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重点语段阅读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重点语段阅读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重点语段阅读语文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重点语段阅读语文版- 1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1、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2、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_.3、写风声宏大,读者如闻秋风咆哮的短语是_.4、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_.5、倚杖”与“_”相照应.6、题目中的“_”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_的思想.7、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_的情状,既显示_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_之情.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_”,表示宁愿“_”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8、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本文中的哪些诗句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参考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风怒号. 4、唇焦口燥呼不得 5、老无力6、歌 忧国忧民7、茅屋为秋风所破 风力 焦急和痛苦 天下寒士 吾庐独破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过故人庄:1、解释加点的字. (1)故人具鸡黍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4)还来就菊花 (5)过故人庄2、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3分)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参考答案:1、(1)具:办,准备.(2)郭:古代外城墙.(3)把酒:端着酒杯. (4) 就:靠近,还有不邀自来的意思.(5)过:访,探望.2、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三、游山西村: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l分)参考答案:1、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2、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 这一句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会在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5、“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四、渔家傲: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3、“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边塞秋色、思乡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天冷、声杂、城孤. 4、思乡之情.五、浣溪沙: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参考答案:1、示例:“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2、要求谈淡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中的一点,如句意,就是下阕的翻译,与第1题不同,解答略;如哲理,即人可以青春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