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doc_第1页
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doc_第2页
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doc_第3页
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doc_第4页
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莆 田 学 院毕 业 论 文题 目 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 学生姓名 吴 跃 锋 学 号 610501104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 061 指导教师 林 国 建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2作者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宋体五号字,居中)目 录一、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1(一)完善税收体制,保证税收权益 1(二)弥补财政赤字,转变经济结构 2(三)调节贫富差距,发展公益事业 2(四)提高精神文明,促进反腐工作 3二、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3(一)具有足够的遗产税的征收税源 3(二)具备相关征收法规和征管能力 4三、我国遗产税制度的设计构想 5(一)税制模式的选择 5 (二)纳税义务人 5(三)征税对象 5(四)税率 6(五)扣除、免税项目 6(六)税收征管 6四、开征遗产税应注意的问题 7结束语 7致谢 8参考文献 8附录 9 吴跃锋 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浅析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吴跃锋(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姜红仁)摘要: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而我国因为各种原因至今未开征。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完善税收体制,保证税收权益;弥补财政赤字,转变经济结构;调节贫富差距,发展公益事业;提高精神文明,促进反腐工作。因此我国有必要开征遗产税。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接着从影响遗产税开征与否的经济、社会、法律等条件方面讨论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之后,提出了我国遗产税制度框架设计的设计构想,从税制模式到纳税义务人、税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到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配套措施。关键词:遗产税;可行性;必要性;税制设置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levying inheritance tax, but it has not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Imposing Inheritance tax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tax system to ensure tax benefits, to make up for budget, to chang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o forth. The article at first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imposing inheritance tax in China, then discuses the feasibility of levying inheritance tax form the points of economic condi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w environment which together decide whether to imposing inheritance tax or not. Next, the paper presents concept of designing on inheritance taxs framework, the concept has take the tax system pattern, the taxpayer, the tax rate and so forth into consider. Finally, the article points out some of the methods to help levying inheritance tax. Key words: Inheritance tax; feasibility; necessity; tax system setting 遗产税(Inheritance Tax, Estate Tax),是指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死亡者的继承人或遗嘱执行者所征收的一种税,也称“死亡税”。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在征收遗产税。我国在北洋政府时期就提出要开征遗产税,但由于税源小,没有执行,国民政府有从1940年开始征收遗产税。在中共三大上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已经有“废止厘金,征收所得税及遗产税;每年审定租税一次”的提法;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增设了遗产税;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在2004年9月2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直到2010年3月3日贾庆林在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到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时又有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提出运用“遗产税”、“赠与税”、“不动产税”等税收和其他形式调节收入差距。但是到目前为止遗产税仍未得以开征。一、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一)完善税收体制,保证税收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总体上看我国税制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就列示要征收遗产税,然而未实施。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又新设了遗产税,然而还是没有立法开征。直到目前为止,遗产税还是我国税制的一个空白。但是,一个完善的税收制度,就其实体法而言应当包含流转税类、资源税类、所得税类、特定目的税类、关税类以及财产行为税类。从我国现行的税制来看,无论是所得税还是财产税都缺乏对继承转让进行征税。因此,开征遗产税可以弥补税制中的这一空白,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现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在征收遗产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公民越来越融为一体,这样就不免会出现中国公民继承国外的财产和外国公民继承中国的财产问题。如此一来,有征遗产税的国家对中国公民在他们境内获得的遗产征税和对他们本国公民中国境内继承的遗产征收遗产税,而我国却没有开征遗产税,这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对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的遗产的税收管辖权,从而导致税源的流失,等于将我国政府应征收的遗产税税款无偿奉送外国政府,使我国在税收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损害了我国的权益。