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业务开放平台介绍.doc_第1页
OTT业务开放平台介绍.doc_第2页
OTT业务开放平台介绍.doc_第3页
OTT业务开放平台介绍.doc_第4页
OTT业务开放平台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TT TV业务开放平台技术规范OTT业务开放平台方案设计和对接规范中国电信江苏公司2013年12月文档变更记录版本编号版本日期作者说明1.02013-12-27CJC拟定初稿1.12014-1-3CJC增加CDN3.0对接1 前言互联网电视开放式支撑平台(下文起简称“互联网电视平台”)是在业务互联网化、终端智能化的背景下,为中国电信开展开放式电视屏业务提供的支撑平台,平台可满足电信体系内采用传统流程开展业务的需求,又可为业务社会化发展提供服务。本平台由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自主研发,本平台的对接处理流程和技术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如中国电信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技术规范有矛盾,按此技术规范执行。2 适用范围本文对OTT业务开放平台的基本架构、功能模块、处理流程、扩展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产业链各方与电信运营商就OTT TV开展合作进行了整体介绍,并可作为技术人员从事相关研发工作的参考依据。3 缩略语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BMS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业务管理系统BOSSBusine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持系统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EPGElectronic Programmer Guide电子节目单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连网组管理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OTT TVOver The Top TV开放互联网电视PPVPay Per View按次付费观看RSARivest Shamirh Adleman公开密钥密码体制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PService Provider业务提供商STBSet Top Box机顶盒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WSDLWSDL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4 OTT TV系统概述4.1 OTT TV概述智能电视(OTT)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面向机顶盒、一体机、手机、PC、PAD等智能终端提供IP视频和增值业务应用的服务形式。OTT 是Over The Top 的简称,即基于互联网传输视频服务,其服务独立于具体的网络,既可以在电信的宽带网络,有可以在开放的互联网络,还可以在NGB、智能电网等新兴宽带网络上传输。4.2 OTT TV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OTT(也即中国所称的互联网电视)有3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是欧洲的兼顾传统广播电视与OTT服务的HBBTV模式,第二种是完全以互联网架构为基础的美国开放式OTT模式,第三种则是中国所形成的强调内容监管的可管可控模式。 对中国OTT行业而言,内容的可管可控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不可能像国外OTT的发展一样各个环节都开放,内容的监管是必然的。广电总局采取了牌照制方式来实现对OTT的可管可控,由广电总局认可的集成牌照方负责提供内容播控,且互联网电视与牌照方客户端完全绑定,通过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对客户端实行控制和管理,围墙式花园管理意味更浓。4.3 OTT TV产业链角色1、平台网络运营商主要负责系统的提供和网络管理,根据市场需要,可以将相关的网络资源和系统资源出租给其他组织,并进行管理。平台网络运营商管理其用户(普通用户、集团用户)、产品/套餐、广告管理、EPG 等。并对业务系统进行设置,如:帐户周期、管理员权限、软硬件参数等。2、业务运营商组织业务运营,发展使用用户,向用户提供业务和服务而获得收益。业务运营商使用平台网络运营商提供的资源及支撑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3、服务/内容提供商向运营商提供服务系统和节目内容。通过和运营商合作,达到自己的收益。由平台网络运营商创建维护。SP/CP 创建时平台网络运营商分配一定的入口给SP/CP,用于展示其内容。SP/CP 与业务运营商根据协议来进行收益分成。4、终端用户享受业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和服务并向业务运营商支付费用。在业务运营商系统中开户,并属于一定的用户组。4.4 OTT TV网络知识OTT TV业务基于公共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所有视频通过单播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单播是利用一种协议将IP数据报从一个信息源传送到一个目的地,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IP单播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同时双方具有相对固定的IP地址。IP单播传输是以太网传输中的主要使用方式,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并且http、smtp、ftp 和 telnet 都作为 TCP 传输协议在网络中以单播的方式工作。单播的特点是每个终端都占用一定的带宽,当带宽占满之后,其它终端就无法连接至服务端。4.5 OTT TV网络架构OTT TV业务分省落地系统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部分子系统需视具体商务条款确定。 由上可看到,平台建设联调一期主要工作为:本地播控及CDN能力建设、本地OTT支撑平台建设、牌照方终端及EPG系统与电信OTT开放平台对接。5 OTT平台介绍互联网电视开放式支撑平台(下文起简称“互联网电视平台”)是在业务互联网化、终端智能化的背景下,为中国电信开展开放式电视屏业务提供的支撑平台,平台可满足电信体系内采用传统流程开展业务的需求,又可为业务社会化发展提供服务。