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寺庙建筑特点1 房脊为分开的燃烧的法轮 2 房檐 无飞檐3 下面左右有阙门,无论任何人都需要在内静思一会,待心情平静后在登天阶上大殿。另外最左和右边的阙门是除皇帝外的人走的门,中间的天阶只有皇帝才可以走,应该共有九阙。另外,在自家门前也可有阙门,是官位的象征。唐代寺院的平面布局,以殿堂、门廊等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群体,实际是居住类建筑的佛教化。唐代石窟寺的特点是很鲜明的。人力的伟美。唐代建筑风格特点:舒展朴实,庄重大方,气魄宏伟,色调简洁明快唐宋时代,禅宗兴起后,提倡“七堂伽蓝”制,即建有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從宗教建築的地理位置看其等級從唐代長安城設計中寺廟及道觀的位置可以看出當時的人把對神佛道的信仰甚至擺在了人間帝王之上。唐朝長安城的歷史其實是從隋朝開始的,當隋文帝統一天下、建立隋朝後,仍定都於漢長安,選址於舊長安城的東南方,一片叫龍首原的地方。西元618年,唐取代隋統治天下,把隋朝都城改名為長安。龍首原是一片地形類似龍頭形狀的平原。根據堪輿風水的說法,這裡有條龍脈,從秦嶺向北延至渭河,龍首原即是龍頭所在,是聚天地精華之地,四周的山川地勢圍繞著龍首原,其方向位置恰好形成一個八卦。這片平原肥沃開闊,舊有漢朝的未央宮坐落於龍首原的北側,隋的新都則選在地勢略高、腹地更廣的南側。介於龍首原與南邊的山區之間有六道東南、西北向的平行坡地,高度依序向南遞增,其線條恰好形成周易乾卦的卦象。乾卦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象徵天;六爻皆為陽,以龍為喻,正好符合天子之都的意象,是故長安的佈局便順應六爻的爻辭設計,根據各爻的爻辭規劃最適合該地的使用方式,傚法天地不息之運轉,以期王朝國勢亦能長治久安。在乾卦的六爻中,以第五爻九五 飛龍在天,利大人最為尊貴,古來稱皇帝為九五之尊,其來源即出於此。但在長安城的規劃中,第五道坡地上建造的卻非天子所在的宮殿,而是佛教的寺廟及道教的道觀。古人通過這種無聲的建築語言表達人對天對神的崇敬,皇帝雖然貴為天子、擁有天下,卻也不敢妄自稱大,並不認為君德足以配據一片有飛龍在天之勢的土地為己用。風水寶地只有用來建造供奉神佛的寺廟塔樓才能。一東一西,九五高地上巍然聳立著長安城中最大的寺廟及道觀,與其它遍佈城內眾多的寺院塔樓共同塑造出長安城壯麗的輪廓線。每逢假日,長安居民不分貴賤,都喜歡攜家帶眷郊遊踏青,或到九五高原(當時叫樂游原)上去禮佛掃塔並登高遠眺。晚唐詩人李商隱著名的五言詩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寫的就是這片視為最尊貴的九五高地。從宗教建築的色彩與規格看其等級唐長安城中,佛寺道觀大都創建於隋,據傳記所載,創建於唐代的,反而不如隋朝多。在隋朝每一格土地稱為一里、在唐朝則稱為坊,除去作為皇宮、市場等用地的部分外,長安城住宅區共有108個里坊,在長安全盛時期有佛寺91座、道觀16座,幾乎在每個坊裡至少都有一所佛寺或道觀,以供各界朝拜。可見當時宗教信仰深入民間,百姓禮佛之風興盛。唐代建築的等級分明,當時沒有專門管建築的部門,建築歸禮部管,也就是說,建築體現出的等級是最重要的。從顏色上看,黃色是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宮寺院用黃、紅色調,紅、青、藍等為王府官宦使用的顏色,而民舍則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唐代私宅制度也有規制,據新唐書車服志中記載: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三品堂五間九架,門三間五架;五品堂五間七架,門三間兩架;六品七品堂三間五架,庶人四架,而門皆一間兩架。常參宮施懸魚,對鳳,瓦獸,通樑,乳梁。橫向平行的兩個相鄰柱子之間的空間是一間,一架是縱向平行的兩個相鄰柱子之間的空間,間以奇數為單位,架以奇數或偶數為單位。概括地說,民宅小,而且顏色是黑、灰、白系列,王公貴族房屋開闊,可以用有顏色的色調。而從唐長安城中有的寺廟是從皇親貴族的本宅改建而成的這一史實來看,寺廟建築的形制是和貴族私宅的形制是一樣的。比如小雁塔所在的寺院大獻福寺就是唐中宗李顯的在藩舊宅改建的。五台山的佛光寺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大殿平面廣七間,從形制上看,比三品堂的五間還要高一級。通過這個私宅制度的規制,就可以勾畫出一幅唐代城市中建築物的群像:一個坊裡,色彩鮮艷,規模宏大,房屋寬闊的王府官宅和寺院道觀,在黑、灰、白為基本色調的民捨的背景中,猶如鶴立雞群般的醒目。在結合上面從宗教建築的地理位置看其等級中所述,供奉神佛的寺廟塔樓比皇帝的宮殿還要尊貴,這樣唐朝人精神層面的表象也更加清晰:身為天之子的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他也要遵從上天的旨意按一定的等級次序統治天下;從王公貴族到庶民百姓也要按照皇帝順天意定下的規矩生息。建築特點從現存的,建於晚唐時期的佛教寺院五台山南禪寺和佛光寺來看,唐代建築屋頂坡度平緩,出簷深遠,斗拱比例較大,柱子較粗壯,多用板門和直欞窗。反映出唐代建築風格特點:舒展樸實,莊重大方,氣魄宏偉,色調簡潔明快。這是在宋、元、明、清建 築上不易找到的特色。而且唐代建築藝術加工和結構是統一的。