因此,从这点看来,开征遗产税可以保证我国的税收权益。(二)弥补财政赤字,转变经济结构在经济意义上,遗产税的开征可以促进我国的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2009年全国共完成税收收入595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同比增收5290.91亿元注:根据2010年2月国家财政部税政司对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数据所做的2009年税收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如果按照世界各国的遗产税在全部税收中所占比例为1%左右来计算,中国一旦开征遗产税,数额将会在600亿元左右。同时,2009年的税收收入构成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这些税种的收入所占总税收收入的比例也是在1%左右,资源税的比例甚至只占总收入的0.57%参见附录表1。 ,有一些未在列的税种如筵席税、屠宰税更是少得可怜。遗产税一旦开征,就足以促使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我国2010年拟安排1.05万亿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2.8%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0年03月06日。这就与国际上通行的马约标准赤字率3%这一国际安全线相差不远了。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居民还是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也为了中国经济的持久高速发展,不得不花未来的钱来扩大内需。遗产税的开征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发展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只能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低端的利润,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内需严重不足。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更看到了这种经济结构的隐患,如果没有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经济,中国也将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危害。在2010年这个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无疑是时代的重要课题。历史上他国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不能在收入分配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及时转型,中国经济就再难继续发挥出经济增长的巨大能力。如果开征了遗产税,一方面,可以弥补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促使人们消费,而不是将钱留存以使传给下一代,从而扩大内需;再一方面,开征遗产税可以使收入分配方面进行重新协调,这样开征遗产税就可以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结构转变做出贡献。(三)调节贫富差距,发展公益事业 开征遗产税所具有的在社会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正是由于开征遗产税具有很深刻的社会意义,社会上才需要开征遗产税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1、开征遗产税可以调节贫富差距。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发展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 0.469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九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P33,2009.11.11。 ,不仅超过国际上 0.4 的警戒线,而且高于127个国家的平均值,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发布的 2008/2009 年度报告数据。地区发展差距与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一方面导致致贫因素更加复杂,缓解贫困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形成不利于减贫的宏观环境,直接影响减贫的进程。遗产税作为一个调节工具就能够比较直接地调节财富分配,缓解两极分化,遗产税的开征可以弥补个人所得税的不足,通过一部分社会财富的转移,对富人和高收入阶层在一定时期聚集的财富进行调节,以达到实现收入再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目的。同时,将部分高额遗产归社会所有,用以扶持低收入者的生 活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可以增加社会弱势群体对政府的信任度,缓解社会矛盾,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状态,避免两极分化加剧。从这点上也可以实现我们“先富带动后富”,以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因此,通过征收遗产税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已势在必行。2、开征遗产税可以促进慈善、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遗产税制一般都规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不征税,国家在开征遗产税时,就将私人给社会慈善、福利、公益事业机构及学术团体的捐赠排除在遗产税的课征范围之外,再加上遗产税高累进税率的作用,越富有的人,交的税越多,这就促使富人们考虑与其缴纳遗产税,不如把钱财捐助到公益与慈善事业上,博得身后名。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夫妇以其慈善之心闻名于世,人们只要一提起慈善家就会想到比尔盖茨和梅玲达,他们身后的巨大名声不能不说与遗产税的征收有关。有报道称注:请参看:比尔盖茨退休后捐款意在何为EB/OL. /f?kz=426085853。,盖茨子女要获得盖茨的500亿遗产的前提是缴纳250亿的遗产税,否则,就不能拥有盖茨的任何遗产。同时,富人在捐款后按照法律规定,其捐款和保险可免缴遗产税。我国著名慈善家陈光标先生也认为开征遗产税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在4月8日的西南大旱的赈灾晚会上,陈光标先生毅然捐出1200万,并且表示要将企业利润的90%都捐赠给慈善公益事业请参看:新华社.我要把自己一生90%的钱回报国家EB/OL.人民网2010年4月9日. /GB/41260/11332791.html。以上的事例充分表明遗产税的开征能起到鼓励私人向社会捐赠、捐献,培养公民关心慈善、福利、公益、教育事业的作用。这对于支持公共事业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四)提高精神文明,促进反腐工作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开征遗产税。开征遗产税意味着政府向居民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即鼓励人们通过劳动提高生活水平,不支持依赖遗产过活。从经济学来看,遗产继承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如果不开征遗产税,听任富有者死亡后把财产传给后代,这不仅会造成新的分配不公,而且会形成寄生阶层,不利于后代能力的培养,背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勤劳致富的宗旨。