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IP专网延伸一期工程可研V2_第1页
中国移动IP专网延伸一期工程可研V2_第2页
中国移动IP专网延伸一期工程可研V2_第3页
中国移动IP专网延伸一期工程可研V2_第4页
中国移动IP专网延伸一期工程可研V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百度一下 知识水坝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编号: 建设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编制 单位: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 O O 六 年 十 二 月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百度一下 知识水坝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院 长: 周 晴 院 总 工 程 师: 戴 源 单 项 设 计 负 责 人 : 谢俊涛、 刘 栋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百度一下 知识水坝 文 件 分 发 表 发 送 单 位 全 套 文 件 备 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8 江苏 省 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归档 2 合 计 10 单项设计 负责人:刘 栋 谢俊涛 联系方式: Tel:13913901906 E-mail: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 目 录 一、说明 . 1 1 概述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分册 . 1 1.3 工程建设必要性 . 2 1.4 工程建设可行性 . 2 1.5 简要结论 . 3 2 网络定位 . 4 2.1 网络业务定位 . 4 2.2 网络建设目标及原则 . 4 3 业务流量预测 . 6 3.1 流量预测基础 . 6 3.2 业务流量预测 . 14 4 网络结构、业务接入及链路规划 . 19 4.1 网络层次结构 . 19 4.2 业务网元接入方案 . 22 4.3 各地市业务系统接入方案 . 26 4.4 中继链路规划 . 29 5 网络路由组织 . 31 5.1 IP 路由方案 . 31 5.2 网络业务、应用组织 MPLS VPN 方案 . 34 5.3 IP 地址方案 . 38 5.4 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机制( QoS) . 40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5.5 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 . 42 6 工程实施方案 . 46 6.1 设备配置 . 46 6.2 机房情况 . 48 7 人员编制计划与培训 . 51 7.1 人员编制计划 . 51 7.2 人员培训 . 51 8 工程进度安排 . 52 二、投资估算、投资来源及财务评价 . 53 1 投资估算 . 53 1.1 估算依据 . 53 1.2 估算说明 . 53 1.3 估算结果 . 53 1.4 资金来源 . 53 2 财务评价 . 54 2.1 基础数据的测算 . 54 2.2 财务评价结果 . 55 2.3 敏感性分析 . 56 2.4 结论 . 58 3 附表 . 59 附表 1 财务现金流量及净现值计算表 . 59 附表 2 损益表 . 60 附表 3 总成本费用表 . 61 附表 4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 62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3 附表 5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 63 附表 6 资产负债表 . 64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 一、 说明 1 概述 1.1 编制依据 (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06 年 12 月给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关于委托编制中国移动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 (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指导意见 ; (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 有限公司 提供的相关资料 ; ( 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举行的关于本工程历次会议精神; ( 5)相关厂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价格信息。 1.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分册 1.2.1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 网络定位 ( 3) 业务流量预测 ( 4) 网络结构和链路规划 ( 5) 业务系统接入方案 ( 6) 网络路由组织 ( 7)工程实施方案及进度 ( 8)投资估算 ( 9)财务评价 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册 本文件系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 告 ,共 一 册 。 