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內的建築構件都體現了外形與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繫。此外,唐代的磚石建築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佛塔採用磚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尋塔在內的中國現存唐塔均為磚石塔。壁畫唐代佛寺道觀,能展示功德,起到教化人的作用的,多在壁畫塑像之上。寺觀內壁幾乎都飾以壁畫,皆為佛道的修煉故事,既莊嚴神聖又繽紛絢麗,對佛道教的發揚起了極大的作用。吳道子,尹琳,楊廷光,韓乾等均以壁畫名於當代,而楊惠之、竇弘果等,則以塑像聞名。安史之亂以後至唐末五代,兵亂迭起,加上唐武宗會昌年間(840年-846年)滅佛,佛教寺院財產被剝奪,僧尼被迫還俗,寺廟遭廢被毀,佛經典籍散落民間,建築繪塑也遭此大劫。現存的兩座唐代佛教寺院,五台山的南禪寺和佛光寺中還殘存一些唐代壁畫和彩塑,因為其地處偏遠,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和會昌滅佛期間逃脫了被毀的厄運。唐代壁畫大都出於宮廷畫工之手,描繪 了人物、仕女、界畫、山水等各種形象,線條或嚴謹勁健,或灑落而有氣概,用色絢麗。石窟藝術唐代佛教的發展,也對文學,藝術,建築等方面帶來很大影響。從石窟藝術來說,魏齊以來,鑿崖造像建寺之風,至隋唐尤盛。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乃至四川各地,隋唐窟寺都很多,其中最著名,工程最大的,要數洛陽龍門武則天所建的奉先寺(奉先寺大佛,連脅侍菩薩、羅漢、神王、力士,共九尊,俗稱九龕洞),其大佛造像相貌端嚴,表情溫雅,衣褶簡潔,菩薩像裝飾華麗細緻,堪稱傑作。敦煌二二窟是唐代壁畫中最莊嚴精美的代表。此窟壁畫工筆線條流暢,賦色重彩華麗,場面雄偉壯觀、富麗堂皇,相好莊嚴、寧靜安詳。菩薩雍容華貴、慈眉善目,戴寶冠、穿天衣、帶瓔珞。化生童子清純可愛,飛天自在喜悅輕盈。敦煌千佛洞中唐代造窟數目也很多。唐代壁畫進一步融合了西域民族藝術的表現技法,從內容到形式煥然一新。色彩豐富鮮濃,形態豐滿有力,寫實逼真,線條細密流暢用色構圖豐滿充實。唐代壁畫另一個特點是出現了構圖宏偉、色彩豐富的通壁大畫,內容多以佛經故事為主,其背景大多是寺院、住宅、宮殿,橋樑,樓閣、城廓等,而且建築的細部如柱、枋、斗拱、台階、門窗、屋頂、瓦件、舖地、裝飾等都有較詳細準確的描繪,色彩上則以暖色為主。特別是220窟所繪的維摩詰、帝王聽法圖堪稱一代藝術精品。156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畫面高約1米,長達8米,氣勢雄偉。唐代壁畫是莫高窟佛教藝術最為燦爛的時代。唐代塑像在造型技巧上也達到了高度嫻熟的程度,造型洗練,此後總的趨向逐漸衰退。石窟壁畫中的大量建築形象以及細部表現彌補了現在遺留下來的建築實物不足的缺憾,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形象圖樣和寶貴資料。現存的四座唐代木購建築之一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發現就有賴於敦煌壁畫。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偶然看到一本名為敦煌石窟圖錄的圖片冊,他看到第61窟中,有一張唐代壁畫,繪製了佛教聖地五台山的全景,並指出了每座寺廟的名字,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寺。正是憑藉這張圖,梁思成一行四人才於1937年發現了處於人煙稀少的深山裡的佛光寺。宋朝建筑,泛指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的宋朝时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内的建筑,一如以往的朝代,继承著前朝的建筑传统。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组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宋朝建筑物的类型多样,其中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与宫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从大木作衍生的小木作专事精细木件加工,追求建筑细部刻画,往往会制作以3厘米为材的斗拱,建筑风格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饰,华丽而繁细。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建筑群的布局变化多端,既有单一轴线的建筑群,又有多条轴线的建筑群,还有十字轴线的建筑群。建筑物高低有序,层次分明,寺院在层层殿堂平面推展,时而十字工字,时而凹字凸字,或作曲尺,圆形圆弧亦非罕见,当中穿插高阁,时常出现双阁对峙,三阁鼎立。形象多变,远胜前朝。数千年来,建筑智慧多依靠口耳相传,子承父业传承下来,但关于建筑的文献亦早已存在,在传世的中国画中描绘的建筑物也让历史学家更好地解宋朝建筑的配搭。宋朝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为后世朝代的建筑提供了可靠依据。