钠的量为20%浓度3 mL,在46 s内推完,同时左手计时,荧光素钠被推注完时,再次计时,连续拍照直到静脉充盈,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拍照。1.4 造影后处理对轻度反应者不予处理,如一过性恶心,咳嗽,喷嚏等。对严重过敏者应及时处理,如喉头水肿、全身浮肿。2 结果4 152例没有拍到动脉期者为498例,约占12%。有效病例为3 646例。不同循环时间的例数及百分比为:8 s(73例)占2.0%,10 s(74例)占2.0%,12 s(169例)占4.6%,14 s(270例)占7.4%,16 s(415例)占11.4%,18 s(747例)占20.5%,20 s(622例)占17.1%,22 s(416例)占11.4%,24 s(209例)占5.7%,26 s(206例)占5.7%,28 s(149例)占4.1%,30 s(93例)占2.6%,32 s(71例)占1.9%,34 s(36例)占1.0%,36 s(29例)占0.8%,38 s(15例)占0.4%,40 s(13例)占0.4%,42 s(11例)占0.3%,44 s(11例)占0.3%,46 s(9例)占0.2%,48 s(8例)占0.2%。手背视网膜循环时间以16,18,20,22 s为最多。8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手背视网膜循环时间超过48 s者除外。手背视网膜循环时间最短者为8 s,最长者为48 s。平均为20.2 s。3 讨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用于临床已半个多世纪,其造影机、照相机已更新换代多次。操作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最早的方法是注射荧光素钠时,让患者手臂向外转,并抬至水平位,避免锁骨下静脉血流受阻,注射器上按大号注射针头,在肘前静脉直接注射,注速要求为4 s左右,以防染料被过多稀释。因为有人认为1,荧光素由肘前静脉到达眼血管之前将被稀释600倍。由于高浓度荧光素溶液色棕红,刺入静脉时不宜辨认回血,故用注射针头刺入肘前静脉时易将荧光素液注射到血管外组织。为了减少这一弊端,人们将注射针头改为三通式,连接2个注射器,一个内装高浓度荧光素液,一个内装1%荧光素稀释液。方法是注射时先打开稀释液开关,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稀释液10 mL注入;待1015 min患者无反应,再打开高浓度荧光素液开关,快速将药液推入。此方法虽然减少将荧光素液注射到血管外组织机率,但也有不少缺点,首先是2三通针头的消毒问题,其次是患者要坐在造影机前面,做好一切造影准备,在注射针头刺入肘前静脉并滞留状态下等待15 min,这给患者带来很大不便。另外,在患者较多时不能充分利用时间,必须是一个患者试验、造影全部进行完后才能再给下一位患者进行检查。自19912000年我们改为在注射器上按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将1%浓度的荧光素稀释液5 mL由手背静脉推注体内,然后拔取注射针,15 min后在肘前静脉,4 s内注射20%浓度的荧光素液3 mL,进行造影检查。这样可以避免针头消毒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使多位患者同时等待试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缺点是给患者进行2次静脉注射,同时行肘前静脉注射时患者要脱上衣,这在冬季和行动不能自理者都很不便,另外造影时需2人操作,一人注射药液,一人拍照。从2000年4月1日开始,我们将稀释液和造影液的静脉注射部位都改为手背静脉,稀释液注入右手,造影液注入左手。因手背静脉较细,故用同一规格(0.5518)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工作人员由2名减为1名。通过3 646例检查结果显示,我们的改良方法,除了给患者2次静脉注射外,推药时间略有延长(46 s),避免了上述其他方法的缺点。手背视网膜循环时间平均为20.2 s,比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略长3(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为1015 s),其造影结果不受影响。各种检查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