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doc_第1页
产品内分工.doc_第2页
产品内分工.doc_第3页
产品内分工.doc_第4页
产品内分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内分工时代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魏 浩(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系 北京 100875)作者简介:魏浩: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研究成果:已经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等期刊上面,就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经济学文摘、国际学术论坛等期刊全文转载。多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学术鼓励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商务部)等等奖项。目前是世界经济、经济学家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人。联系方式: 138-1179-8878 电子信箱: ,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邮编:100875 魏浩(收)。产品内分工时代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魏 浩: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邮编:100875。魏 浩(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系 北京 100875)内容提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转变为产品内分工,由于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形态也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品内贸易。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对于中国家来说,要想趋利避害,发展国家经济,就要重视4个方面的问题:要积极参与产品内分工,谨慎防范各种风险;要大力培育大型跨国公司,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要做大做强部分价值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提高要素质量,优化要素结构,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关键词: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中国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结果。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一般来说,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也是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秩序的基石。但是,每一个分工阶段对应的国际贸易形式也不一样。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大概可以分为2个阶段。1、产业间分工与产业间贸易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最初的社会分工是原始社会部落内部按性别和年龄实行劳动分工,以增进劳动的效率。各个部落用自己多余的产品与其他部落多余的产品进行交换,就形成了最初的交换。这就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最初的发展雏形。一旦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换发展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就形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的发展萌芽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为近代国际分工提供了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在这个时期,虽然国际交换的种类和数量、参与国际交换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此时沟通各地区的主要途径是骆驼、马驴、徒步等陆上交通,海上交往虽然有一些,但基本上都属近海近岸航行,因此,由于远洋运输等交通运输方面的限制,此时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从商品交换来看,旧大陆的家蓄、家禽、谷物、苹果进入了美洲、澳洲,美洲的农作物也广泛以移植于旧大陆和澳洲。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甘蔗、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此时的国际贸易基本上都是产业间贸易。在此期间,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对各洲贸易的垄断以及对亚非拉地区各种形式的殖民掠夺,成为世界最早的殖民帝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正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的形成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18世纪70年代,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被新兴的工业经济所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不仅生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工业品,而且产生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海洋轮船、铁路、公路和运河等)和通讯工具(电报、海底电缆等),把处于世界市场之外的一切民族和国家统统卷入了世界贸易的漩涡。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形成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当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制造业之后,自然经济让位于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日益开拓国外市场,另外,生产扩大引起了对原料需求的急剧增长。因此,生产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日益消失,国际市场日益形成,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和深化。国际分工日益演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是少数发达国家变为工业国,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农业国。例如,印度成了为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可见,“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168-169。,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形态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国际分工大的形成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一时期内发电机和电动机、内燃机等等开始广泛使用,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等纷纷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在整个世界工业体系中,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轻工业的主导地位,美德英法等国相继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这一转变确立了资本主义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为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加现实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通过资本输出,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了国际分工。资本输出则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移植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长,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得以最终形成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形成了多边支付体系,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参与分工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些部门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同时每个国家中的日用消费品和原材料、工业制成品等也都由不同国家的生产和提供。总的来说,由于殖民烙印太深,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发达国家等宗主国主导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出口工业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等殖民地廉价进口或掠夺原材料。也就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产业间国际分工,表现在亚、非、拉国家专门生产矿物原料、农业原料及某些食品,欧美国家专门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即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 参见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14页。,国际贸易形态也都是典型的产业间贸易。