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检测第一第三章(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某同学用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2.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3.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 mb.400 mc.2 000 md.10 000 m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5.(2012徐州中考)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2012厦门中考)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8.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9.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10.(2012潍坊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11.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d.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12.(2012沈阳中考)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13.(2012宜昌中考)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 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14.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15.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图乙所示体温表的示数是。16.“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7.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18.(2012宜昌中考)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大;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19.(2013南昌月考)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有和。20.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21.(8分)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_。(3)为了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底端金属片的时间t,在正式测量前,要多练习几次,目的是_。(4)一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c点所需时间t,则上述测量中,的测量有误,原因是_。22.(6分)(2012黑河中考)表中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表一时间/min012345678温度/-6-4-2000123表二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89898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是。(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4)小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3.(8分)张红同学想测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她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皮卷尺测出了她与高墙之间的距离为208 m。(2)她大喊一声,用停表测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1.2 s。请你帮她求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24.(8分)“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 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答案解析1.【解析】选b。观察题中刻度尺可知,a、b、c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所以记录数据应到0.1 cm。又知铅笔尖位于14、15之间,故应读为14.7 cm,a、c项错,b项对。d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所以记录数据应到0.01 cm,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2.【解析】选a。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3.【解析】选c。本题考查车速的估计和路程的计算。市内车速一般在40 km/h左右,s=vt=40 km/h120h=2 km,故选c。4.【解析】选d。由图知,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a、b项甲、乙处于静止状态,c项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项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选d。5.【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三特征的区别及影响因素。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声音的强弱即响度。故b选项正确。6.【解析】选d。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靠无线电通讯设备,故a选项错误;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来改变音调,故b选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d选项正确。7.【解析】选b。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是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所以1 s内的振动次数变多,则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变少,a错,b对。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不变,故c错。8.【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的辨析。a项中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液态,属于熔化;c项中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项中冰雕变小是固态冰升华变成水蒸气造成的。b项中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9.【解析】选c。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由于氯乙烷是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因为是在常温下发生沸腾,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易沸腾,c正确。10.【解析】选d。冰糕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a选项错;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选项错;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迅速升华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形成小水珠,故c错;液体的沸点与液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利用此原理工作,故d选项正确。11.【解析】选b。从图像中可知,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98,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图像中的bc段是冰熔化过程,以液态和固态存在。故本题选b。12.【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夏天,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装有冰水的甲烧杯,会在外壁上液化,形成一层水珠;而盛有热水的烧杯上半部分的温度较低,热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滴而附着在烧杯的内壁上。故选d。13.【解析】本题考查对速度的估算和计算。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km/h。计算通过255 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255 km85 km/h=3 h。答案:km/h3 h14.【解析】枯藤相对老树位置始终不发生变化,故枯藤是静止的;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流水是运动的。答案:静止的流水15.【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a的长度为3.40 cm;体温表的分度值是0.1,此时示数为38.5。答案:3.4038.516.【解析】当碰到铃时,铃振动发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盗贼掩住耳朵,只是声音在进入耳朵时被阻断,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答案:产生传播(可以对换)17.【解析】在中考期间鸣笛会干扰考生答题,此时笛声是噪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振动产生的。答案:噪声(或噪音)振动18.【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时,声波传播到两边的墙壁上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答案:响度反射19.【解析】驱蚊液变成“白气”的过程首先是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然后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过程。答案:汽化液化20.【解析】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该过程吸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答案:升华吸热液化21.【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v=。实验中使斜面保持较小坡度的原因是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方便计时;在正式测量前,要多练习几次,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由题图可以看出,测量路程s是有误的,它比实际运动路程多了一个车身的长度。答案:(1)v=(2)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方便计时(3)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4)路程s它比实际运动路程多了一个车身长22.【解析】(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96。(2)冰是晶体,晶体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用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撤掉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答案:(1)96(2)保持不变(3)液化(4)烧杯底(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答出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或水能继续吸热也可)23.【解析】张红与高墙之间的距离为s=208 m,声音从张红到高墙所用的时间为t=1.2 s2=0.6 s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洛阳西工区第二批公益性岗位招聘4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沈阳药科大学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2人(第二批)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长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质量管理员等岗位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高新区引进教育人才11名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丽水遂昌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3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呼叫中心招聘语音客服代表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泉州晋江市首峰中学招聘工作人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内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重庆两江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宁波市黄湖监狱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教育测量与评价 课件全套 朱德全 第1-15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教育测评结果的统计处理
- 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课件
- 买卖矿山居间合同协议
- 厌氧氨氧化工艺优化-洞察及研究
- 河北省单招7类数学试卷
- 医院《自媒体管理办法》
- (零诊)成都市2023级(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维护国家安全小学生课件
- 消防作战指挥课件
- 医疗健康新媒体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