1.3 工程建设必要性 根据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划,中国移动 IP 承载网将最终演进为中国移动互联网( CMNET)和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两个相对独立的 IP 承载网络 ( 集团公司于 2004 年启动建设了中国移动IP 专 用承载 网一期、二期工程 )。 其中, CMNET 主要用于承载传统公众类的互联网业务等 , IP 专用承载网主要用于承载包括软交换 信令 /话音、 3G、网管及 BOSS 自有业务等 。 为满足目前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 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 2G GPRS 核心网 Gn 接口流量 、自有业务系统 互联及省际 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 的 承载需求,同时 随着网络的演进和业务的发展,端局软交换话音、固定 NGN 业务、集团客户专网业务及 3G 电路域( CS)和分组域( PS)核心网等业务 也将通过 IP 专用承载网承载, 中国移动 决定 实施“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一期工程” ,将 IP 专用承载网向 省内进行延伸 ( 目前骨干网已投入使用 ) 。 1.4 工程建设可行性 1.4.1 技术及人员储备 集团公司于 2004 年启动建设了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一期、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后南京建成 1 对 CR 和 1 对 AR, 经过 2 年的在网运行,无论 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还是江苏有限公司,对 IP 专用承载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均 获得 了相当的技术积累 , 公司 也 培训锻炼出一批 掌握工程建设经验、 懂 得 专业技术 知识 的 员工 队伍。 所以,从技术和人员储备上看,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1.4.2 完善的传输网络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目前已建成全省 SDH、 DWDM 传输网,可提供多种速率的 业务 电路。 为了本期 IP 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工程, 江苏有限公司实施了“ IP 专用承载网配套传输干线工程 ”,有效的满足了本次工程对传输网络的需求。 1.4.3 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目前 ,江苏有 限公司机房建设规范 、 管理 良好 ,机房规划与配套设施均考虑一 定的预留余量,给 各项 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使建设周期缩短,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按集团公司相关指导意见,考虑到设备容灾, 且为了 便于以后的业务接入, 本期工程各地市机房均确定 为 3G 第一和第二机房 。 1.4.4 资金来源 对于 项目所需建设资金 , 公司已落实,可保证本项目的建设。 1.5 简要结论 ( 1)通过本 项目 的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将建成 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三层结构 IP 专用承载网 ,江苏省内 除南京以外的 12 个地市 将均建有 1 对接入路由器(南京建有 2 对接入路 由器) 。 ( 2)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 江苏省内延伸 一期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地满足目前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 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2G GPRS 核心网 Gn 接口流量 、自有业务系统互联及省际 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 的 承载需求, 同时为 今后 公司 各种 业务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 3)本项目 总投资为 2550 万元人民币。 本项目 对中国移动通信 的 信息服务长期发展策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将有效的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促进公司成长和业务发展,通过 对该 项目 的实施条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表明,中国移动 IP 专用 承载网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4 江苏省内延伸 一期 工程 的实施是 必要 可行的。 