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翻译实践报告.doc_第1页
《天若有情天亦老》翻译实践报告.doc_第2页
《天若有情天亦老》翻译实践报告.doc_第3页
《天若有情天亦老》翻译实践报告.doc_第4页
《天若有情天亦老》翻译实践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姓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翻译实践报告 五号宋体1. 引 言 三号宋体,加粗,居中翻译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刘宓庆,1999)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翻译研究学者对翻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以及各自的看法。尽管翻译学家对翻译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到两种语言(即原语与译语)的交际活动。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它既要承担文本信息的转换,又要实现蕴含在文本中的原语作者思想的传递和源于文化的传播。 小四宋体,2倍行距汉译英是一种“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缩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语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问题的活动。”(陈宏薇,2010)然而,由于汉译英与英语所承载的,所依附的厚实的文化底蕴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我们面临无法正确理解原文语篇内容,无法彻底避免中式英语等难题,因而无法翻译出地道的英文。语篇,就是“在交际功能上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一个语篇片段。内容相对完整的文章或著作节选可称为语篇。”(李运兴,1998)在翻译语篇时,必须要对有关该语篇的背景知识(如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情景语境等)有所了解。而本篇散文天若有情,天亦老的翻译就是语篇中的一种类型。散文具有自己的文体特点:形散而神不散。通常,抒情的散文形式自由灵活,描写真实情感,取材广泛而自由,不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现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总有一根线贯穿始终,作者总是围绕一个主题。散文的翻译需要译者具备厚实的散文知识和鉴赏能力,准确把握原文的思想,吃透作者的立意,熟谙作者的语言风格。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译文在意义、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胡显耀、李力,2009:182)就以此文章为例,作者主要表达的是他由节日引发的思念亲人之情,并以此为主线,讲述了人间这种情感,文字细腻,感情丰富,十分优美。2.翻译过程分析翻译的过程可分为: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步骤。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是表达的前提。表达是翻译过程的第二步,表达的好坏取决于对原语的理解程度和译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包括译者的译语水平、翻译方法和技巧以及修辞等因素。这里便涉及许多常见的翻译技巧,如:词语、句法、和修辞翻译等。校核是翻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其目的是要检查译语是否有遗漏、欠妥之处。2.1 词语翻译 四号宋体,加粗,居中一、形合和意合翻译法。形合和意合是英语和汉语篇章组织的常用手段,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形合指的是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如连接词、关系词等),将词语或句子连接起来;意合是分句之前不用连接词来表示相互的连接关系。汉语以意合为主,而英语以形合为主。(连淑能,2010)以下为例:(1)“又是一年端午节,看见灯火辉煌,光鲜斑斓的节日气氛,不禁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译为:“It comes to another Dragon-boat Festival, bright and joyous, when I cant help thinking about my relatives.”汉语是无关联词语的复句,它的句子中暗含着句段之间的语义联系,但同样充分体现了意合的特征。在翻译成英语之后,文中加上了“when”做连接词,以表示关联,达到意合到形合的目的。(2)“早时不珍惜,过后一场空。”译为:“If you havent treasured what you have, nothing would left.”翻译中采用的是从意合到形合的方法。原文中没有连接词,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翻译时则使用连接词“if”使得译文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3)“世事匆匆,转瞬间,时过境迁。”译为:“Things change in a twinkling, as time passes by.”翻译时,以“as”作为连接词,以达到英文中形合为主的用语习惯。二、动态与静态翻译法。汉语是动态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多用动词;英语是静态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少用限定性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汉语中动词的处理办法,通常有以下几种:(4)“从容自我,无牵无挂。”译为:“I will live independently without any worry or concern.”这句里的“without” 采用动词转换成介词的翻译技巧,在句中做方式状语,巧妙地处理了汉语中的动词“牵”和“挂”。(5)“如果有来生,甘愿作一草一木,一荷一莲,独居世间一隅,恬淡幽静,任西风婆娑,由细雨滴答。”译为:“If there is an after-life for me, I prefer to be a piece of grass and a tree, or a leave and a flower, living in the corner of the world, which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being left alone to the breeze and the rain drops.”翻译时用“alone”使原文中的动词转换成副词,对原文中动词“任”和“由”做该技巧处理,符合英语静态的特点。(6)“唯恐梨花落尽成秋色。”译为:“I was afraid of flowers falling down, which signifies the autumns coming.”此句使用的是动词“唯恐”转换为英语形容词“afraid”的技巧。三、词语的虚实转换。虚实转换是常见的翻译技巧。是指把具体概念概括化或抽象概念具体化,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实述虚化和虚述实化。(7)“多情自古伤离别,就算空有并刀,也难剪千丝万缕的离愁别怨。”译为:“Farewell has always been a tearful moment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ountless parting sorrows still could not be cut off, even though you have tried to.”