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八课咬文嚼字 经典晨读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作者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 草堂新落成不久 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 一位是旧相识 偶尔过访 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 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 前者以 有客 为题 后者以 客至 为题 再看诗的内容 也确有 亲之 和 敬之 之别 而 客至 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 喜崔明府相过 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 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 随意的程度来看 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 至于崔明府其人 有的注家认为是杜甫的舅氏 大约是因为杜母姓崔的缘故 但 明府 是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杜甫草堂属犀浦县 治所在成都西北 说不定就是犀浦县令 这个问题倒无关紧要 主旨感悟 诗的内容浅显易懂 诗人一反往常沉郁的心态 显得开阔明朗而又轻松愉快 这是全诗的基调 诗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一位极要好的朋友说的 是友情的表示 把门前景 家常话 身边情 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 表现了真挚 率真的友情 艺术鉴赏 1 诗中的情致理趣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 春天到了 春水遍地 溪面初平 鸥鸟飞来 或翔于水面 或集于溪边 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 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 从 但见 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 原来他太寂寞了 深盼有人来此 可是不见人来 但见群鸥 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上句承前 意思是既无人来 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 由它凌乱下去 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 只好甘守寂寞了 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 因为下句说的就是 客至 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 颇有冷落之感 这天忽闻有人敲门 急忙跑去 开门一看 惊喜万分 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 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 生机盎然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这不是客套话 句句都是实情 老朋友来得突然 草堂距市镇又远 备办来不及了 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 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 这跟 有客 中写的 自锄稀菜甲 小摘为情亲 一样 都是彼此相亲不见外之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至 之情到此似已写足 诗人巧妙地以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作结 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诗人高声呼喊着 请邻翁共饮作陪 这一细节描写 细腻逼真 不难想象 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 越喝兴致越高 兴奋 欢快 气氛相当热烈 就写法而言 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 别开境界 这首诗以 但见群鸥 起 以呼邻翁 对饮 结 感情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 十分耐人寻味 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风格之一例 2 语言表达艺术 舍南舍北皆春水 皆 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 给人以江波浩渺 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 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 它们 日日 到来 足见环境清幽僻静 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 言外之意 群鸥固然可爱 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 不是也过于单调么 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 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 巧妙地作了铺垫 高考导航 2016年高考全国卷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4 题 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 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 陈忠实读赵树理的 三里湾 和柳青的 创业史 得到滋养 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 1962年高中毕业后 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 这个20岁的青年 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 想着文学 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 陈忠实的散文 夜过流沙沟 在1965年3月8日的 西安晚报 文艺副刊上发表 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 信任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 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 陈忠实40岁 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乡村 出版 赢得 小柳青 的名声 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 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 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 蓝袍先生 中 小说写于1985年 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 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 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 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 换上 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 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 换上西装的那一刻 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 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 他们把自己称作 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 看着五颜六色 各式各样的服装 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 他觉得不仅自己是 乡棒 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 乡棒 面对世界 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 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 将自己彻底打开 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 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 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 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 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 作家备感困惑 又备受启发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 王蒙 活动变人形 的结构自然随意 却俨然大手笔 张炜 古船 的结构完全不同 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 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 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 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 文化心理结构 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 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 而结构一旦形成 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 道德和行为 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 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 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 典型性格 说中剥离出来 仿佛悟得天机 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 作家回忆往事 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 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 1992年开始在 当代 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 白鹿原 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 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 此后 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 陈忠实走了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 陈忠实年表 等 相关链接 陈忠实的 白鹿原 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 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 都有其独特的 无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 白鹿原 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 关于 白鹿原 及其评论 陈忠实常讲 创作到了一定阶段 不一定是拼生活 拼艺术 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 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 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 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d 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 不仅拼生活 拼艺术 而且拼人格 