另一方面,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以掌管宫室建筑,世建筑技术的传承更加系统。为明朝的营造法式与清朝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奠定了基础寺院、道观与庙宇 随着宋太祖复兴佛教,很多破旧的佛寺被修复、重建与扩建。譬如河北正定隆兴寺、德清云岫寺、义县奉国寺。它们都秉承了唐代佛寺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布局,宋朝的佛寺仍然以对称和谐为主,并且加强了纵深发展的布局。河北正定隆兴寺,在隋开皇六年(586年)开始兴建,本来叫做龙藏寺,唐改名为隆兴寺。北宋开宝4年(公元971年),宋太祖下令兴建大悲宝阁以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像。此後,把寺院不断扩建,隆兴寺慢慢形成以大悲阁为核心的宋代建筑群。整个群体从南到北依次序为山门,在山门後长方形院子分列左右两侧的钟楼和鼓楼,佛寺中央的大觉六师殿,北面的摩尼殿与左右配殿,组成了另一个院子,而整体则构成一个依着中轴线作纵深发展的布局,由外而内,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加强殿宇层次,已经摆脱了以往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的风格。这种建筑群的布局被称为伽蓝七堂。 在宁波的保国寺,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现存最好的木结构古建筑。保国寺以大殿为中心,整个木构建筑全靠巧妙的斗拱和精确的榫卯来支持庞大的屋顶。大殿的柱子采用多根小圆木拼成。虽然在潮湿的南方,但能历经900多年的风雨,仍然坚固如初,成为罕见的建筑物。山西太原市郊西南晋祠的主殿圣母殿始建於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重修於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殿高约19米,宽七间,进深六间,小坡度重檐九脊顶,斗拱硕大雄厚,为典型宋代风格。大殿四周有围廊,是中国寺庙中少见。殿前的十字形鱼沼飞梁桥,也是独一无二的。苏州市玄妙观的主殿三清殿始建於西晋咸宁二年,重建於南宋淳熙年间,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南宋木构建筑。殿宇保留了不少宋代遗物,如梁架、斗拱等,规模宏大(面阔9间),雕刻华丽,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负责重建三清殿的设计师就是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的弟弟赵伯肃。殿顶是重檐歇山式,屋脊高10多米,两旁有一对高约3.5米的南宋砖刻螭。大殿屋面坡度平缓,屋檐非常深,四个角落更为突出,斗拱间距阔体型壮大,内部还有月亮式梁架上檐内槽斗栱的上昂做法。同样位於苏州市的文庙,又名苏州府学,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专业)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训练冲刺试卷
- 后宫妃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供应链整合与经济增长-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中国五甲基二硅氧烷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河南省文综高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国考广东粮储局申论对策建议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承德市检验检疫岗位行测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大连市税收征管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碳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洞察与解读
- 心肺复苏(CPR)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和慢性病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活动
- 高分子物理-第2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课件
- 消防知识测试题库(1000道含各题型)
- CNAS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特种设备制造内审及管理评审资料汇编经典版
- 河蟹健康养殖与常见疾病防治技术课件
- 小学二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儿童牙外伤讲稿
- GB∕T 41491-2022 配网用复合材料杆塔
- 2022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