同时遗产税的开征有利于形成机会公平,富人的孩子由于继承了大量遗产,其成功的机遇也远大于穷人的孩子,征收遗产税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这种差距,让同辈的孩子,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至少在家庭财产继承上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着公平的机会进行竞争。因此,征收遗产税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指向。 2、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反腐工作。在今年正处于国家要进入“十二五”建设前最后一年,国家狠抓腐败问题的这样一个时间上,遗产税的这一作用就显得很有意义了,因为征收遗产税可以淡化腐败动机。这主要是因为开征遗产税可以从两方面提高进行腐败成本,即:一是遗产税直接增加受贿者的经济成本,他们冒着巨大风险所得到的收入最终却要由相当一部分以遗产税形式上交国家。另一个是,如果遗产税开征了,那么必然会有相应的管制措施来配合遗产税的实现,也就是说,到时候为了防止偷逃遗产税会实行金融实名制和家庭财产申报制等。这样一来,腐败分子就比较容易被发现。二、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衡量一个国家遗产税能否开征,需要从经济社会方面予以考虑。经济条件达到一定水平,有一定的富人阶层是开征遗产税的基础,在一个普遍贫穷的社会中开征遗产税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社会法律环境也要给予重视,必须要有社会条件的支持和相关的基本法律保障才能确保遗产税正常有序地开征。(一)具有足够的遗产税的征收税源考察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经济条件,主要应看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储蓄水平和高收入阶层人数等经济总量指标。部分指标的2005-2009年数据请参看图1和附录图1-2。 遗产税立法征收最早是在1598年的荷兰,此后,英国于1694年,香港于1915年,美国于1916年开始征收遗产税。若隐.取消遗产税:香港不应为小利而忘大义EB/OL.2006年3月.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77607.shtml。中国社会现在人均月收入为1000多美元,相当于1840年英国GDP的水平而英国早在1694年就已经开始征收遗产税了。美国在1916年开始征收实际意义上的遗产税,而当时美国人的人均年收入是490美元。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年收入根据美国历年GDP数据(/f?kz=664504083)以及搜狐关于遗产税的相关问题专家解读(/Askq/124/pndy.html)视频材料整理得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35353亿元,人均GDP达到3800多美元。同时,就目前我国经济情况来看,这些经济指标都已达到开征遗产税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富人阶层已经出现,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经营方式多样,个人收入显著增加,个人拥有财产数量大幅增长,存款余额、个人住房面积等不断提高,特别是股票、债券市场、无形资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一批人成为富翁,形成“富一代”。在2010年全国有875,000个千万富豪和55,000个亿万富豪,分别比去年增长6.1%和7.8%,而且这些巨富年龄绝大部分在50以上了。注:数据源于:2010胡润财富报告。这些现实情况说明遗产税的开征已有了雄厚的税源基础和现实经济基础。 图1: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02.25(二)具备相关征收法规和征管能力1、我国已经具备征收遗产税的基本法律保障。首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对公民财产私有的规定,在宪法第13条中规定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条规定为公民私有财产的取得和享有的合法性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也为遗产税制的建立和遗产税的开征奠定了法律基础。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等基本的民事法律也为遗产税制的建立和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其中继承法的第10条规定了继承人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一规定就为确定遗产税的纳税人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同时,继承法等有关财产认定和分配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遗产范围、遗产分割、遗产继承程序等,使征收遗产税有一定的基本法律可循,也为遗产税税制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随着与征收遗产税相关的法规、制度的建立,如财产登记制度,物权法等,为进一步推动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保证。2、中国税制建设和税收工作的不断加强,公民税法观念的逐步增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律的宣传、普及,税收法律观念深入人心,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的财产家传的观念,逐步养成公民的纳税习惯。税收工作不断改进,工作程序和技术手段更加规范,征收管理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国不少富人社会责任心不断增强,开始越来越关注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并积极捐出自己的财富,用于社会公益建设,前述的陈光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述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表明,公民对待自己财富的传统观念已经出现了一些转变,过度敛财和积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开始逐步为公民所抛弃。这些积极的转变无疑为我国开征遗产税准备了必要的社会观念基础。 3、部分开征遗产税的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我国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可以更好地监控税源;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能够做好遗产评估工作;而各种公证管理制度、金融管理制度及房产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也为遗产税的征税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配套服务的完善还体现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经济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和管理认证制度,并建立了大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遗产评估工作提供机构和人员的保障。 4、具有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遗产税作为一个国际性税种,在世界上己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上百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虽然这当中有些国家存在废立,但总的来说遗产税仍然存在下来,被称为“死亡税”的遗产税必然有其不死亡之理。遗产税的这种悠久历史以及国外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我国可以从本国的实情出发,借鉴别国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遗产税制度。 