2 网络 定位 2.1 网络业务定位 根据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划,中国移动 IP 承载网将最终演进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以下简称“ CMNET”)和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以下简称“ IP 专用承载网”)两个相对独立的 IP 承载网络。其中, CMNET 主要用于承载传统的公众类的互联网业务等, IP 专用承载网主要用于承载包括软交换话音 /信令、 3G、网管及 BOSS 自有业务等。 本期工程江苏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考虑承载的业务包括: 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 业务和信令流量、 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 2G GPRS 核心网 Gn接口流量 、自有业务系统互联及省际 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 ; 随着网络的演进和业务的发展,端局软交换话音、固定 NGN 业务、集团客户专网业务及 3G 电路域( CS)和分组域( PS)核心网等业务 也将通过 IP 专用承载网承载。 江苏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网络规划方案充分贯彻集团公司关于 IP 专用承载网延伸的思路,本阶段 IP 专用承载网延伸网络规划的原则是:针对 马上需要 承载的业务,制定明确的网络覆盖、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组织方案,配置相应的设备端口和中继链路资源;对于暂不承 载的业务,则考虑此部分业务将来的引入可能在节点 部署、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系统配置上所产生的影响,路由器设备 选型上充分考虑此部分业务需求产生的扩展能力要求,但暂不对此部分业务进行实际配置。 2.2 网络建设目标及原则 为确保其所承载软交换类业务 、 3G 业务 等 安全可靠地运行, IP 专用承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5 载网 应具备如下特点: ( 1)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业务能力及平滑演进能力 : IP 专用承载网必须 具备承载高 QoS业务所需的性能、各种特性及业务能力(如 MPLS VPN、QoS、安全特性、 ACL 等),同时应具备强大的业务演进及扩展能力,对 于新特性、新业务的提供(如 IPv6),可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提供,最大限度地保护现网投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 2) 严格保证 增值类业务( VPN、 VoIP 及视讯等) 的 QoS: IP 专用承载网端到端单向时延小于 50ms、端到端时延抖动小于 10ms、丢包率小于1%,能够为所承载的各类电信业务(包括媒体流及信令流等)按需提供 QoS保证( EF、 AF) ; ( 3) 严格保证数据平面的安全性: 保证 业务 在 IP 专用承载网 中传送时的可靠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 ( 4) 严格达到 PSTN 网 99.999%的可靠性要求:承载层设备本身必须达到 99.999%可靠性要求 ,核心层具备 50ms 级别故障保护能力 ; ( 5) 可运营、可管理 : IP 专用承载网必须具有完善的故障定位、故障排查 等 功能,为网络日常维护管理、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同时应提供 VPN策略部署工具,简化管理、降低维护成本 。 为达到 上述 目标要求,在网络 架构设计 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建网原则 : ( 1) 高可靠性 : 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 应 选用 已规模商用的 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 ( 2) 标准开放性 : 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 ( 如 TCP/IP) 、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 ( 如 BGP、 ISIS) 等开放协议,有利于 保证与其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6 它网络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 ; ( 3) QoS: 对于所承载的每种业务,要能够按需提供 QoS,对于 VoIP等实时业务,要能够提供类似于传统 PSTN 网络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作为电信级业务的 IP 骨干网络 ; ( 4) 安全性 : 通过设备机制及组网方案提高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对于所承载的电信级业务,要能提供类似于传统专线一样的安全性 ; ( 5) 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 根据未来业务 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 ( 6) 可管理性 : 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 3 业务 流量 预测 本期工程 江苏移动省内 IP 专用承载网 考虑主要承载以下 业务 : ( 1) 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 ; ( 2) 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 ; ( 3) GPRS 核心网 Gn 接口流量 ; ( 4) 自有业务系统互联及省际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 。 