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 单元三氨盐水的制备与碳酸化 一 氨盐水制备的原理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一 氨盐水制备的化学反应NH3 g H2O NH4OH aq H 35 2kJ mol2NH3 g CO2 g H2O NH4 2CO3 aq H 95 2kJ mol副反应主要是气体与残余钙镁离子反应生成碳酸盐和复盐沉淀的反应 二 盐和氨在同一水溶液体系中的相互影响两者相互影响 即氨溶解在水中的浓度越大 则盐的溶解度越小 氨是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质 但在有NaCl存在的盐水中 其溶解度有所降低 表现在氨盐水表面的平衡分压较纯水上方氨的平衡分压大 三 氨盐水制备过程中的热效应吸氨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 反应放热较多 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移除系统 将导致溶液温度升高而影响NH3的吸收 严重时会使吸氨的过程停止 因此 吸氨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主要是以冷却方式和效果为出发点 其冷却效果越好 则氨的吸收越完全 设备的利用率也越高 四 氨盐水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 1 NH3 NaCl比的选择 2 温度的选择 3 吸收塔内压力 吸氨不足 导致NaCl分解不完全 造成NaCl损失 吸氨太多 多余的NH4HCO3随NaHCO3一同形成结晶而降低氨的利用率 理论上NH3 NaCl之比应为1 1 摩尔比 生产实践中NH3 NaCl的比为1 08 1 12 即氨过量 补偿碳化过程的氨损失 低温有利盐水吸收NH3 也有利于降低氨气夹带的水蒸气含量 降低对盐水的稀释程度 但温度也不宜太低 否则会生成 NH4 2CO3 H2O NH4HCO3等结晶堵塞管道和设备 实际生产中进吸收塔的气温一般控制在55 60 为了防止和减少吸氨系统的泄露 加速蒸氨塔中CO2和NH3的蒸出 提高蒸NH3效率和塔的生产能力 减少蒸汽用量 吸氨操作是在微负压条件下进行 其压力大小以不妨碍盐水下流为限 二 氨盐水制备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 三 碳酸化过程的原理及工艺条件优化 一 氨盐水碳酸化的基本原理总化学反应过程 NaCl NH3 CO2 H2O NaHCO3 NH4Cl碳酸化目的在于获得产率高 质量好的碳酸氢钠结晶 同时要求结晶颗粒大而均匀 便于分离 以减少洗涤用水量 从而降低蒸氨负荷和生产成本 1 氨盐水碳酸化的反应机理复杂反应体系 分三步进行 1 氨盐水与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2NH3 CO2 NH2COO NH4 2 氨基甲酸铵水解NH2COO H2O HCO3 NH3 3 复分解析出碳酸氢钠结晶HCO3 Na NaHCO3 二 氨盐水碳化的工艺条件1 碳化度式中TNH3 溶液中总氨的浓度在适宜的氨盐水组成条件下 R值越大 则NH3转变成NH4HCO3越完全 NaCl的利用率U Na 越高 三 影响NaHCO3结晶的因素 在碳化塔内进行的碳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使进塔液温度有30 沿塔下降的过程逐步升高至60 65 一般液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为1 5 2h 出塔温度约为20 28 碳化过程的温度控制 塔内的温度分布应为上 中 下依次为低 高 低为宜 过程中溶液达到饱和甚至稍微过饱和时 并无结晶析出 但在此时若加入少量固体杂质 就可以使溶质以固体杂质为核心 长大而析出晶体 应用此方法需注意以下两点 1 加晶种的部位和时间 2 加入晶种的量要适当 四 氨盐水碳酸化工艺流程的组织及碳化塔的操作控制要点 一 碳酸化工艺流程的组织大规模生产系统中 常采用 塔组 进行多塔生产与操作 每组中有一塔作为清洗塔 并将预碳化液分配给几个制碱塔碳化制碱 塔的编组有多种形式 二塔组合 三塔组合 四塔组合 最多的有八塔组合 塔组合数的多少和方法原则上应注意 清洗他能清垢干净 换塔次数少 碳化制碱时间长 二 碳化塔的操作控制条件1 碳化塔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2 碳化塔的操作控制要点 1 碳化塔液面高度应控制在距塔顶0 8 1 5m处 液面过高 尾气带液严重并导致出气管堵塞 液面过低 则尾气带出的NH3和CO2量增大 降低了塔的生产能力 2 氨盐水进塔温度约为30 50 塔中部温度升到60 左右 中部不冷却 但下部要冷却 控制塔底温度在30 一下 保证结晶析出 3 碳化塔进气量与出碱速度要匹配 否则如果出碱过快而进气量不足时 反应区下移 导致结晶细小 产量下降 反之 则反应区上移 塔顶NH3及CO2的损失增大 4 碳化塔低出碱温度要适当 5 倒塔和运行时间要适宜 单元四重碱的过滤与煅烧 一 重碱过滤的原理与工艺条件的优化 二 重碱过滤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 转鼓式真空过滤机 三 重碱煅烧的原理与工业条件的优化 重碱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 在常温常压下即能自行分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度加快 化学反应为 2NaHCO3 s Na2CO3 s CO2 g H2O g H 128 5kJ mol部分杂质会发生如下反应 NH4 2CO3 s 2NH3 g CO2 g H2O g NH4HCO3 s NH3 g CO2 g H2O g NH4Cl NaHCO3 NH3 CO2 NaCl s H2O g 重碱煅烧炉出来的尾气称为炉气 其中CO2的浓度可达到90 以上 重碱经煅烧以后所得的纯碱量与原重碱的比值称为烧成率 四 重碱煅烧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 内热式蒸汽煅烧炉结构 内热式蒸汽煅烧炉操作条件 1 温度炉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60 190 不得低于150 2 蒸汽一般蒸汽压力应大于25kg c 2 5MPa 为宜 3 反碱量将一部分热成品碱返回与重碱混合 使其水分将至6 8 为宜 4 存灰量在稳定运行时 炉内所具有的物料量即为存灰量 存灰量的多少 标志着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的长短 单元五氨回收 一 氨回收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一 氨回收的基本原理加热段反应 NH4OH NH3 H2ONH4HCO3 NH3 CO2 H2O NH4 2CO3 s 2NH3 CO2 H2O溶解于母液中的NaHCO3和Na2CO3发生如下反应 NaHCO3 NH4Cl NH3 CO2 H2O NaClNa2CO3 2NH4Cl 2NH3 CO2 H2O 2NaCl 灰乳蒸馏段发生下列反应 2NH4Cl Ca OH 2 2NH3 H2O CaCl2Ca OH 2 CO2 CaCO3 H2O 二 氨回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魏振瀛课件
- 民法总则干部普法课件
- 初中课外读物考试题及答案
- 博弈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 方舱医护与公众人物
- 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教育讲解
- 民族进步条例课件
- 民族花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与构成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
- 中国阅兵仪式课件
- 肺结核的课件
- 渝23TG02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集 DJBT50-165
- 海洋弧菌护理查房
- 2025-2030中国玉米脱粒机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生产精益培训
-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大象科技杯”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职工组)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方案》
- 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尊师重教不忘师恩
- 中医针灸活动方案
- 设备保养计划方案(3篇)
- GB/T 2820.5-2025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