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 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 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 小柳青 再到被人称为 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 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解析 b 信任 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表述不严谨 文中信息是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c 理解错误 陈忠实的说法是对中国当时现状的一种认识和觉悟 是理性的判断 不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e 项中 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错误 他也曾 倍感困惑 答案 1 ad 答d给3分 答a给2分 答b给1分 答c e不给分 学习目标 1 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字词 名句 2 把握作者 咬文嚼字 的观点 3 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4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培养求真求是的 咬文嚼字 精神 课前预习 1 走近作者朱光潜 1897 1986 安徽桐城人 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 武汉大学教授 教务长等职务 一 知人论世 开阔视野 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文学院代院长 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 民盟第三至四届中央委员 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 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 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 译有黑格尔 美学 等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他写的 文艺心理学 谈美 诗论 等专著 对于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他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他所著的 诗论 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 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 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 触类旁通 潇洒自如 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 在我过去的写作中 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 那还是 诗论 诗论 对中国诗的音律 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 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此外 他的 文艺心理学 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他的 西方美学史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对黑格尔 美学 的翻译 也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2 了解背景语言 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 然而 文学研究 文学批评 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 一般人也就不大重视语言修养 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学 不注重推敲文字 甚至白字连篇 语病百出 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这一现象 朱光潜写下这篇文章 指出 文学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他告诉人们 语言文字是多么美妙的东西 用这个字 还是用那个字 一句话这样说 还是那样说 大有讲究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 是和他对文学创作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 二 通读文本 疏通字词 ch n z ngw m ng zh nzhu z c n ji o z o z d p ng ch ng z zh q n 2 掌握词义 1 援例 引用成例 援 引用 2 咬文嚼字 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3 锱铢必较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 都十分计较 4 斩截 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 毫不犹豫 5 因缘 缘分 6 岑寂 寂静 7 蕴藉 言语 文字 神情等 含蓄而不显露 8 婵娟 姿态 美好 多用来形容女子 指月亮 9 付梓 古时用木版印刷 在木板上刻字叫梓 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10 杀青 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 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 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 叫做杀青 后来泛指写完著作 11 尺牍 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 故名 12 深恶痛绝 厌恶 痛恨到极点 13 点铁成金 神话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 多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14 索然无味 形容呆板枯燥 毫无趣味 索然 没有意味 没有兴趣的样子 15 清沁肺腑 纯净的味道 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 16 不即不离 多指对人或物的关系 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17 学富五车 语出 庄子 天下 惠施多方 其书五车 后用 学富五车 形容书读得多 学问渊博 18 才高八斗 形容富有文才 谢灵运说 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独占八斗 我得一斗 天下共分一斗 19 自鸣得意 表示自己很得意 多含贬义 20 下乘 下品 下等 4 积累熟语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力 取舍不当 如 千万不可把国学变成一种时尚 甚至变成商品 袭其皮毛 弃其精华 无异于 厉兵秣马 厉 同 砺 磨 兵 兵器 秣 喂牲口 磨好兵器 喂好马 形容准备战斗 如 在3g牌照发放的时刻 整个wcdma的产业链都为之振奋 一方面中国联通在紧张试验 时刻准备敲响wcdma战斗钟声 另一方面设备制造厂商也纷纷 准备投入wcdma竞标的战斗之中 进入课堂 第一部分 第1 5自然段 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 也就是说 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工夫 其效果也不容小视 三个例子 三种类型 三层意思 例一证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例二证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例三证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第一课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 精读文本 自主研讨 1 标题 咬文嚼字 有什么含义 把题目换成 炼字 好不好 答 咬文嚼字 的 嚼 是斟酌的意思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谓不重视实质 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或强词夺理 作者在这里去掉了它的 贬 的成分 吸取它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借用它来表现自己的观点 即在文学上 必须有 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的精神 作者在文中实际上不只是谈炼字和锤炼语言的问题 而且还重点谈到文学上思想感情和语言运用的关系问题 因此 把题目改为 炼字 并不能涵盖文章的全部内容 2 作者在阐述 炼 字的道理时与郭沫若的观点不同 为什么 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答 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郭的观点注重的是语言本身 即形式上的特点 而作者特别强调了它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 作者认为情感应该起主要作用 3 作者为了论证 咬文嚼字 的道理 列举了很多事例 这些例子都十分典型 十分精辟 很有说服力 请找出这些例子并说说作者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 1 本文认为为什么必须要咬文嚼字 如何咬文嚼字 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 与情境有关 与意境有关 与联想有关 与创新有关 要参透文章 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方法是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 二 教师点拨 引领思路 2 作者举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 史记 和贾岛 推敲 的例子分别为了阐述什么道理 举郭沫若改台词一例 是为了说明 炼字 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能够增强感情色彩 举王若虚和贾岛的例子 是为了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问题 作者认为 咬文嚼字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更动了文字 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3 文章中 针对韩愈替贾岛修改诗句中的 推敲 故事 作者说 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你同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韩愈替贾岛改词的故事 作为文学佳话 历来被人们作为文人 炼字 的典范 而作者却提出质疑 作者认为 语言文字是要根据思想情感来锤炼的 如果抛开贾岛当时的心情及当时的环境只去推敲这两个字 显然是不妥的 问题不在 推 字和 敲 字哪一个比较恰当 而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朱先生的分析评论本身就是独立思考 推敲 的故事流传久远 人们向来以为 敲 字比 推 字用得好 朱先生做学问 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他分析得非常精细 言之有据 说明 敲 字有它的道理 它合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两句 按理晚上看不到宿在池边树上的鸟 万籁俱寂中 老僧 或许正是作者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就惊动了宿鸟 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 来刻画环境之幽静 以闹衬静 有出人意料之胜 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 幽居 二字 敲 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 用心之苦 而 推 的 自掩自推 的 冷寂 不仅让 鸟宿池边树 显得无理 意蕴也浅得多 4 推 和 敲 到底哪一个好 作者没有下定论 为什么 结论虽不肯定 但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引导读者深入理解 再次强调所要论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 