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选择题1“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2“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a翻一番 b翻二番c翻三番 d翻四番【答案】b【解析】考查基础知识。3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奋斗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争取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c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d【解析】与“改善人民生活”最为相关的是d项。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c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答案】c【解析】c项所述是“文革”时期的典型事物和现象。52002年政府提出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内容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全力扩大城市规模加大城镇的开放力度abcd【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6它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如果将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它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这种传媒是()a电话 b报刊c影视 d互联网【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连线”“一体化”可判断这种传媒是互联网。7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它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答案】c【解析】当今世界,多种传媒共同发展,不能用一种传媒代替全部。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二与图一的着装有何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图二为西式服装。西方文化传入的影响;政府的推动;政治运动的推动,如辛亥革命的影响。(2)图三与图一、二相比有何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着装从单一色彩走向五彩缤纷,款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解放。(3)三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近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选择题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迅速发展,原因有()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abcd【答案】b【解析】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到农民的收入问题,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与城镇化进程发展无关,排除含的选项即可。10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a报刊 b电影c电视 d互联网【答案】d【解析】四项中具有“信息传播和交流”功能的只有互联网。11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把年度人物的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根据国家2010年7月16日最新统计,目前中国上网人数已经突破4亿大关,排名世界第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改革开放 b网络技术发展c网络信息丰富可靠 d电脑的普及【答案】c【解析】网络信息丰富多彩,但也有许多虚假信息。12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兴起了“装修热”。这一潮流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人们生活水平提高b建筑工艺发展c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d中国的消费过热【答案】a【解析】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二、非选择题13(2009江苏12)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同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答案】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答案】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14(2010清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老大新,老二旧,老三破”,是反映上一代上海市民消费观的经典说法,如今上海市民消费观大有改变。“花钱买时间”已是普遍现象;“花钱买健康”也成为上海市民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其他如各个时节的花卉展、球赛、业余艺术培训、古典的或现代的音乐会、市内外及出境旅游等,也都是这几年上海市民时兴的消费投向。相当多的上海市民不再固守“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消费贷款。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变化中的上海市民消费观材料二50年代、60年代,那个时代谈不上消费,没有消费品的市场,是极度的短缺,消费是被动的,生产是主动的,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你就消费什么样的东西,没有企业家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人的消费观念,甚至是没有消费观念,因为这个消费不是积极和主动的。谁在左右我们的消费观李义平材料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消费是形成市场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和繁荣。从我国现实来看,当前由金融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危机仍然不断蔓延,在出口形势严峻、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背景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表示:2009年将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论消费观的现代化北京日报2009年2月16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上海市民消费观的变化。(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原因。(3)你认为应该树立怎样的科学消费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