2、产业内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分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分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前形成的传统型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同原料、食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为主导的,是一种工业国与农业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制成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制成品一般分为四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如纺织业、服装业、钟表业等轻纺工业部门;二是资本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部门,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石油化工等部门;三是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如一般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制品、运输设备等工业部门;四是高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如精密仪器、宇航设备、电子计算机、尖端通讯设备、核能工业部门。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不仅在部门之间展开,而且在部门内部展开,出现了部门内部生产国际专业化,即产品专业化。一般情况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较大等产业或本国夕阳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去,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致力于高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此时国际贸易的形态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档品与发展中国家的低档品之间的交换,即典型的产业内贸易。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主要是由于:(1)战后整体的国际环境与战前不同。战后国际环境主导因素从战争因素转变为和平因素,大部分国家致力于国家重建,集中力量恢复经济或发展经济。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2)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逐渐摆脱了以往被奴役和剥削的地位。在政治上独立之后,也开始寻求经济上的独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并逐渐摆脱成为发达国家原材料来源地的态势,开始发展自己的工业。有的国家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有的国家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3)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了过时的产业或技术,为了继续以此来创造利润,资本家把眼光从国内转向了国际,发达国家把这类技术和产业相继转移到了独立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4)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产品升级速度也日益加快,交通运输手段日益多样化和廉价化,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这些都为企业在海外生产提供了动力。二、国际分工的新发展:产品内分工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国际分工由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很多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为不同的阶段,分散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并以跨国界的产品内贸易相连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市场日益一体化与生产日益分散化的今天,产品内国际分工快速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国际分工从产业内向产品内转变,Balassa(1967) Balassa, Bela. Trade Liberalization among IndustrialCountrie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7.、Findlay(1978) Findlay, Ronald. AnAustrianModelof InternationalTrade and InterestRate Equaliz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 9891008.较早使用“垂直专业化”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一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内国际分工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Dixit和Grossman(1982)、Bhagwati和Dehejia(1994)、Feenstra(1998)、,Deardorff(2001)、Hummel、Ishii和KeiMuYi(2001)、Helpman(2006)等 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国际学者,卢锋(2004卢峰: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14期。)、刘志彪(2005)刘志彪、吴福象: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胡昭玲(2006)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等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先后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使用不同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现象。主要概念有:垂直专业化、价值链分解、国际化生产分担、外部筹供、外包、生产分离、国际化生产网络、生产非一体化、多阶段生产、生产过程的分裂化、要素分工等。虽然概念不同,但是实际观察和表达的内容都是同一个国际化生产现象,只是关注的视角和重点不同而已,关注的都是国际分工体系的新变化,即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亚洲、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加工组装业的投资,建立起“世界工厂”或“制造飞地”,而各加工组装点之间产生大量的零部件或中间品贸易。这种变化表明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内分工走向产品内分工、从水平型分工走向垂直型分工,国际贸易也从产业内贸易走向产品内贸易、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有时也称之为公司内贸易。“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国际现象。一般认为,产品内分工必须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5期。: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2个或2个以上的连续阶段;2个或2个以上的国家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提供价值增值,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一个以上的生产阶段,但不是完成所有的生产阶段;至少超过一次的跨越国界,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国家必须在它所从事的生产阶段使用进口投人品,或出口的产品作为另一国家生产中的投人品。产品内分工是产业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内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和生产环节、生产工序。分工边界的改变,导致了贸易形态的变化,贸易形态也从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品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部件产品的国际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贸易的平均水平。1992年至2003年间,零部件产品的出口贸易额由4100亿美元增至1040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4%,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的平均增幅仅为9%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视为产业间分工的理论,但是,对于产品内分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然适用。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具有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各个环节,因而各国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在不同的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正因如此,跨国公司把不同的生产工序安排在不同的国家,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禀赋。以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莱曼斯轿车为例。该车由韩国组装,销往美国。其发动机与电子器件等核心零部件在日本生产,其它小型零部件则在台湾、马来西亚等生产。韩国进口这些零部件,采用本国产钢板,完成轿车的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在庞蒂亚克莱曼斯轿车的生产阶段中,韩国、日本、台湾、马来西亚各自承担了不同阶段的生产环节。这些生产环节中,属于技术密集型生产阶段的发动机制造安排在日本,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车身组装安排在韩国,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的小型零部件生产则安排在台湾和马来西亚。三、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1世纪的国际分工模式已经从产业间分工模式和产业内分工模式深化为产品内分工模式,贸易形态也从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品内贸易,跨国公司特别是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产品内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在产品内贸易中占据很大的份额。