第6 7自然段 更进一步讲 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 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 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 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 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能称为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 第8自然段 总结上文 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谈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 接着提出对于文学创作者的要求和期望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第二 三部分 总结全文 一 精读文本 自主研讨 我们由 咬文嚼字 这篇课文的例子入手 清晰地分析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观点 我们了解到作者所强调的 咬文嚼字 不再是原本含义 作者赋予其新的意义 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 正如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 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 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 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1 讲究 咬文嚼字 有什么好处 答 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 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 无关宏旨 读了本文 应有很大触动 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 用这个字 还是用那个字 一句话这样说 还是那样说 竟然有那么大讲究 由此明白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养成咬文嚼字 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 2 什么是套板反应 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答 在写作中 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 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 并且自鸣得意 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 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 他说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 套板反应 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套板反应 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 套板反应 在运思布局上面 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因为 套板反应 使人安于套语滥调 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 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3 作者在第8段中有一句话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 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难道作者真的是 随便 举的文中的几个例子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作者不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文中前三个例子是文字修改方面的 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即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后两个例子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说明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 即怎样咬文嚼字 因此 这几个例子并非随便列举的 而是根据文章论述的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列举的 4 朱光潜先生在文中举了很多例子 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大量举例子 讲道理 它们有以下共同点 1 例子是具体的 又分析精辟 令人心悦诚服 如果不举例子 道理就是空的 例子不典型 道理也不到位 例子解说不好 道理也讲不好 例子不充分 道理也不充分 2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 如 屈原 水浒 红楼梦 史记 等 很有代表性 也很有说服力 3 对例子进行细致入微的比较分析 使之更有说服力 列举事例 不进行比较分析 容易造成例子与文章中心的游离 1 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 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作者反复强调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 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 推敲 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 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 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 阅读时 品味语言 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作时 推敲文字 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 思想务求透彻 情感务求凝练 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二 教师点拨 引领思路 2 如何理解本文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一层一层向前推进的特点 文章先从郭沫若的剧本 屈原 中的一句话谈起 引出 咬文嚼字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的观点 然后从王若虚对 史记 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的例子中得出 更动了文字 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结论 接着又用 推敲 的例子 更进一步阐明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既然文字与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里就涉及字的直指义和联想义 前者确定 易控制 后者不确定 不易控制 正因为后者的不确定性 往往会产生很神妙的效果 但有时也会产生流弊 使人们不敢创新 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 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 这些事例表现了作者阅读和写作的谨严精神 从作者对这些事例的 咬文嚼字 中 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 从作者的观点看 推敲文字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启示 要学点语言知识 下工夫学习和积累语言知识 品味语言要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运用语言要努力创新 推敲文字 基本途径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作者反复强调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联系 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 强调更动文字的同时 也就更动了思想情感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除此之外 别无其他途径 4 从课文中 可以看到作者 咬文嚼字 的极高水平 这对我们 咬文嚼字 有什么启示 第一 咬文嚼字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拿 你是 式 你这 式来说 仅仅一字之差 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 这告诉我们 无论阅读或写作 一个字也马虎不得 第二 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 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 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 不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 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 例如 作者对 推 敲 二字的品味 从 推 字想到门是虚掩的 由虚掩又想到 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 冷寂的场合 他有兴致出来步月 兴尽而返 独往独来 自在无碍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作者又联系上句 鸟宿池边树 想到 推 可以无声 气氛冷寂 才不至于惊动宿鸟 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 第三 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要敢于创新 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对任何见解 任何名人不迷信 不盲从 敢于独立思考 发表新的见解 对郭沫若 对王若虚 对韩愈 尽管他们都是名人 但作者不盲从 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 尤其韩愈对 推敲 的意见 似乎成了定论 获得许多人的认同 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文学史上三个 炼字 的实例进行分析 并联系现实写作中的一些流弊 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 在文学上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1 内容丰富 结构严谨 本文大量引用古今戏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四中学九上化学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电器快题考试题及答案
- 绩效管理成考试题及答案
- 滑冰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普外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供应链管理实操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舞台设计师专业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涉外礼仪考试题目及答案
- 沧州技能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铆工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消控室委托管理协议合同
- 幼儿园视频宣传工作计划
- 股癣的护理查房
- DB41∕T 2716-2024 农村公路承灾体灾害调查技术规程
- 楼盘进企业活动方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培训
- 结肠代食管的护理
-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
- 粉尘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 景区摊子管理方案(3篇)
- 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