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修订“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各二级学院及各硕士点:随着我校硕士点学科的增加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教学管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创新能力,在原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增订。现将有关事宜及相关要点通知如下:一、 “培养方案”以专业为单元制定,培养方案模板等详见附件(从研究生部网页上下载,点击文件下载)。二、 研究生课程设置:专业学位课中的公共必修课(外语课除外)的学时不超过60学时(按4学分计);英语总计180学时(英语读写120学时,4学分;英语听力60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两门课程共60学时(4学分);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每一门不超过40学时(按3学分计);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每一门不超过20学时(按2学分计)。三、 对于数学基础课根据各自专业的不同要求从“数值分析(40学时)”、“概率与数理统计(40学时)”、“数理方程(40)”、“线性代数(40)”、“泛函分析(40学时)”几门课程中任选两门(以上课程均按3学分计)。专业选修课中的有关数学方面的课程均安排在第一学期。四、 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各硕士点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确定数学基础课的门数(最多不超过两门)及其课程名称。五、 为保证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每一位任课教师同时承担的研究生课程不得超过两门。六、 为保证研究生的外语教学质量,要求研究生的外语结业成绩要达到六级水平。七、 建议各学院及各硕士点派专人外出考察,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制定好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八、 请各硕士点将制定好的各专业培养方案的电子文档于2006年5月30日前交研究生部。望各二级学院及各硕士点积极配合,谢谢合作。研究生部2006-3-15信息学院各专业名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专业简介计算机应用技术:*本学科主要由六个研究方向组成: 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模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等。本学科点主要学术骨干年富力强,共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学术实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学术风气浓厚,具有承接研究开发任务的雄厚实力,为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现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内蒙古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含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发表)合计6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 。学科专业及其学术队伍(小二加粗、黑体,居中)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和意义主要研究方向(小四、黑体、居中)一数字图像处理二计算机网络三分布式计算模型四人工智能五数据挖掘六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特色和意义(小四号、黑体、居中)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内容包括:医学图像的压缩、处理及传输;新型网络通讯协议;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系统;基于网格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型,P2P计算;Web服务;Web信息检索;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和智能监控技术;数据挖掘模型建模技术,挖掘算法和挖掘结果评价技术;工作流模型和工作流运行体系结构;数据流技术;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对象关系数据库,对象数据库,Internet相关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安全,分布式数据库等。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学 历职 称学 术 特 长 及 说 明1吕晓琪1963博士教授数字图像处理2胡文江1959硕士教授数据库理论与技术3谭跃生1959硕士教授计算机网络 网格计算4靳荣1960硕士教授数据集成 工作流技术5柏建普1961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网络6吴敏1953本科副教授数据库理论与技术7孟海东1958博士教授数据挖掘8段军1962博士教授人工智能9张晓琳1966博士教授数据库理论与技术10邢东旭1965本科副教授计算机网络101011121314研 究 生 课 程 设 置(小二加粗、黑体,居中)单位学院学科专业专业学位课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学期教材名称参考书名称备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2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自然辩证法3021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考试英语(读写)12041-2研究生英语精读选编研究生英语精读选编考试英语(听力)4021-2英语交谈英语交谈考试概率与数理统计4031概率与数理统计概率与数理统计考试算法分析与设计4031算法分析与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考试操作系统403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考试该级网络技术4031该级网络技术该级网络技术考试高级数据库理论4032高级数据库理论高级数据库理论考试形式化描述技术4032形式化描述技术形式化描述技术考试学术报告与讲座2021-2考查专业选修课高级人工智能202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考试图像压缩技术2022图像压缩技术图像压缩技术考试图像融合技术2022图像融合技术图像融合技术考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考试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2021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考试Web技术2022Web技术Web技术考查分布式计算2022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考查Linux操作系统2022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考查分布式数据库2022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考试信息安全技术202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考试计算机体系结构2022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考查网络协议分析2022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分析考试教学实践2012-4参加辅助教学工作考核文献检索2011科技文献检索考试论文选题及文献总结13进行调研及资料检索开题报告必做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教材及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名称作者或出版社必读或选读备注1计算机学报中科院计算所2软件学报中科院软件所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科院计算所4通信学报人民邮电出版社5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6自动化学报中科院自动化所7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计算机学会8IEEE Transactions on (IEEE学报IEEE计算机学会9ACM Transactions on (ACM学报)美国计算机学会10计算机科学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1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科院沈阳计算所12中文信息学报中科院软件所1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科院计算所14中国图形图像学报中科院遥感应用所15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中科院智能研究所16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兵工部201所1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18计算机应用中科院成都计算所19计算机工程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20计算机应用研究四川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附二: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说明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进一步规范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21世纪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量高层次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于各专业(二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作如下说明: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技教育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敬业精神,具有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2在本门学科方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现代与发展趋势,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进步与变革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英语水平要达到国家六级标准。二、研究方向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在授权学科范围内设置若干研究方向。为了使硕士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研究方向不应过窄,提倡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与交叉,鼓励发展新兴边缘学科。每个研究方向应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要形成系列的对学科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并能体现我校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设置研究方向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2.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的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4.有培养研究生需要的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一般用二分之一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一般不少于一年),其他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实验技能的训练及教学实践等。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基础学位课、专业学位课等;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应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要尽可能体现本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要有较宽的学科、专业覆盖面,适应按调整后的学科、专业目录培养研究生的需要,拓宽知识面,突出本学科优势和特色。各专业要有34门基本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要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及发展前沿。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各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修满3238学分,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各类课程的设置及学分比例如下:1.公共必修课 15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4学分外语课(含阅读与听力) 6学分数学理论(公共课) 3学分文献检索(公共课) 1学分论文选题及文献总结 1学分2.专业必修课 68学分本学科、专业研究生都必须修读的基础理论课34门及学术讲座课1门。3.选修课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主干课程34门,跨学科、专业课程12门。4.补修课程指跨学科、专业考生及同等学历考生应补修的本专业23门本科主干课程,记成绩不计学分。五、培养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提倡研讨式教学,以自学为主,辅以讲授、讨论班(Seminar)、文献阅读和读书报告等教学方式,特别要注重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应及时吸收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六、考核方式硕士生必须参加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考核的重点应是基础理论知识与能力。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除教学实践、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可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所有课程都要进行考试,课程考试可以采用笔试或写读书报告、论文的方式。考查可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录成绩,考试应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无论是考试或考查,均应严格要求,保证质量。七、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要环节,目的是锻炼硕士研究生对本科教学的初步能力,由教研室与导师安排。实践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考核,写出评语及评定成绩。研究生参加教学工作,要完成100小时的教学工作量(包括各个教学环节)并达到教学要求。在职研究生如入学前已担任过大学的教学工作,并达到规定的教学实践要求者,有原单位证明,经院(系)主任批准报研究生部审核通过者,可免去教学实践。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使研究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部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业特长和指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及教研室其他人员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提交文献总结及选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工作。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末提交论文中期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一步开展论文工作。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1.对所研究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对某些理论和生产技术问题力求在理论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意义。要求新见解有科学依据,但不一定要求对新见解进行再实践的验证或生产检验。2.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2《几分之几》课时练(含答案)
- 绿色简约手绘环保公益讲座
- 商业照明设计与安装合同书
- 如何理解诗经中的情感表达:高中诗歌教学计划
- 纪念白求恩李红玲课件
- 企业品牌推广与宣传方案制作工具包
- 2025年软件测试设计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试卷
- 庆阳小升初分班数学试卷
- 求精中学初中数学试卷
- 前年七上期末数学试卷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人工智能遥感解译介绍课件
- 大信审计执业问题解答-存货监盘审计指引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婚育情况证明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 江西之江化工“7.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