随着网络的演进和业务的发展, 还将承载以下业务 : ( 1) 3G 电路域( CS)和分组域( PS)核心网等业务 ; ( 2) 端局软交换话音、固定 NGN 业务、集团客户专网业务 等。 3.1 流量预测基础 3.1.1 业务模型 ( 1) 2G 软交换端局 Mc 接口带宽 计算基础 参数名称 参数 平均每用户 ERL 0.02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7 参数名称 参数 彩铃用户比例 90% 智能网用户比例 70% 短消息数 /BH/SUB MO/MT:各 1.2 次 位置更新(忙时) VLR 间 1.2, VLR 内 0.7。 周期性: 0.5 次 忙时呼叫时长 50s 中继话路负荷 0.65Erl MSC 间切换次数 0.15 BSC 间切换次数 0.2 BSC 内切换次数 1 附着次数 0.2 信令链路负荷 64K:双向 0.3erl; 2M:双向 0.2erl ( 2) 3G 每用户 业务量 地区 忙时平均每用户业务量 用户渗透率 话音( Erl) 64Kb/s 视频电话 (Erl) PS 数据 (bps) 话音 视频电话 PS 数据 苏州 0.019 0.002 250 100% 20% 100% 无锡 0.019 0.002 250 100% 20% 100% 常州 0.018 0.002 250 100% 20% 100% 南 京 0.017 0.002 250 100% 20% 100% 南通 0.017 0.002 200 100% 20% 100% 扬州 0.016 0.002 200 100% 20% 100% 泰州 0.016 0.002 200 100% 20% 100% 镇江 0.016 0.002 200 100% 20% 100% 淮安 0.016 0.002 150 100% 20% 100% 连云港 0.014 0.002 150 100% 20% 100% 宿迁 0.015 0.002 150 100% 20% 100% 徐州 0.015 0.002 150 100% 20% 100% 盐城 0.014 0.002 150 100% 20% 100% ( 3) 3G 话务流向 模型 1)苏北 本地移动用户呼叫其它运营商用户: 本地 省内 省际 小计 宁 /宿 20 4 4 28% 扬 /泰 /徐 /淮 /盐 /连 22 4 4 30% 其中,电信占 70,联通占 28,其它占 2。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8 其它运营商用户呼叫本地移动用户 宁 /宿 34% 扬 /泰 /徐 /淮 /盐 /连 35% 其中,电信占 70 ,联通占 28,其它占 2。 移动呼叫移动 本地 省内 省际 小计 宁 /宿 30 4 4 38% 扬 /泰 /徐 /淮 /盐 /连 27 4 4 35 其中, 3G 用户间的呼叫占 10%,均为 64K 视频电话。 转接话务量 (外地移动用户呼叫本地其它运营商用户 ) 省内 省外 宁 /宿 5% 5% 扬 /泰 /徐 /淮 /盐 /连 5% 5% 漫游用户比例 省内 省外 宁 /宿 5% 5% 扬 /泰 /徐 /淮 /盐 /连 5% 5% 2)苏南 本地移动用户呼叫其它运营商用户 本地 省内 省际 小计 苏 /锡 /常 17 4 4 25% 镇 /通 20 4 4 28% 其中,电信占 70,联通占 28,其它占 2。 其它运营商用户呼叫本地移动用户 苏 /锡 /常 32% 镇 /通 34% 其中,电信占 70,联通占 28,其它占 2。 移动呼叫移动 本地 省内 省际 小计 苏 /锡 /常 33 5 5 43% 镇 /通 30 4 4 38 其中, 3G 用户间的呼叫占 10%,均为 64K 视频电话。 转接话务量 (外地移动用户呼叫本地其它运营商用户 ) 省内 省外 苏 /锡 /常 5% 5% 镇 /通 5% 5% 漫游用户比例 省内 省外 苏 /锡 /常 5% 5% 镇 /通 5% 5% ( 4) 分组域计算模型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9 移动用户忙时附着率 80% 每用户忙时流量冗余量 20% 忙时每用户 Attach 次数 0.8 忙时每用户 Dttach 次数 0.8 忙时每用户 PDP 上下文激活次数 0.25 忙时每用户 PDP 上下文去激活次数 0.25 平均 IP 包长度 (不含开销 )bytes 250 上行流量比例 20% 下行流量比例 80% 广域网中继负荷 erl 0.7 ( 5) 3G 网 络 信令计算模型 1)电路域 项目名称 参数值 每户忙时附着次数 1.2 每户忙时位置更新次数 1 每小时周期性位置更新次数 0.5 每户忙时短消息 MO 次数 0.3 每户忙时短消息 MT 次数 0.4 呼叫处理消息 4MSU/次 位置更新 4MSU/次 信令链路负荷 0.4Erl 2)分组域 项目名称 参数值 用户漫游出比例 10% 用户漫游入比例 10% 每用户忙时附着数 0.2 每用户忙时路由区更新次数 1.2 3.1.2 3G 电路域建设方案 ( 1) MSC Server 和 MGW 设 置方式 MSC Server 将设置在南京、无锡这两个省内业务汇接中心。其中,南京设备负责南京、扬州、泰州、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等 8 个地区的业务,无锡设备负责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等 5 个地区的业务。 