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对于中国来说,要想趋利避害,就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积极参与产品内分工,谨慎防范各种风险。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实来看,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不一定获得发展,但是,不参与全球化一定不会获得发展。同样如此,发展中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也同时存在着风险和收益。产品内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抵制其发展的国家将被世界所抛弃。因此,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必须把握国际分工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的融入产品内分工,但必须谨慎的防范各种风险。由于跨国公司是产品内分工的主体,因此,融入国际分工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融入跨国公司的价值链。融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途径主要有利用外资、承接外包、与跨国公司配套等多种形式。这样中国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还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的各种优势,例如,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以及通过各种形式合作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但是,最新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既不是私人垄断资本,也不是国家垄断资本,而是国际垄断资本。国际垄断资本就是指垄断资本势力,或者垄断资本的经济权利,包括投资权、生产经营权、市场控制权、利润支配权等,突破国界,向国外的扩张和延伸,从而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对全球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利用国外廉价的资源和要素,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国际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国际大型跨国公司,他们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高质量的产品为武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刘国平、范新宇: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跨国公司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效益,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最大利润是核心目标。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的投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帮助东道国发展经济,而是为了获得利润,不可能基于东国国家经济的考虑,而自主的放弃或牺牲自身利润。所以,中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考虑,就必须对外资加以监管和控制。2、培育大型跨国公司,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跨国公司特别是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主导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正因如此,全球的竞争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了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弱和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取决于这个国家拥有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国家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在世界500强中所占的个数。可见,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这个国家有没有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这个国家拥有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国籍有淡化的趋势,但是,跨国公司仍然具有很深的母国属性。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开展经营活动都是以本国为依托和基地,每一个大型跨国公司的背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本国政府的支持。这些公司深深的扎根于本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本国历史、文化和经济体系的产物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最终都要依附于它们的母国。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跨国公司追根到底还是其母国国家利益的“代言人”。基于此,对于中国来说,在参与产品内分工时,要想获得较多的分工利益,要想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就势在必行。其实,这也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需要,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而培育大型跨国公司,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工序、利用外资的同时,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型跨国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两类:(1)原始设备制造商,主要是指那些通过销售全球性品牌而获得市场地位的企业,它们并不在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还是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2)全球性合同制造商,它们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生产网络,以便为OEM提供一体化的制造服务和全球性的供应链服务。中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培育全球性合同制造商。利丰集团是全球性合同制造商的典型代表。目前,利丰集团是香港最大的出口贸易公司。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佳创意、最具有竞争力公司。利丰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跨国商贸集团,从1906年至今,利丰贸易的业务角色经历了从简单的采购代理到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者的演变。假设现有10万件夹克订单。利丰可能的运作情况是:从韩国卖纱,到台湾纺织、印染,日本的纽扣最好,但其衣用拉链在中国大陆生产,利丰就会找到日本大型拉链制造商YKK,向其在中国的工厂定购拉链,经过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等综合计算,生产最佳地是泰国,出于时间的考虑,利丰交给泰国5个工厂同时生产。这样,利丰贸易通过制定客户供应链中的采购及生产流程,能将由接到订单至产品出厂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5个星期利丰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做大做强部分价值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依据自身的优势,把现有的生产工序做大做强,拓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宽度,形成全球性产业集聚地,然后,逐渐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在部分价值链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例如,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和加工组装工序。这些生产工序虽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但是,中国把其做大做强,同样可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会导致国际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些领域的优势可能日益明显,同一产业的对应生产工序都会向此处汇集,从而形成聚集经济,进而使本地区成为这一产业全球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产品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的相似工序也会出现集聚现象,即属于不同产业但功能相同的工序会集中,如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各产业的会计工作,电脑芯片不仅用于电脑,还嵌入了烤箱、激光设备等无数生产过程中。这就为中国拓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宽度提供了可能。目前,发达国家虽然控制着产品的高端生产工序和品牌运营,但是,仍然需要发展中国家合同制造商的稳定、及时供应,在技术标准确立和升级上也需要取得更多合同制造商的支持和配合。这样,中国的合同制造商与发达国家的品牌商之间在能力上就呈现出互补式、分享式关系结构。如果中国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某些领域形成全球性的产业集聚地,即使是最低端的生产工序,也会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牵制力,从而有利于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4、提高要素质量,优化要素结构,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国际经济环境。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任何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还是本国的要素禀赋。在这样的分工环境中,决定一个国家现在和未来在国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