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交口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山西省交口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山西省交口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山西省交口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目标导航】理解并记忆:哲学上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含义及特征 运用: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怎样认识和把握规律【问题导学】-带着问题,研读教材,落实问题一、 1、哲学上运动的含义是什么?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二、1、规律的含义是什么?2、简述并理解规律的特征?3、在生活和实践中,我们怎样对待规律? 【知识补充】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1)人能够认识规律。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并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2)人能够利用规律。主要体现在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知识构建】高二政治(必修*4)技能训练学案编号 008 时间:2013-3-03 主编: 周李强 审核 班级 姓名 第二单元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目标导航】1、选择题:要求通过选择题解答,锻炼分析材料与找准答案能力。2、论述题:要求通过主观题分析,总结答题方法。【基础题组】答案 得分 1、(高二宁波检测)“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2、“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中。”这句话是说(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a. b. c. d.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4.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北半球水的漩涡是逆时针旋转的。但由于其他外力的作用,如水冷热不均、水本身的流动等都可能会造成漩涡的反方向旋转。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 b.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c.物质运动的规律是普遍的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5、“天人合一”是太极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我们(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 b. c. d.6、据调查,我国目前正在遭受着盲目引进物种的伤害,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随处可见水葫芦、飞机草、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入侵者”制造的“麻烦”。这启示我们( )a.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必须认识和改造规律,造福人类c.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c.必须充分利用规律【拓展题组】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修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千米。材料二 新华社报道,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省立足资源承载能力谋发展,2011-2015年,将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草)、石漠化治理、天然资源林保护等重点工程,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融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中,增强可持续能力。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检测题组】 答案 得分 1、(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0)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 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 b c d2、(广州市模拟题)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人们的理性规定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定规律c.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上帝创造的3、(江苏单科)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欢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常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话/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无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反思小结】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参考答案【基础题组】bdadbc【拓展题组】本题考查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从“怎样”角度回答问题,要注意找准答题的角度。本题应该从正确处理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上寻找答案。答案:(1)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