局名 一期 二期 容量 (万 ) 覆盖本地网 容量 (万 ) 覆盖本地网 南京 SS11/12 92 宁 /扬 72 宁 南京 SS21/22 58 泰 /徐 /淮 94 泰 /徐 /淮 南京 SS31/32 54 盐 /连 /宿 91 盐 /连 /宿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0 局名 一期 二期 容量 (万 ) 覆盖本地网 容量 (万 ) 覆盖本地网 南京 SS41/42 82 宁 /扬 无锡 SS11/12 60 锡 61 锡 无锡 SS21/22 67 苏州 88 苏州 无锡 SS31/32 73 苏 /通 80 苏州 无锡 SS41/42 60 常 /镇 69 常州 无锡 SS51/52 70 锡 /镇 无锡 SS61/62 66 南通 MGW 的具体设置方案需根据各本地网的 3G 用户规模确定。本地网内3G 用户规模达到 10 万用户时,在该本地网建设独立的 MGW,否则,集中设置到南京、无锡。 设置 地点 一期 二期 容量 (万 ) MGW 数量 容量 (万 ) MGW 数量 南京 71 2 119 4 苏州 100 3 168 5 无锡 60 2 100 3 常州 41 1 69 2 镇江 19 1 31 1 南通 40 1 66 2 扬州 20 1 35 1 泰州 19 1 31 1 徐州 24 1 39 1 淮安 15 1 24 1 盐城 29 1 49 2 连云港 13 1 21 1 宿迁 13 1 21 1 合计 463 17 773 25 ( 2)电路域组网方案 1)本地网组网方案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1 T D M M A P / C A P / B I C C / I S U P T D M IP M S C S E R V E R H . 2 4 8 ( I P ) H . 2 4 8 ( I P ) T D M M G W G M S C 2 G M S C P S T N 等 M S C S E R V E R L S T P M G W H L R / S C P 等 MSC Server 与 MGW、 MSC SERVER 与其它 MSC SERVER、 TMSC SERVER 之间的信令采用 IP 承载。如果上述设备在同一机房,则可以通过局域网实现互通,不在同一机房时,则通过 IP 专用承载网实现互通。 3G MSC SERVER 与 2G 网元 ( SCP、 HLR/AUC、 MSC/VLR 等 ) 间的信令仍采用 TDM 方式承载,由 MSC Server 直接提供基于 TDM 的信令接口连接至现网 LSTP,以实现与 2G 网元间所需信令连接。 MGW之间通过 IP专用承载网进行互通,如果两个 MGW位于同一机房,则 通过局域网实现连接。 2)省内组网方案 T D M T D M H . 2 4 8 ( I P ) H . 2 4 8 ( I P ) T D M T D M M G W A M G W B G M S C A G M S C B M S C S e r v e r A M S C S e r v e r B IP 2 G M S C 2 G M S C P S T N 等 P S T N 等 IP 专 用 承 载 网 本 地 网 A 本 地 网 B 由于 3G 网络建设初期省内 MSC Server 数量较少,因此,为了简化网络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2 结构, 3G 初期将暂不设置省内 TMSC2 Server,省内 MSC Server 间采用平面组网方式。 随着 3G 的不断发展,当省内 MSC Server 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 MSC Server 局数据制作的工作量,方便维护管理,将 引入省内汇接层 TMSC2 Server( 也可以与 TMSC1 SERVRE 合设 ) 。 省内不设置 TMG, MGW 之间的话务直接通过 IP 专用承载网进行承载。不同本地网的 MGW 之 间也将采用平面组网方式,通过省内 IP 专用承载网实现连接。 3) 省际组网方案 H .24 8( I P ) H .24 8( I P ) TDM TDM M G W A M GW B G M S C A G MS C MSC Ser v er A MSC Ser v er B 2G M SC 2G M SC PST N 等 PST N 等 IP 专用承载网 A 省 B 省 IP 专用承载网 江苏设置 1 对 TMSC1 Server( 初期可与现有软交换汇接网的 TMSC1 Server 合设 ) ,作为省际业务的汇接点。网内不设置 TMG, MGW 之间将采用平面组网方式,通过 IP 专用承载网实现连接。 3.1.3 分组域建设方案 ( 1) SGSN 设置方式 根据 3G SGSN 建设的相关原则,确定 SGSN 建设方案如下: 局名 一期 二期 容量 覆盖区域 容量 覆盖区域 南京 SGSN1 40 宁 40 宁 南京 SGSN2 33 宁 /扬 49 宁 /扬 南京 SGSN3 46 泰 /徐 /淮 44 泰 /淮 南京 SGSN4 43 盐 /连 /宿 34 连 /宿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3 局名 一期 二期 容量 覆盖区域 容量 覆盖区域 南京 SGSN5 34 宁 徐州 SGSN1 31 徐州 盐城 SGSN1 39 盐城 无锡 SGSN1 29 无锡 47 无锡 无锡 SGSN2 34 锡 /镇 33 无锡 苏州 SGSN1 40 苏州 48 苏州 苏州 SGSN2 40 苏州 50 苏州 苏州 SGSN3 36 苏州 常州 SGSN1 33 常州 30 常州 南通 SGSN1 32 南通 53 南通 常州 SGSN2 25 常州 镇江 SGSN1 25 镇江 ( 2) 分组域组网方案 1) RNC 与 SGSN 间的 Iu_ps 接口组织原则 3G SGSN 通过 Iu_ps 接口与 RNC 相连,实现数据业务接入,两者之间的接口可采用点对点的连接。在 3G 业务发展初期,数据业务量不是很大时,也可以通过 MGW 实现 Iu-PS 的转接, SGSN 将连接到 MGW,与 RNC 不直接连接。 2) SGSN 与 GGSN 之间 Gn 接口组织原则 Gn 接口的承载网络为 IP 网。当 3G 用户使用分组域业务时, Gn 接口电路为拜访 DNS、根 DNS、归属 DNS 之间,拜访 SGSN 与归属 GGSN 之间提供 IP 通路。 