互联网电视开放式支撑平台可面向各地运营互联网电视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部署,具备业务统一接入、集中运营,为各地上线互联网电视业务提供一体化支撑服务。5.1 平台基本结构互联网电视平台基本逻辑结构如下图所述:图1.1 互联网电视开放式平台逻辑结构图互联网电视平台分为门户管理、业务管理、智能终端服务、计费管理、SP管理、运营服务6个基本功能模块。5.1.1 门户管理提供互联网电视平台各类用户对平台分权分域管理服务。门户管理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接入形式,方便各种人员进行自维护操作,主要包括:管理员门户、CP/SP门户、客服人员门户。 运营商门户面向运营商管理员提供人机接口,通过统一的WEB的管理界面对互联网电视各项业务进行管理。 CP/SP门户:可自查询、修改帐号信息(修改后的帐号信息需通过运营商管理员审核后才可生效);可进行上传、管理内容信息;可对产品、业务、内容信息进行发布和管理(新增的业务、产品、内容需要运营商管理员审核,待运营商管理员审核、配置、测试通过后,才可投入正常的运营);可查询自身产品订购情况、结算分成信息。 客服门户:为客服人员提供平台的业务管理及查询功能:可查询用户基本信息情况、订购关系,已订购业务,取消退订业务,修改用户信息等。5.1.2 业务管理提供互联网电视业务运营时所需的各项功能。 用户管理:提供对本地互联网业务用户基本信息的管理功能。 业务认证:为互联网电视用户使用业务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保障用户业务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业务鉴权:互联网电视用户使用增值应用时为业务提供鉴权服务,用以鉴别该用户是否已订购该增值产品; 计费策略:为互联网电视增值业务运营进行支撑。电信管理员可建立计费策略(包括按次计费、按时段计费、包月计费等策略),亦可授权给合作伙伴建立计费策略。通过计费策略可以实现平台增值业务的计费; 产品管理:为互联网电视增值业务运营提供支撑。电信管理员可建立增值产品(例如:最新电影5元订购产品、电视阅读10元包月产品等),建立增值产品并审核通过后,互联网电视用户即可在电视屏幕上通过订购增值产品享受相关服务; 套餐管理: 账单管理:提供用户使用互联网电视业务清单(包括订购信息)的查询管理服务; 订购管理:提供互联网电视业务清单(按产品、终端、SP维度)的查询管理服务;5.1.3 智能终端服务为互联网电视终端提供接入支撑,以满足在互联网电视终端智能化情景下的运营需求。 终端认证服务为各类智能终端提供接入平台的认证服务,用以鉴别终端是否合法、可否正常使用电信互联网电视业务。 统一桌面服务为本地提供智能终端开机桌面的统一定制,本地可通过开机桌面占据互联网电视业务第一级入口。1)分权分域管理管理平台应支持创建、删除管理域,每个管理域代表可管理的范围,以地域(全国、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单位。在现阶段,管理权限被划分为全国管理员、省级管理员及地区管理员三级。管理平台应支持为管理域分配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包括对平台需要授权各功能的增删查改等权限;每个角色内的权限避免冲突。管理平台应支持将用户帐号归属到不同的管理域;每个用户于所在的某个管理域内只有一个角色。2)主题及换肤管理通过平台发布新主题或皮肤,包括主题或皮肤的:名称、说明、上传、缩略图等内容,对所有主题或皮肤进行增删改查操作。3)公告管理通过平台配置发布智慧家庭的公告信息,包括发布新的应用,程序更新优化等,公告内容包括公告名称、公告内容、公告有效时间、公告图片、公告链接等。4)广告管理广告管理主要用于向广告主提供在应用中植入图文广告的功能,并可以针对不用的应用使用不同的投放策略。同时,平台支持对于广告播放次数等数据的统计。5)推荐管理运营人员可登陆平台对于推荐位的图片、文字说明等进行更新,并配置该推荐位所对应的应用、栏目、节目等所需启动的智能机顶盒上的应用包名及详情URL地址。6)视频管理运营人员可登陆平台对于某个模板中视频播放窗口所需要播放的视频内容播放地址进行配置。 应用商城应用商城的应用管理主要是向应用开发者、AP、SP提供已开发完成的TV应用的上传、管理,以及系统管理员对于应用开发者等已上传的应用进行测试、审核、发布相关功能。1)应用唯一性管理应用开发者上传一个应用前,需要由应用商城为该应用分配一个AppID,并将此AppID作为该应用的唯一标识。AppID不仅可以作为应用的唯一标识,还可以作为应用下载后的使用、广告投放、付费等SDK调用时的输入参数。2)应用上传主要用于向应用开发者,如SP、第三方个人开发者等提供应用的上传功能。平台应向应用开发者提供登录、应用管理等的Web界面,允许开发者通过该界面实现已开发完成并以APK形式打包的应用向TV应用商城的上传,以及对于上传后应用在平台内部的发布、下线等管理功能。3)应用测试面向应用开发者及系统管理员提供的应用测试功能,由于目前大部分APK的应用是面对手机提供的,但对于TV终端来说从分辨率、操作习惯等各方面均与手机存在差异,因此TV应用平台应提供应用的测试功能,供开发方及系统管理员验证上传的应用是否在TV上可用。TV应用商城应用管理模块应向应用开发者、系统管理员提供应用测试的在线或离线测试环境,以供进行面向TV的应用的可用性测试。4)应用审核对于应用开发者上传的已通过应用可用性及内容合法性测试的TV应用,具备权限的系统管理员还应该对于应用进行合法性的审核验证,通过TV应用商城提供的在线或离线测试工具验证面向TV屏的应用在内容上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无不良内容及信息。通过系统管理员角色审核过的应用才可以进入待发布状态。5)应用发布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应用管理模块,在线对于TV应用进行管理,包括对于应用的上线、下线、删除等相关发布管理功能,只有通过系统管理员测试的应用才能够通过应用管理功能模块进行发布,并最终在展现门户被用户订购。 版本管理服务:为与电信合作的互联网电视智能终端、APK提供统一业务版本管理、在线升级服务。5.1.4 计费管理为互联网电视业务计费提供支撑服务。 BSS计费:通过电信营业厅受理的用户,直接通过BSS开户的帐号落话单计费(需要与本地IT支撑系统对接)。 宽带托收:互联网电视开放式平台,可为电信宽带用户提供在线业务开通服务,用户毋须至营业厅也可完成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开户受理。通过此种方式受理的用户,计费通过电信宽带进行托收(需要与本地IT支撑系统、Radius对接)。 手机托收:对于互联网电视增值应用,可通过电信手机话费托收(平台与集团ISMP对接,提供相关费用收取服务,并统一提供收费话单)。 第三方支付:对于互联网电视增值应用,平台可通过银联、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手段进行付费(平台提供第三方支付能力,并统一提供收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