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学中医ppt课件.ppt_第1页
零起点学中医ppt课件.ppt_第2页
零起点学中医ppt课件.ppt_第3页
零起点学中医ppt课件.ppt_第4页
零起点学中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起点学中医 芜湖市中医医院三伏贴火热进行中 中西医的哲学思想 中西医分别源自不同文化中医整体观念西医倾向于还原论 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一中医入门之道理 体验 中医入门之道 老子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与道 以身体处水旁 我与水融为一体 以我心 验水性 即体验 人体 五输穴 中西医的哲学思想初识中医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人体是怎么回事 生理 疾病是怎么回事 病理 如何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治疗 关于人体的生理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胃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 胆 奇恒之腑 脑 脊 子宫 中医的具有关联的结构组织构成 肝系统 肝 胆 筋 目 爪 心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面 脾系统 脾 胃 肉 口 唇 肺系统 肺 大肠 皮 鼻 毛 肾系统 肾 膀胱 骨髓 耳 发 中医学理论 第一 阴阳学说第二 五行学说第三 藏象学说第四 气血精液学说 五脏各自表现 肺脏 鼻子 主气 司呼吸胃肠 消化道两端 主运化 传导食物心 主血脉肾 主水液肝 主藏血脾脏 与胃相连 主化生气血 关于人体的病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崇尚实用的 疾病因素内因 外因 不内外因内因 饮食 情志 劳逸结合外因 风 寒 暑 湿 燥 火不内外因 虫蛇咬伤 刀剑损伤 关于治疗 治疗体系 针灸 推拿 拨罐 口服中药 外用药膏等等最重要的为中药治疗和针灸法 中医护理操作 1 艾条灸艾条灸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方法主治 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 灸法对慢性病 虚寒等证较为适合 如久泄 痰饮 水肿 痿证 痹证 腹痛 胃痛 阳痿 遗尿 疝 虚劳 崩漏 阴挺 中风脱证 外科阴疽 瘰疬 瘿瘤等 中医护理操作 2 刮痧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 摩擦 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 或暗红色出血点等 出痧 变化 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主治 适宜于疼痛性疾病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 肩周炎的康复 对于感冒发热 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 还适用于亚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中医护理操作 3 耳穴埋豆耳穴压豆法 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 给予适度的揉 按 捏 压 使其产生疫 麻 胀 痛等刺激感应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主治 胆石症失眠支气管哮喘腹痛胆囊炎冠心病高血压病眩晕水肿自汗尿潴留泌尿系结石月经不调 中医护理操作 4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 以按摩为主要施治 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有按 摩 推 拿 揉 捏 颤 打等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 激发人的经络之气 以达到通经活络 调整人的机能 祛邪扶正的目的 中医护理操作 5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疗法 把药物研成细末 用赋形剂 直接贴敷穴位 患处 阿是穴 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发展过程 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作用直接 适应症广用药安全 诛伐无过简单易学 便于推广取材广泛 价廉药俭疗效确切 无创无痛 中医护理操作 6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 物理综合疗法 用于休闲保健 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的诸多方面 中医护理操作 8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 捣烂 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 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具有舒筋活络 祛瘀生新 消肿止痛 清热解毒 拔毒等功效 中医护理操作 9 拨火罐拔罐是以罐为工具 利用燃火 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 使之吸附于体表 造成局部瘀血 以达到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中医护理操作 10 中药灌肠灌肠方药一般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特点临时配制而成 经过煎煮后浓缩至一定剂量 装入容器备用 如用散剂 在使用时加入调匀即可 本疗法用于通便 肾功能衰竭 溃疡性结肠炎 肠梗阻 中医护理操作 11 中药雾化超声波在液体中有空化作用 可破坏液体表面张力 使液体雾化 经雾化的中药液微粒很小 直径在5 m以下 能直接吸入到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 中医护理操作 12 中药香囊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 衣冠疗法 民间曾有 戴个香草袋 不怕五虫害 之说 佩戴香囊 虽是一种民俗 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中医护理操作 13 脉冲理疗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 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 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 中医护理操作 15 中药茶饮中药代茶饮 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 或以中草药 单味或复方 代茶冲泡 煎煮 然后像茶一样饮用 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对病情的判断 为防治疾病 病后调理 中医护理操作 14 八段锦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其动作舒展优美 每段一个动作 故名为 八段锦 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 可使瘦者健壮 肥者减肥 中医护理操作 15 蜡疗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 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 消除肿胀 加深温热作用 松解粘连 软化瘢痕 你能认识的中草药 1 辛温解药 麻黄 外感风寒实表证 咳喘息 2 辛凉解决 薄荷 桑叶 菊花3 清热泻火 石膏 芦根 决明子 清热明目 润肠通便 4 温化寒痰 半夏 燥湿化痰 5 清热化痰 贝母6 止咳平喘 苦杏仁 琵琶叶7 芳香化湿 藿香 佩兰 砂仁8 消导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鸡内金 莱菔子9 活血化瘀药 丹参 红花 桃仁 益母草 你能认识的中草药 10 泄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11 理气药 陈皮 枳实 沉香12 温经止血药 艾叶13 化淤止血药 三七14 驱虫药 槟榔 南瓜子15 开窍药 麝香14 温里药 干姜 丁香 小茴香15 平肝息风药 牛黄16 补虚药 人参 太子参 黄芪 大枣 山药 甘草 中医定穴方法 1 骨度定穴法2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 经络腧穴定位法4 简便定穴法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日常生活急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朋友更要注意 这样面对突发状况可以迎刃而解 在中医穴位方面有很多穴位可以救人一命 下面中医专家为大家介绍10个常见的急救穴位 赶紧来看看吧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头痛按太阳穴头痛发作时 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 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1寸凹陷处 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分钟 头痛便可减轻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胃痛按揉足三里穴胃痛时 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下3寸 胫骨外侧1横指处 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 5分钟 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心绞痛按压至阳穴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有胸部压迫感 窒息感等 此时可按压至阳穴 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一般按压3 6分钟 心绞痛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胆绞痛按摩阳陵泉穴胆囊炎 胆结石发作时 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 这时可用大拇指持续按摩右小腿的阳陵泉穴 位于膝盖斜下方 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 2分钟 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肾绞痛按揉足三里肾绞痛发作时 可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穴 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 反复按摩3 5分钟 肾绞痛便可得到缓解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休克按压人中穴刺激人中穴 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 具有升高血压 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遇到中风 中暑 中毒 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 呼吸停止 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 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 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晕厥捏压合谷穴中暑 中风 虚脱时 病人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这时 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 位于手背部位 第2掌骨中点 拇指侧 持续2 3分钟 即可缓解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降血压按劳宫穴因生气 暴怒 激动 劳累等原因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这对患者生命有极大的威胁 此时按压劳宫穴 位于手掌心 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不得不知的十个急救穴位 呕吐压内关穴呕吐时 可用中指压内关穴 位于前臂正中 腕横纹上2寸处 来止呕 应压至有酸胀感为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