根据集团公司相关指导意见,为保证 3G 分组域业务的质量及安全,SGSN 与 GGSN 之间的 Gn 接口将采用 IP 专用承载网进行承载。 3) GGSN 与外部数据网之间的 Gi 接口组织原则 3G 用户通过 3G GGSN 访问外部分组数据网。只需 3G GGSN 所在局域网路由器与外部分组数据网接入节点建立连接,并设置相应的路由表即可。 4) 分组域网元节点与七号信令网网络组织原则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4 3G 核心网络中, SGSN 与 MSC/VLR 之间的 Gs 接口、与 HLR/AUC 之间的 Gr 接口均是基于七号信令的接口,需通过七号信令网来组织。因此 3G SGSN 应作为信令点接入七号信令网。 3.2 业务 流量预测 3.2.1 2G 软交换信令流量估算 通过业务模型, 计算 Mc 接口中 H.248、 ISUP、 MAP、 CAP 和 BSSAP等信令 为 每万用户 Mc 接口 IP 信令流量 0.26Mbps。 3.2.2 GPRS 流量 预测 GPRS 业务流量 计算公式: 用户数渗透率平均每用户忙时吞吐率 /传输效率。 GPRS 业务流量估算如下: 地市 GPRS 用户预测(2007 年底 /万 ) 平均每用户忙时 吞吐率 (bps) 渗透 率 传输效率 因子 GPRS省内业务流量 (Mbps) 南京 163 250 100 87.41% 466 扬州 35 200 100 87.41% 80 泰州 49 200 100 87.41% 112 徐州 36 150 100 87.41% 62 淮安 19 150 100 87.41% 33 盐城 38 150 100 87.41% 65 连云港 18 150 100 87.41% 31 宿迁 14 150 100 87.41% 24 苏州 289 250 100 87.41% 827 无锡 154 150 100 87.41% 264 常州 66 250 100 87.41% 189 镇江 38 200 100 87.41% 87 南通 66 200 100 87.41% 151 考虑江苏有限公司 GPRS 漫游业务流量比例 10%, 计算出各 地市 GPRS总 流量 ,结合 SGSN 覆盖区域划分情况,各地市 SGSN 承载流流量 估算如下表: 地市 GPRS 省内业务流量 (Mbps) 漫游业务比例 省际业 务流量 (Mbps) 本地 SGSN 承载省内流量 (Mbps) 本地 SGSN 承载省际流量 (Mbps) 南京 466 10% 47 746 75 扬州 80 10% 8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5 地市 GPRS 省内业务流量 (Mbps) 漫游业务比例 省际业 务流量 (Mbps) 本地 SGSN 承载省内流量 (Mbps) 本地 SGSN 承载省际流量 (Mbps) 泰州 112 10% 11 徐州 62 10% 6 62 6 淮安 33 10% 3 盐城 65 10% 7 65 7 连云港 31 10% 3 宿迁 24 10% 2 苏州 827 10% 83 827 83 无锡 264 10% 26 264 26 常州 189 10% 19 189 19 镇江 87 10% 9 87 9 南通 151 10% 15 151 15 3.2.3 远程网管系统和 DCN 网流量 预测 江苏移动网管网的带宽需求预测: 系统 网管网带宽 (Mbps) 2G 话务网管 10 3G 网管 15 数据网管 20 7 号信令监测 20 数据信令监测 20 传输综合网管 5 EOMS 系统 2 网络安全系统 10 动环系统 10 会议电视 ( 高清晰 ) 10 华为 OMC 10 其他 10 合计 142 对于省内网管流量每条链路预留 155M 带宽,省际的流量主要集中在南京, 由 集团公司 统一 规划,初期规划为 1 个 155M。 江苏移动 MDCN 网的带宽需求预测 如下表( 单位 Mbps) : 地市 现有带宽 2007 年 平均值 最大值 南京 4155M 433 511 扬州 4155M 227 266 泰州 4155M 210 246 徐州 4155M 307 362 淮安 4155M 207 242 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6 地市 现有带宽 2007 年 平均值 最大值 盐城 4155M 295 348 连云港 4155M 214 252 宿迁 4155M 178 208 苏州 4155M 526 622 无锡 4155M 464 549 常州 4155M 306 360 镇江 4155M 211 248 南通 4155M 284 336 应天西路南京 81 号 8155M 943 1065 应天西路无锡容灾 8155M 943 1065 MDCN省内流量 以及 应天西路 至 南京 81号 和无锡容灾中心 流量 如上表,南京 MDCN 流量为本地南京流量 、 应天西路 至 南京 81 号 和无锡容灾中心 流量 之和 ; 对于 省际流量的情况, 目前 1 级 BOSS 2 2M、信息化 4 2M、漫游话单上传 1 2M、 OA 互联网出口 1 155M, 考虑在 南京预留 2 155M,无锡预留 1 155M 带宽 。 综合以上考虑,得到 江苏移动各地网管和 MDCN 网的带宽需求汇总 如下表: 地区 网管 MDCN 流量 省际 ( Mbps) 省内 ( Mbps) 省内 ( Mbps) 南京 155 2641 155+2155 扬州 155 266 泰州 155 246 徐州 155 362 淮安 155 242 盐城 155 348 连云港 155 252 宿迁 155 208 苏州 155 622 无锡 155 549 155 常州 155 360 镇江 155 248 南通 155 336 3.2.4 3G 业务 流量预测 根据江苏省目前 3G 以及 NGN 业务的预测数据和业务模型 , 估算本期 IP中国移动 IP 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7 承载网各链路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