三、我国遗产税制度框架的设计构想(一)税制模式遗产税的税制模式有三种,即: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和总分遗产税制。总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总额综合进行课征。不考虑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和继承的个人情况。它具有的优点有:以遗产总额为征税对象,先课税后分遗产,税收比较及时,计算简单,征管便利,征收成本低,体现了便利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被继承人和继承人之间的关系,公平原则体现得不够。目前有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是对各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分别进行课征。考虑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和继承人的实际负担能力,采用累进税率。与总遗产税制正好是相反的优缺点。体现了公平性,对各个继承人分别课税,但这样加大了征收成本。目前有日本、法国、德国、韩国、波兰、瑞典等国家实行分遗产税制。总分遗产税是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先征收总遗产税,在对继承人所得的继承份额征收分遗产税,两税合征,互补长短。其本质是对同一课税客体在转换了课税主体以后又再一次征税,其程序就较之于另外两种更为复杂了。目前,伊朗、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实行此种遗产税制。考虑到我国开征遗产税所包含的监管难度大和征收成本高等难题,对于刚刚开始征收的中国来说,遗产税税制模式适合采用总遗产税制,并规定一定的免征额。(二)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可以按以下顺序认定:有遗嘱执行人的,为遗嘱执行人 无遗嘱执行人的,为继承人及受赠人无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及受赠人的,为依法选定的遗产管理人(遗产税的纳税义务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其纳税义务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履行)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依法归国家所有的遗产,免纳遗产税。 (三)征税对象课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对于遗产税来说,征税对象就是被继承人的遗产。这些遗产在法律上应该满足三各特征,即:一是财产性,也就是要求是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第二是特定时间性,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死亡后所遗留下来的财产。第三是具有专属性,即这些财产必须是完全归被继承人所有。遗产税的课税对应具有广泛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船舶、首饰、收藏品等动产,房产等不动产和具有财产价值的各项权利。追溯财产所有人死亡前三年内,赠与他人的财产,并计人遗产总额一并征税。这样的规定可以堵塞财产所有人在世时以赠与方式逃避缴纳遗产税的税收漏洞,而且也不必再单独设置赠与税这个辅助性税种,有助于简化税制。但同时也应该具有公平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遗产中的居住性房屋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上。如果对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的房屋全额征税,原先还可以居住在这里,因为被继承人的死去,继承人反而要缴税了,这是稍欠公平的。因此,借鉴瑞典遗产税法,可以对共同居住房屋的时价乘以一个小于1的修正系数后征收。同时,对于保障生活的必须品也不列入课税对象。在税收权方面应该坚持属人属地原则。凡是我过公民,应对其所继承的所有遗产,包括境内和境外继承的,担负纳税义务;对于外国公民,仅对其征收源于我国境内继承的遗产征税。具体的纳税对象可以包括: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法律允许公民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个人合法的投资收益;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及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另外,被继承人死亡前2年内转让的财产,应并入遗产总额缴纳遗产税;死亡事实发生前2年内,被继承人自愿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仍应缴纳遗产税。注:孙蕾我国未来遗产税法的立法设计J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25.(四)税率遗产税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一个手段,必然要求越富有的人的税收负担率应该越高,这样才不至于造成纳税能力越弱的人负担水平却越高。纵观现有的税率模式,定额税率、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中,能实现这个目的,应当是超额累进税率。它的优点是量能负税,能力越大,税率越高,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对纳税人的收入调节作用明显,收入弹性较大,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参照外国的经验以及我国的遗产税法草案,遗产税税率大致可以按下表计征(实际计税时,应将下列应税遗产额扣减免征额100万元后再乘以相应税率。):表1: 我国遗产税税率设计表级次应税遗产额(万元)税率(%)1100(含)20052200(含)500103500(含)10002041000(含)20003052000(含)50004065000及以上50(五)扣除、免税项目遗产税的扣除的项目金额,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的丧葬费用、医药费用、以及应当偿还的债务、执行遗嘱和管理遗产的必要费用、被继承人去世以前依法应纳的各项税收、罚款、罚金等。对于遗产税的免税项目,可借鉴台湾遗产税制的经验以及国际上一些通常做法,建议遗产税应当把被继承人、受赠人或继承人受遗赠人捐赠给各级政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慈善机构和其它公益事业的财产免税;被继承人、受赠人或继承人受遗赠人捐赠给被继承人去世时己经依法登记设立为财团法人组织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机构和宗教团体的财产,国家支付的抚恤金、赔偿金等免税,以及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它人员的财产,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国际协议中规定免税的财产免税。对于农业林业渔业的扣除。如韩国税法规定,一定面积以下的农田、草场、林地可享受全额扣除,总吨数不超过20吨的渔船、渔场面积在99000平方米以下的渔业权享受全额扣除,对新造的5年以上的山林的价额予以扣除。宋文霞中国遗产税法律制度研究J 郑州大学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2006.5:44.我国也借鉴这种做法,对不易分割,国家鼓励或扶持的产业等予以扣除。对于中国公民继承国外遗产并且已经在国外已经交的遗产税部分允许抵扣,但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可抵扣额。(六)税收征管税收的征管是税收过程的重要一环。税收征管涉及到多各方面。第一,税收归属问题。如果将遗产税划归中央税收,那么征管阻力将更大,难度更大,征管成本也更高。而如果将遗产税划归地方税就可以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保证地方税收,而且在现行地方税还比较少的情况下,确实能起到刺激作用。