原文中“就算空有并刀”并不是真的指用刀把离愁别怨给剪断,而是指“就算你再怎么想也做不到在离别的时候不悲伤”,所以这里要实述虚化,使它更容易在英语中被人理解。(8)“不再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人间惆怅。”译为:“I may never have the worries that have kept bothering me.”原文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惆怅实际上是虚指,这个词组比较抽象,翻译时则要根据语境和英语使用习惯加以引申。而这里指的惆怅挥之不去,所以具体化表述成“that have kept bothering me.”这样,译文的表达更符合原文意境。2.2 句法翻译一、汉语无主句。汉语的主语功能较弱,在翻译时遇上,需要增补主语,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1)“轩窗外滴滴答答下起了雨。”译为:“It starts to rain.”原句是个无主句,主语是什么用不着提,表示天气、时间和度量的句子用法与之相似。但在英文中,英语的基本句型必须有主语这个必要条件,所以在翻译时添加“It”作主语使之符合英语表达习惯。(2)“凝望着细如松针的小雨,聆听着时断时续的淅沥声,一丝清愁涌上心头。”译为:“Staring at the little drops which look like pine needles, listening to the patter of the falling rain, I suddenly feel a bit sad.”原文中的汉语句子以意义为纽带,将主语隐含在上下文中,翻译成英语时必须译补出主语,因为主语是英语句子构成的必要形式条件。所以在翻译时补上I这个主语,以形成英语句子中主谓齐备的格局,符合英语的语言规范。(3)“有一根无形的情丝。”译为:“Theres a threadlike thing of emotion.”译文中采用的There be结构毫无实际意义,只是在形式上起先行主语的作用,而真正的主语紧随其后。(4)“再也寻不到妈妈的身影,再也吃不到妈妈包的粽子。”译为:“Never can I find the figure of my mother, nor can I have a taste of the Mum-made Zongzi.”这句中运用倒装语序。汉语中有些表示事物存在的无主句,其结构形式与英语倒装句十分相似,因此翻译这类句子时采用倒装语序可使译文非常贴近原文。原文中的两个“再也”构成倒装的结构形式,因此翻译时连用两个“never”同样构成倒装语序。二、无灵主语。中国人习惯以人作主语;而英式句子常以物或抽象概念为主语。这反映了东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陈宏薇,1998)(4)“雨打芭蕉寒彻骨,凄凄夜幕西风凉。”译为:“Rain keeps dropping on the banana leaves, together with the breeze, which makes me feel even more sad .”原文主语本是人,人才会感觉到寒冷,而雨不能,所以采用了无灵主语的翻译。(5)“多情自古伤离别,就算空有并刀,也难剪千丝万缕的离愁别怨。”译为:“Farewell has always been a tearful moment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ountless parting sorrows still could not be cut off, even though you have tried to.”译文中以“farewell”做主语,而原文的主语是人,离别伤感的是人,不是离别本身,选择“farewell”作主语,使行文形象,地道。2.3 修辞翻译在这篇文章的翻译中,用到的修辞翻译手法是委婉语、诗句和成语。委婉语是指把生活中那些让人不快、令人厌恶和恐怖的事物用比较温和的、文雅的、顺耳的词语表达出来,使容易伤人感情的词语变得含蓄礼貌、委婉动听。在翻译时应尽量把原语中的委婉语意译出来。诗句和成语的特点是比喻生动,寓意深刻,用词精炼,讲究韵律和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如:(1)“想念逝去的父母,牵念已故的亲朋。”译为:“to mourn passed-away parents, to miss friends in heaven.”死亡历来都是人们避讳的话题,所以对这个意思通常会使用委婉语。比如说前一句的“逝去”和后一句的“已故”都表示死亡的意思,为了避讳,使用委婉语。在译文中,这两个委婉词就译为“passed-away”和“in heaven”。(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译为:“ People change as time goes by. However, objects remain unchanged.”这两句诗句表达的是人的巨大变化,用“花”等事物的不变来衬托“人”的变,翻译时采用直译的办法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形式和内在韵味。(3)“流年如白驹过隙。”译为:“Fleeting time flies like a white ponys shadow crossing a crevice.”“白驹过隙”是典型的汉语成语表达,英语当中根本没有这种表达方法,所以为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不破坏汉语原有的意境,就将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用英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像中文读者一样获得成语的形象和意义。2.4模糊语义翻译模糊语义的数字一般不能直接译为目的语的等值数字词句。我们必须根据语境,仔细推敲原文的修辞特色,选择适当词语,译出原文所具有的形象和风格。又由于汉英语中对数字有着不同的使用习惯,数字的模糊语义在理解和表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翻译时使用改译的方法。以下为例:(1)“一丝清愁涌上心头。”译为:“I suddenly feel a bit sad.”原文中的“清愁”没法用一丝来计量,这是一个抽象名词,所以这里的“一丝”是泛指,指的是一点点的哀愁之情。所以,译文中将其译成“a bit sad”,符合英文用语习惯。(2)“也难剪千丝万缕的离愁别怨。”译为:“The countless parting sorrows still could not be cut off.”同样,原文中的“离愁别怨”也是抽象的,不能用具体数字计量,所以“千丝万缕”也是泛指。译文中使用“countless”代替“千丝万缕”使译文符合英语习惯。(3)“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译为:“People will never be OK all the time, so do flowers.”“千日好”和“百日红”都是模糊数,并非确指,只是为了用来说明人不会一直一帆风顺,花也一样。翻译时如果照搬直译会使译文不顺、语义不明,这时需要舍弃原语数字进行意译,即用意思相近的非数字词语翻译原文的虚义数字词语。所以译文中使用“all the time”来达到这一效果。3. 结语散文是一种文学形式,是小说和诗歌的结合体,既像小说一样拥有娓娓道来的亲切感,又有诗歌一般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所以,在散文翻译的时候,单纯地 “忠实于原文作者,通顺的组织译文”是远远不够的。译者要在“忠实而通顺”的基础上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风格,传递出原作的感情思想。以这篇文章来说,首先在文体上是篇散文,文中运用了许多中国诗句、谚语、成语等,在翻译的时候一般不逐字翻译,而是将意象表达出来,这样做是为了使读者能更深理解诗句表达的含义。但是,在某些特别的场合,为了不破坏原文的意境,可以采用直译的办法表达;第二,在翻译时,应注意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技巧组织译文,其中,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