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划归地方税收,那么难免会出现一些省份地区能够征收到更多的遗产税而一些地方可能就征收不到,富的地方征到的更多,穷的地方征收不到,这有悖于开征遗产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初衷,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地区之间争夺税源。因此,遗产税可化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第二,纳税申报问题。遗产税的缴纳应由纳税义务人在被继承者死亡后三个月内向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登记。之后在税务机关查证和在税务机关认可的中介机构对遗产评估后获得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纳税义务人向登记机关申报,没有户籍的向财产被继承人长期居住地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第三,缴交问题。对于超过法定期限而未缴交的,应加收滞纳金。税务机关也应该与管理个人财产的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对于没有税务部门开具的完税发票不予办理相关过户手续。第四涉及到代扣代缴。对于遗产遗留者的金融资产或储蓄存款,在查明验实后,由相关的金融机构代扣代缴。最后,建立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对于税务部门本身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在金税工程三期的总体框架下,按照“一体化”要求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联系、分步实施、讲究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公民财产信息化建设,以此提高遗产税征管质量和效率。四、开征遗产税的配套措施我国开征遗产税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虽然是这样,开征遗产税也并不是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当中也有许多应该予以注意的配套措施:一是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由于我国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历史很短,人们的纳税观念与现代文明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在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逃避税收是我国一大社会问题。再加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很难接受遗产税,认为自己的财产是自己奋斗而来的,当然要留给子孙后代。对于公民对遗产税陌生这一难点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做公益广告的方式,学校的学习,电视的传播来使大家了解遗产税,充分利用报刊、电台、标语、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征遗产税的现实意义,将遗产税的税收政策及有关纳税事项宣传贯彻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加强个人财产的监控。遗产税的税基是被继承人所拥有的财产。因此,征收遗产税必须以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正确确认及财产金额的准确计量为前提。而目前我国对遗产的税基甄别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遗产税征收成本高。从实际操作来看,完满地开征遗产税绝非易事,其中最为主要的障碍就是相关税务信息不充分,加之遗产税征收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对于从事此项工作的税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征税成本必然也就高了。针对财产监控和征收成本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尽快建立和完善公民个人的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建立配合遗产税开征的专职财产评估人员制度、加强如公安部门和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个人资产档案管理和评价制度来解决。三是完善遗产继承的法律依据。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物权法等有关法律,虽然对个人和家庭的财产有许多保护性条款,但对于个人和家庭之间的财产转让、继承、受让、捐赠等行为没有作相应的实体和程序上的明确规定。在财产权方面较为复杂的夫妻共有财产认定上,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的规定过于笼统。遗产税的开征势必涉及遗产管理和死亡通知等制度,而继承法由于立法较早,当时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尚不具备,立法未及规制相关内容。对于继承的法律依据不够明确这一问题,要进一步对财产所有权和遗产的继承与处理做出更加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个人财产的范围、私人财产所有权的界定和法律保护方面的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结束语: 综合上面的分析,开征遗产税是完善税制、实现经济意义和深化社会意义的必然要求。同时,无论从经济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来看,开征遗产税都具有它的可行性。正是由于拥有这些实实在在的意义而且有具有可行性,才认为在我国是适宜开征遗产税的。当然,在开征遗产税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遗产税开征的同时,配套的制度、措施和服务业要有联系地建立起来。这篇文章从基础层面大体上论述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可行性、税制结构的构想以及开征应注意的问题。文章中对于有些部分如税率的设计,起征额的确定等的定量问题未能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角度上通过数学模型加以分析而得出结果,实是有些遗憾。在今后的学习研究过程中一定将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研究,以求得更为精确的数据。 致谢:时光匆匆,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告结束。这期间,除了专业水平的提高,对我来说更多重要的是收获了许多的关心与帮助。在此,借以这有限的篇幅向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家人、师长、同学们道一声谢谢!尊敬的指导老师不仅悉心指导我的论文写作,帮助我提高专业学习素养,他的严谨治学态度以及热情善良的品格也深刻地影响着我。纸短情长,不尽依依,对于我可爱的家人,尊敬的师长,亲爱的同学们,只能再道一声谢!参考文献: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税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1-24.2 胡鞍钢. 中国:民生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15-217,308-3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2004.09.21 S.4 人民日报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0.3.4(02版).5 人民日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0.03.06(02版).6 岳建国,东方木遗产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杠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